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创业感言:
每个人走的路都不一样,我选择了创办企业。这条路开始时是被动的,是生活所迫,但后来是主动的选择,当我踏上第一个台阶之时,我发现,我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我必须义无返顾地登上新的台阶,把企业做强做大。
人物档案
郑期中,中国真爱集团董事长,金华市人大代表,义乌市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先后获得全国乡镇企业家、浙江省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金华市劳动模范、金华市十大杰出青年、义乌市劳动模范、义乌市优秀企业家等荣誉。
投身市场,掘到“第一桶金”
“真爱集团”注册资本13588万元、总资产达20亿元,是名符其实的中国“毛毯大王”,并吹响世界“毛毯大王”集结号。现在旗下拥有浙江真爱毯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主要涉及毛毯家纺、差异化纤维、电子商务等领域。谈起这些,郑期中感慨地说:“首要的是改革开放创造了我们这一代人创业的机会,这个机会来自市场。”
郑期中出生于后宅街道洪家村,这里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土地十分贫瘠。1981年,郑期中高中毕业,那年正好18岁,他跟着村里的亲戚去外地养蜂。养蜂,虽然是“甜蜜的事业”,却是最辛苦的行当之一。哪里有鲜花,就奔向哪里,生活的艰辛无法言语。但养蜂的经历也让郑期中悟到两点道理,在创办企业后,老板要像爱护蜜蜂那样关爱员工、要像寻找花源一样运用前瞻性思维思考明天的事。
两三年后,义乌小商品市场逐渐兴旺起来,郑期中马上投身到小商品市场,将义乌小商品市场上的针头线脑等小商品,肩挑背扛的,贩运到湖南等地摆地摊销售。1988年春节过后,他向亲戚借到了一笔钱,创办了一家儿童太阳帽加工厂,一年下来,他居然赚到了七八万元钱!这成为郑期中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第二年,郑期中转行经营毛线,到江苏采购毛线到义乌市场上销售。
实业造梦:唱响“让世界充满真爱”之歌
在经营毛线中,郑期中渐渐懂得了一条规律,要想卖得好、销得快,产品必须新、奇、特。当时,江苏有一个厂家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叫做“马海毛”。由于这种毛线的毛挂得很长,绝大多数经营户不看好它,郑期中以独特的眼光与厂家约定,做了它的总代理,打开了市场,完成了原始积累。
做实业、办自己的工厂,一直是郑期中的梦想,但他还欠管理经验。郑期中妻子王晓芳的表哥刘元庆,一直在办服装厂,而且改革开放前在社办企业上班,有丰富的管理经验。1995年春节亲友拜年时,郑期中将办厂设想告诉了刘元庆,邀请他一同办厂。当时,市委、市政府正在实施“引商转工”战略,郑期中的心里“战鼓咚咚响”。春节过后,两人立即行动,参观考察毛线厂、采购洽谈机器设备,在义乌经济开发区谈妥了购置工业用地。当年4月,开工建设厂房;当年9月,第一条生产流水线即告建成投产。
期间,郑期中与刘元庆力邀搞建筑、懂工程的刘忠庆加盟,加快企业基本建设,扩大产能。由于毛线产品供不应求,第二年,扩建增加了两条流水线。1997年,他们的毛线企业已经达到五条生产流水线;与此同时,义乌市毛纺行业获得快速发展,成为工业支柱之一,而他们的“真爱毛纺”则跃居义乌同行业的龙头,也成为中国毛线行业的佼佼者。
什么是真爱?郑期中认为,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危难之际见真爱。2008年,义乌一家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处境艰难。他与新光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晓光获悉后,联手相助,通过资产重组、收购等形式,帮助这家企业渡过了难关,同时也获得了进军纺织原材料行业的平台。现在收购的企业已经改制为“浙江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良好,正在谋划上市。
通过不断努力,“真爱”商标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知名商号、浙江出口名牌、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并完成“真爱”商标45大类产品在国内和美国、俄罗斯、罗马尼亚等24个国家的注册,真正让“真爱”洒向了全球。
三个提案助力营造义乌创业良好环境
进入世纪之交,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开放的窗口越来越大。这时,郑期中在企业内部采取了两大措施,实施转型升级。首先是行业产品的转型,其次是市场目标的转移。
上世纪末,郑期中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毛毯行业在国内正处于战略结构调整之中,规模企业正待扶持壮大。1998年,郑期中便如1995年创办毛线厂那样,以最快的速度上马了毛毯生产线,开发生产毛毯产品,抢得市场先机。
1999年,郑期中当选为义乌市政协委员。他通过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存在着三个困难:工业厂房办证难、工业企业缺乏自营进出口权、工业开发土地落实到位存在一定困难,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对此,他拟写了三个议案,要求理顺体制,加快办理经济开发区房产证、审批放权自营进出口权、帮助企业合法使用工业土地。这三个提案上报后,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派人深入调查研究,制订了相应的政策意见。
市委、市政府借机开展了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并派出督查组检查落实政策,一大批企业得到了实惠。“真爱毛纺”也因此得益。他们的毛毯生产所需土地得到了落实,很快建起了厂房,收购黑龙江大庆毛毯厂,并于2001年正式投产;“真爱毛纺”获得批准,成为义乌首批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6家企业之一。
此后,“真爱”获得了跨越式发展,除了义乌本部以外,在金华、浦江等相继建立了毛毯家纺、差异化纤维等生产基地,并组建了企业集团。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真爱集团”出口创汇连续六年在金华市排名第一。
只愿像个蜂农,筑好“巢穴”
郑期中坦言,一家企业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他只是个“养蜂人”,他的职责,关键是筑好企业的“巢穴”,建立一种新机制,重视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
他始终认为,企业是个十分专业的集合体,需要专业的团队、专门的人才。因刘元庆有十几年的办厂经验,所以,他把生产经营的具体事务,大多请他负责;刘忠庆是建筑工程行家里手,所以凡是企业扩大生产的基本建设,一概请他负责。后来,企业规模做大,郑期中就打破了家族制,请了一批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他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多年来,郑期中舍得花本钱,与众多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利用好外部资源,请国家级、省级的专家当顾问、或者请他们直接到企业来开发新产品,解决技术难题。
近年来,电子商务风起云涌,中国家纺行业营销模式处在了转型关键时刻。以电子商务形式开发市场,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去年6月30日,郑期中投资1亿元人民币,并购了义乌市维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三家电子商务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成浙江真爱集团控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请了三家公司的既有开办实体店的经验、又在从事家居家纺电子商务的营销专家,组建了300多人的“电商”团队,构筑起了总数超过100万的客户资源。
回想当年养蜂,郑期中深受感动。前不久,郑期中读了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书,很赞同他提出的“利他主义”的经营理念。企业不正是一个蜂巢吗?他愿意做个“养蜂的蜂农”。他愿意像蜂农善待蜜蜂那样善待员工,员工自然乐意工作、富有激情;他把优质的产品提供给顾客,顾客自然愿意购买。这就是真爱。
来源: 作者: 方星梁
![]() |
![]() |
点击次数: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