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本月18日,五亭华府正式接受预约认筹。图为昨日傍晚,提前来看房选房的购房者迟迟没有离开的意思。
2012年,以“限购”、“限贷”为主要手段的房地产“最严”调控进入第二年。
随着政策的持续发酵,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深度博弈的阶段。年初,持续低迷的楼市成交,再加上居高不下的库存,促使开发商普遍开始采取以价换量的市场策略,全国房价在一季度全线回落。随着价格的回落,观望已久的刚性需求开始入市。6月开始,楼市迎来调控以来的第一个成交高潮,房价也开始悄然回调,楼市呈现平价放量的成交态势。然而,随着库存的减少以及地方“微调”的举动,期待政策翻转成为一些开发企业的心态。降低推盘速度,悄然提价试探购房者的心理成为三季度开发企业主要策略。而这种做法也触动了购房者敏感的神经,进入楼市传统旺季“金九银十”之后,市场一反常态,再次低迷。
影响市场的关键性因素仍在“房价”二字。
回笼了资金的开发商期待着政策变化,寄希望于购房者顶不住价格回暖的压力恐慌入市;而不少购房人则押宝调控升级,盼望开发企业扛不住市场的冷清再次降价抛售。“卖的小心翼翼,买的精打细算”,构成了今年楼市博弈的主基调。
不过,随着各大房地产企业全年销售目标的逐渐完成,不少开发企业开始将目光由回笼资金,转向提高利润。进入年底,“保价缩量”成为开发企业的销售节奏。由于缺少投资渠道,购买住房目前仍是居民主要的资产保值方式。于是年底了,楼市又热闹起来,“翘尾”、“暖冬”、“量价齐升”等字眼频见报端,听得刚需购房者心发慌。楼市要回暖了?房价也要重新开涨了吗?现在不下手是不是就要吃亏了?可转念一想,中央不是反复强调调控不放松吗?所谓的“暖冬”到底成色如何?本期财经周末聚焦年终楼市。
多地楼市
回暖“收官”
事实上,“楼市暖冬”这一描述多出现在杭州、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产新闻中,北京甚至被曝出现了恐慌性购房。
先来说说离得最近的杭州。据搜房网不完全统计,进入12月以来,杭州楼市推盘量居高不下,光主城区就已经有超过30个楼盘开盘叫卖,老楼盘也不甘示弱,利用“存抵”、“买房送车”等促销手段,进行年终清盘。总的来说,杭州楼市成交可观。12月7日至13日仅7天时间,杭州楼市成交量就已经高达1479套,环比上涨14.2%。
日均成交维持在200套以上的,除了杭州,还有南京、苏州等城市,上海楼市的日均成交量更是超过了700套。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11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总量为98.15万平方米,单月销量排行年度第二,同比几乎翻了一番。
由于年底下手的多是刚需人群,所以不论是杭州还是上海,卖得最好的都是一些单价比较优惠、总价相对较低的楼盘,房价整体保持平稳。然而,北京的情况有些不同,有数据显示,近期北京房价出现恐慌性上涨。有媒体还专门报道了北京一套售价是240万元的两居室,一夜上涨70万元的事情。虽然有些夸张,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房价确实涨了。房价一涨,刚需购房者就容易hold不住,而买的人越多,房价就越涨。据了解,11月,北京楼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市场,签约量环比均出现三成左右的上涨。其中,新房签约套数同比上涨了94%,部分区域的房价已经回到限购前的水平。
虽然目前楼市暖冬的格局已成,刚性需求再次入市,房价也在缓步回升,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房地产调控政策仍然需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和贯彻,只要政策的利剑高悬,投资、投机性需求被压制,房地产市场就不会“一边倒”,房价大幅反弹就很难实现,这也为买卖双方的博弈留下了空间。
义乌楼市也有“翘尾”行情
今年义乌整体的推盘量十分有限,不少新项目目前只接受预约。所以一有待开盘房产,就受到了购房者特别是刚需的追捧。
虽说要等12月18日才开始接受预约认筹,但华统房产开发的五亭华府早已被购房者盯上了,提前找关系打招呼、要求开发商留套好房源的购房者不在少数。华统房产总经理朱根喜告诉记者,对五亭华府感兴趣的基本上都是刚需购房者,其中有不少是新义乌人,他们看中的正是乡镇房产的高性价比。
据了解,五亭华府的户型面积多在120平米至140平米之间,比较适合三口之家,邻近又有深塘水库和新建成的五亭公园,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基本满足了改善型住房的需求。而项目所在的义亭镇,离义乌城区较近,同时又处于金义都市核心区,正在有条不紊推进的浙赣线老铁路改造工程,还将再次提升义亭的交通。区位上媲美城区楼盘,价位上立足于乡镇房产,使得五亭华府预约认筹情况很是看好。
对于另一正在预约中的乡镇楼盘——上溪金塘雅苑,该项目工作人员祝洋也表示:“预约情况还不错,虽然展示中心是在9月20日才正式开放的,但我们在一年前就设了展厅,159套房源基本上已经预约得差不多了。”
“成交量比上月多出30%左右。卖得最好的是房龄不超过5年的次新房,只要环境、户型、价格合适,成交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义乌信义不动产中介负责人吴国伟认为,现在行情出现好转,可能与部分房东在年底需要回笼资金,于是降价售房有关。此外,受一线城市回暖行情影响,义乌购房者现在下手速度也明显有所加快。
但是持币待购的“刚需”或“改善型需求”们加快出手,或许还有另外一种深层次的紧迫感。记者在五亭华府楼盘展示厅碰到了工薪族小陈夫妇,“我们的积蓄不多,只有三十万光景,市区房子首付都可能不够,现在又是回暖行情,钱在手上捂着越来越不值钱。如果不是知道这个楼盘要开了,我们下一步可能是去金华淘房了,反正要把钱变成可能触摸到的实物,这样才会心安一点。”近日美国推出的QE4计划,以及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口号,提高了人们对未来货币进一步宽松的预期,使得投资者再次聚焦楼市。而部分手头不太宽裕的投资者,对于投资起点较低,居住品质、区位交通等优势较为明显的乡镇房产,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地王”频出释放回暖信号?
同样活跃的还有土地市场。事实上,从下半年起,房企就开始高调拿地了,只不过到了年底,拿地潮来得更汹涌了些。据都市快报报道,11月27日至12月12日仅半个月时间,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就相继诞生了8个“地王”。人们将“地王”的强势回归,解读为楼市回暖的先兆,不过细究起来,这样的推论是很难站住脚的。
上海南站商务区地块是本周三才新鲜出炉的新“地王”,这块占地面积高达16万平方米的“大蛋糕”,被万科、绿城等四家公司以54.3亿元的底价联手拿下,楼面价约为每平方米1.1万元。同样底价成交的还有黄浦江沿岸综合开发E18单元1—12地块,这是9月29日诞生的上海“双料地王”,总价20.5亿元,折合楼面价约为每平方米2.9万元。由此可以看出,“地王”也是今非昔比,少了一份狂热,多了一份理性。
相比之下,今年义乌的土地市场则更显冷静。从义乌市国土资源局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土地出让结果公告来看,今年义乌总共只拍出了4宗商住用地:佛堂镇工业功能区中心商住地块、上溪镇上塘东区块、廿三里拨浪鼓广场中心区块和城西街道山翁块,成交价分别为1.75亿元、1.18亿元、3.14亿元、7.38亿元。其中,城西街道山翁块由于体量较大,而被众多开发商看成是义乌土地市场的“风向标”。据了解,该地块面积多达100759平方米,起拍价6.42亿元,参与竞拍的开发商只有3家,在经过15轮竞拍后就没人继续加价了,整个拍卖过程还不到20分钟。该地块最终以7.38亿元的价格被义乌金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收入囊中,这在业内人士看来,是捡了个大便宜。
“城西街道山翁块的价格比我们预期得都要低,如果从风向标的角度解读,可能预示着接下来义乌的土地价格会降下来,至少不会像去年那么高了,这对整个义乌楼市都是有好处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义乌房企负责人说,虽然义乌土地市场表现平稳,外地楼市表现又很抢眼,已经大大提振了义乌房企的开发信心,但明年的行情究竟能否回暖好转,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毕竟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并没有就此打住的迹象。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义乌大都置业董事长楼志松认为,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建设被提上议程,这对房地产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尽管政策还没有落地,但接下来房企的机会比较大。同时,楼志松也表示,在政策明显转向之前,大都置业在拿地开发方面会继续保持谨慎态度。
政策的稳定对市场的博弈无疑将起到重要的影响。虽然目前楼市暖冬的格局已成,刚性需求再次入市,房价也在缓步回升,但只要政策的利剑高悬,投资、投机性需求被压制,房地产市场就不会“一边倒”,房价大幅反弹就很难实现,这也为买卖双方的博弈留下了空间。
![]() |
![]() |
点击次数: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