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记者昨日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前三季度我市累计自营出口41.92亿美元,同比增长59.1%,分别高于全省、全国56.1、51.7个百分点。从纵向来看,增速比上半年加快37.1个百分点,从横向来看,增速位列浙江省十七强县市第一;累计自营进口2.59亿美元,同比减少1.9%。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行成效显著
9月单月出口创历史新高
据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1—8月我市累计自营出口26.73亿美元,同比增长17.41%;而1—9月我市累计自营出口41.92亿美元,同比增长59.1%。不难看出,9月单月我市自营出口达15.19亿美元,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并为59.1%的高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市9月份自营出口出现井喷式增长,单月自营出口就有15.19亿美元,同比增长3.2倍,创历史新高。”市商务局外贸科相关负责人介绍,9月份自营出口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增长态势,得益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试行,不仅提高了义乌小商品的通关效率,还改变了长期以来义乌小商品由异地外贸公司代理出口的状况。
此外,随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试行,我市贸易方式更加多元化,形成一般贸易、“市场采购”贸易、加工贸易3种主要的贸易方式,而这其中“市场采购”贸易出口的比重逐渐加大。据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1—9月,一般贸易仍占绝对优势,累计出口29.40亿美元,在自营出口总额中占70.13%;“市场采购”贸易处于中间,累计出口11.30亿美元,在自营出口总额中占26.96%。
据悉,我市前三季度自营出口运行较为平稳,除去2月份的春节因素影响以外,前三季度的自营出口同比增长均在15%以上。“不过,自营进口波动较大。”市商务局外贸科相关负责人分析,一方面,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特别是自6月底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接力上涨,9月工业类商品价格一改之前的疲软态势,触底反弹,上涨势头不减;另一方面,我市去年进口基数较大,导致今年我市进口同比增速低位运行。
“传统”不失守“新兴”稳开拓
商品结构优势提高外贸抗压能力
据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1—9月,我市对美国、欧盟、中东三大传统市场的自营出口额占全市自营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7.44%,同比分别增长19.55%、24.27%、93.62%;我市对南美洲、非洲、东盟等新兴市场的自营出口额占全市自营出口总额比重为34.29%,比去年同期提高7.11个百分点,同比分别增长89.4%、114.66%、96.18%,出口市场多元化继续推进。据悉,1—9月,我市自营出口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为美国、阿联酋、俄罗斯,分别累计自营出口5.7亿美元、2.1亿美元、1.5亿美元。
市商务局外贸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义乌出口商品结构以服装、纺织制品、小商品等生活必需品为主,属于易耗品,中等或中等偏低档次,刚性需求大,虽然面临今年以来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但消费者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而由于“口红效应”的作用,消费者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这就使得义乌市场廉价商品的销量反而会上升,我市外贸的抗压能力也不断提高,主要出口商品呈稳步增长的态势。例如,1—9月,我市纺织服装及附件自营出口10.75亿美元,稳占出口比重的25.65%,同比增长31.44%。
此外,由于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相连,许多采购商赶在节前出货,而9月也是圣诞礼品的出货高峰期,所以礼品类商品出现了大幅增长。1—9月,工艺礼品、箱包、饰品的自营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30.39%、122.63%、95.44%。
来源:义乌商报 作者:王婷婷 李强
![]() |
![]() |
点击次数: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