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白骥过隙,转眼间,历史的时针指在了2012刻度上。自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商城大地上到处开满着“机遇之花”,众多灯光再次聚焦在浙江中部的这座城市——义乌。
在历经市场大繁荣、大发展时,市委、市政府并没有停留在光环之下,他们心里时刻想着:如何将义乌打造得更加国际化?
“国际化”,看似简单的三个字眼,却包含着义乌背后点滴的“血泪”。当前,无论是城市建设亦或是市场发展,都与“人才”两字息息相关。
为做好引才、留才工作,我市推出了“人才工作十大实事”,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尊才、爱才、重才氛围,助推“义乌试点”。
“实施‘人才战略’,首先就是要解决好人才培养问题。”人力资源领域资深专家说。
我市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园,制定大学生就(创)业专项政策,把各项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扩大到非义乌籍毕业生和在校生,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拓展就业渠道。针对大学生毕业见习问题,我市完善了就业见习(实训)制度,放宽大学生就业见习(实训)户籍限制,建立30所高校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鼓励非义乌籍大学生到就业见习(实训)基地见习。
针对各类高层次人才,我市设立了人才驿站,进站人才可选择创业或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创新工作,为他们创新、创业初期提供更有效、更专业的服务。同时,还建立了首席技师制度和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深入开展实施“义乌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训机制。
除了培养本地人才,我市还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近年来,我市提出构建“项目化”引才新模式,效果十分明显。目前,主要开展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现代物流园、生产资料市场等“项目化”引才试点工作,成功引进2300余名中高层次人才,其中硕士113人,博士4人。在此基础上向企业延伸,成功引进了5个由海外高层次人才领办的优质创业项目,其中仅浙江优纬光电一个项目,就成功引进了4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1人已经入选国家第五批“千人计划”,另外3人也均符合浙江省“千人计划”要求,正在申报中。
“要打造国际化都市,引才工作也要有国际化水准。”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我市实施了领军型人才引进计划,已经成功在德国法兰克福、上海等人才密集城市设立了人才工作站,搜集整理义乌籍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发布高科技项目信息,实现海内外引才、引智工作常态化。
“人才引进来了,如何才能把人才留住?”这一直是从事人才工作人员心中的一个大问题。我市将完善人才住房工作作为“人才工作十大实事”的首要任务来抓,制定出台了《义乌市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实行“租售补建”并举,建立突出贡献人才专项住房、人才限价专项住房等5种渠道为一体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逐步改善人才居住难题,加快人才集聚。
来源:义乌商报 作者:周侃康
![]() |
![]() |
点击次数: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