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日前,义乌市汽车用品行业协会办公室搬到了国际商贸城五区市场四楼,在五区经营汽车用品的冯正平闻讯赶来祝贺:“协会办公室搬到市场上来,我们再也不用在长春三区和市场两头跑了。”
义乌市汽车用品行业协会会长吴潮奎见冯正平来祝贺,乐呵呵地问他:“你家店铺搬到市场里快一年了吧,生意好吗?长春三区那个店铺还开吗?”
全行业向新平台转移
冯正平在汽车用品行业是个“老人儿”,2003年就开始经营汽车用品生意。“那时候都是我们上门去订货,十几个品种的产品就装一大车,拉回来卖。”冯正平用“款式单调”来形容当时的汽车用品。
2006年,随着长春小区开始经营汽车用品专业街,冯正平搬到了长春三区。经过几年发展,现在冯正平的名片抬头改成了“浙江鸿泰汽车用品品牌运营商”,做的都是专营店和品牌生意,打交道的采购商主要是汽车装饰公司和中高档的汽配商行。“生意越做越大,我就想着到市场里找亮堂一点的店面,可以显得正规和高档一些。”冯正平的想法在脑海里转了又转,终于在去年实现了愿望,搬进了五区四楼。
“现在我店里的产品款式多,品种全,品质也好。”冯正平说,随着汽车用品的多元化,一个小小的方向盘套都能变化出各种颜色和图案,而且更换频率非常高。汽车用品的个性化和时尚化促进了行业自2008年以来的繁荣。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用品销售等)达4500亿元。
“2006年的时候全义乌只有70多家店铺,现在全行业有1500家经营主体,发展速度很快。”吴潮奎说,“跟冯正平一样渴望新平台的商家不在少数。目前,行业里近千家经营户已经搬进了市场。”
“店开在市场里,给采购商的印象比较好,大家都搬了。我相信大家的眼光。”义乌市博光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玉见的言语中,透出的是对新平台饱满的信心。
办展会、促内销新平台上立新目标
“展会”是义乌汽车用品行业走出去的第一步。不过,这一步跟常规的走法有些不同。“由于我们行业在义乌没有任何基础,所以我们想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参展办法——到展会上发礼品。”从2006年开始,不论是上海法兰克福展还是郑州宏达汽车用品展,抑或是广交会等大型展会,总会有一批来自义乌汽车用品行业的经营户,他们手里拎着大袋印有协会名称的笔记本、圆珠笔、名片夹等礼品,见人就发,见人就推荐义乌。
“我们还把全国30多个汽配城都转了个遍,抓住各种机会宣传义乌的汽车用品专业街。几年下来,成效非常不错。”吴潮奎介绍说,目前,该行业包括汽车配件和汽车用品两大块,汽车配件达到上万种产品,汽车用品更是数不胜数。“汽车配件100%外销,大多出口到中东国家。汽车用品中六成出口,四成内销。”吴潮奎认为,这个销售格局的形成大约跟他们多年接触的展会有关。
为了提高行业的知名度,吸引采购商前来采购,行业协会还在自家门口办起了“中国义乌汽车用品零配件展”,2012年5月,第七届展会又将如期而至。
“去年,协会组织了40多辆大巴,从上海、南京、兰州等地的汽配城邀请了数百名采购商来采购。”吴潮奎说,前几年协会也按照这个方法,免费为采购商提供交通和住宿,吸引他们来参加展会。
“今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扩大内销市场。”吴潮奎说。义乌的物流优势被经营户看好,陆续搬进市场后,行业协会将协助经营户扩大本地零售市场,利用义乌的物流优势做好全国市场的铺设。
![]() |
![]() |
点击次数: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