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浙江义乌,以小商品闻名的县级市,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2011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交出了全年515.12亿元的贸易成绩单,使其连续21年位居全国专业市场榜首。经济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能以义乌看全国、全球市场的地位,目前全国各地有30多万商人活跃在义乌这块土地上,仅义乌国际商贸城就有经营商位近7万个,汇集了34个行业、40多万种商品,市场强大的集聚辐射功能,形成了丰富而全面的巨大信息流,其商品信息、行情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全国小商品市场,是全国各地小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此外,义乌虽是个县级市,但城市化进程因经济的特殊性而发展神速。“最新数据显示义乌本地人口70多万,外来人口150多万,常住的外国人有1.4万多,这相当于杭州和宁波两地常住外国人口的总和。”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在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外向度逾60%的义乌市场时,义乌政府企业合力“化危为机”,在积极对接国内市场,巩固发达国家的传统市场并开辟新兴国家市场的同时,实施转型升级等一系列应对措施,使迅速复苏的义乌市场逆势创下市场最高成交额。 2011年,义乌新设各类内资经营户37738家,同比增长9.84%;义乌集贸市场总成交额达677.85亿元,同比增长9.13%,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515.12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95%。
2011年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515.12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虽然2012年形势不容乐观,但义乌市场的经营户却充满了信心。
2011年,义乌外贸行业并未出现萎缩
2011年8月,浙江省工商局率先与义乌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同时正式出台《关于支持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此后,金融、质监、交通等部门相继在义乌召开省市共建项目,在密集调研之后,陆续出台优化贸易环境、推进和服务国际贸易的多项针对性良策,义乌经济列车开始稳中提速。
不过,因为义乌市场的经济外向程度高达65%以上,这也让义乌变得十分敏感。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波动、打个“喷嚏”,义乌商户都难免会“感冒”。在严峻的国际行情下,义乌市场也在谋求转变。来自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当前义乌市场外贸出口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据统计,2011年1月~11月,海关共接受义乌小商品出口报关单27.2万份,监管出口集装箱50.7万标箱,同比分别下降了3.7%和3.4%。不过,义乌外贸行业并未出现萎缩。
据统计,2011年1月~11月,义乌实现自营进口额35.9亿美元、自营出口32.6亿美元,分别增长27.6%和25.7%,其中拉丁美洲和东盟等新兴市场增势强劲,分别增长31.1%和45.7%。即便是对受到债务危机影响的欧美地区,外贸出口也保持了平稳增长,其中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了23.31%,对欧洲出口同比增长了23.89%。
虽然2012年形势不容乐观,但义乌市场的经营户却充满了信心,2011年,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正式落地,2012年初,一条条利好的政策相继出台,让义乌市场的经营户欢欣鼓舞,这无疑给市场经营户打了一剂强心针。
有相关人士认为;“欧美债务危机虽然对义乌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很大,原因主要是义乌的企业和市场销售的商品大多数是生活必需品,且多以中档或者说中档偏低的商品为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由于危机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反而对此类商品的需求增大了。”
![]() |
![]() |
点击次数: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