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根据省委、省政府把“金义都市区”作为全省第四大都市培育的规划,金华市第六次党代会围绕“百姓富裕、浙中崛起”总目标,提出了建设金义都市新区的战略举措,极大地鼓舞了全市干部群众,迅速成为本地网友的热议话题,也提出了许多具体问题。
为增进共识,形成推进金义都市新区建设的强大合力,3月10日15时,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市发改委主任陈陆一,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潘改良,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规划局局长余秋荣,市国资委主任徐方根,市国土局局长蒋金红做客金华新闻网演播室,现场解答网友的提问。两万余网友参与网络互动,发表695条留言,共有3万余网友观看了视频录像。
规划:优化发展空间布局
打造群城聚市内核
网友“卢小如”:金义都市新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规划?
潘改良:根据去年6月省政府批准的《浙中城市群规划(2008~2020)》,浙中城市群的空间范围,除金华九个县(市、区)外,还包括丽水市的缙云、衢州市的龙游和绍兴市的诸暨作为重点协调区。根据《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金华-义乌都市区,包括金华市区、义乌市、东阳市、兰溪市、永康市、浦江县和武义县。
网友“东阳布衣”:为什么要对金义都市新区进行规划建设?
潘改良:1.规划建设金义都市新区,是优化全省发展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浙中城市群打造成浙江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并作为全省第四大都市区来培育。
2.规划建设金义都市新区,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有益探索。城市群是新型城市化的主体形态,是参与区域竞争合作、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从国家到省、市,都把城市群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3.规划建设金义都市新区,是实现赶超发展、浙中崛起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金华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整体发展在全省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特别是城市群发展,“群城无核、群中无线、城市能级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快浙中城市群发展亟须一个“内核”引领,必须加速聚合金华和义乌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提升竞争能力。金义都市新区就是加快形成城市群极核的突破口。
4.规划建设金义都市新区,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金义都市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发达、发展空间广阔、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基础良好。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对浙中城市群培育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国土资源部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深入推进,金义都市新区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网友“学会坚强”:金义都市新区到底怎么规划?
余秋荣:金义都市新区选址在金东区东部和义西南区域,初步打算近期规划50平方公里。目前,金义都市新区正由中科院进行前期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研究,在此基础上邀请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设计团队对未来金义都市新区理想的城市形态、空间构架、生态环境等作出进一步规划布局,预计在今年10月份完成最终规划方案。
定位:高新产业集聚平台
金融商务科教高地
网友“北山脚下”:我是傅村人,听说要发展金义都市新区,我非常高兴。毕业以来,一直想自己创业,所以很想了解新区的定位,希望能得到点创业启示。
潘改良: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金义都市新区,努力打造高新产业集聚、金融商务繁荣、科教文卫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化现代城区,成为浙江最具国际化、最具现代化、最宜业宜居、最具活力的新城区,成为赶超发展的新引擎、新型城市化的新探索、浙中城市群的新龙头、现代服务业的新高地、保障周边发展的新支撑。以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城市能级,来推动高端要素大集聚、产业层次大提高,带动整个浙中城市群加快发展,加快形成全省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网友“大菠萝”:规划一个新区容易,可要让一个新区发展起来就困难重重了。我很想知道金义都市新区要靠哪些产业来支撑长久发展?
陈陆一:金义都市新区的产业发展紧紧围绕“高新产业集聚、金融商务繁荣、科教文卫发达”的定位进行甄选,严把产业准入关。
“高新产业集聚”,以高端化、高新化、高产化为方向,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龙头,以低碳排放和循环经济为特色,集聚一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浙江中西部地区高新产业高地。
“金融商务繁荣”,以智能化、集群化、品牌化为方向,以大型城市综合体为依托,集聚各大金融机构和国内外著名商业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务办公、现代物流,打造成为城市群乃至浙江中西部金融、商务中心。
“科教文卫发达”,以国际化、人本化、优质化为方向,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抓手,引入国内外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核心区块建设分校或分院,会聚优质科教、文化、卫生资源,着力发展文化创意、研发设计,打造浙江中西部地区科教文卫高地。
举措:拓展多方融资渠道
创新开发建设模式
网友“西华街”:建金义都市新区,手笔这么大,要花多少钱啊?金华财政在省里也只算一般吧,搞得了吗?我就想问问,建这么大一个都市新区,钱从哪里来?
徐方根:初步设想是通过“政府出资、银行融资、企业投资、招商引资”并举筹措资金,共同参与新区开发建设和产业投资。一是政府出资:在金义都市新区建设启动之初,以政府股份制的形式,由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政府共同出资成立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筹集启动资金。二是银行融资: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向金融机构,特别是国家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融资。三是企业投资:金义都市新区开发建设商机无限,金华本地企业面临难得的机遇,政府将积极引导本地的国企、民企参与新区建设开发和投资兴业。四是招商引资:通过引进有实力的央企、省企和优质民企的资本,参与新区投资建设,积极引导浙商、婺商回乡创业投资。金义都市新区开发建设实行“四资并举”,政府出资是关键。初步设想通过搭建政府融资平台的方式,解决政府出资问题。
网友“小悟空”:政府的融资平台究竟怎么建?
徐方根:金义都市新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计划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利益共享”的模式,建立直接、间接融资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具体是:以政府股份制的形式,由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政府共同出资成立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负责金义都市新区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区域、重要公用设施及大型项目的融资建设,参与核心区块功能开发建设。平台公司实行政企分开、企业化经营,通过将资金、土地等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引进各种外来资本、银行贷款、发债等多种方式来筹集核心区建设所需资金,并通过土地商业化运作和产业投资、园区经营获得盈利。各县(市、区)通过税收共享、盈利分红,共享新区发展成果。
网友“鸭梨很大”:金义都市新区作为浙江第四城,到2020年将形成拥有200万人口的大城市。蓝图画得这么漂亮,有什么举措将人气和产业聚集到这个新区来?
余秋荣:一是通过基础设施先行来聚集人气。最主要的是加快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抓紧推进同城化、一体化进程,特别是新区到金华、义乌两个城区要达到真正快速通达,要开辟快速公交线,尽快启动轨道交通、机场建设等重大前期工作。
二是通过产业集聚来聚集人气。依托现有产业规模和潜在优势,重点打造产业集群,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竞争优势明显、规模效益显著,具有较强差异性竞争优势、集群发展优势的区域特色产业;加强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等政策措施的研究和对接,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人气。
三是通过功能培育来聚集人气。着眼长远发展定位,规划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供与生产、生活相适应的全方位、综合性、高层次、高品质的服务。
四是通过营造环境来聚集人气。未来新区建设将以此为基础,组合、串联多元自然生态资源和绿色开敞空间,通过对大型自然“斑块”的保护、抚育及自然恢复,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复合型、网络化的城市生态支撑体系。高标准建设营造城市环境,以优美、生态、独特的城市环境吸引人们安居乐业。
网友“阿郎金哇”:金义都市新区近期规划面积50多平方公里、未来将达到200平方公里以上,真的好大啊!那岂不是要征用很多土地?这其中会不会有很多良田啊?
蒋金红:金义都市新区规划范围较大,肯定会涉及占用部分耕地,但占用的耕地比例较低,而且占用的耕地多处于低丘缓坡地带,地力相对较差,另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将严格根据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补充等量等质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通过占用低丘缓坡中的非耕地来保护城市周边、地势平坦地区的优质耕地,能保护好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
前景: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实现群城比翼齐飞
网友“真三国”:我是办企业的,我最想了解的还是新区建设会不会加重我们的负担?毕竟建设新区需要很大一笔资金,钱不够了会不会要我们来买单?
徐方根:市委提出,将采取有力措施举全市之力,切实把金义都市新区建设成为高新产业集聚、金融商务繁荣、科教文卫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随着园区大量优质企业的落户,将不断扩大税基、培育税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实现“百姓富裕、浙中崛起”作出贡献。金义都市新区的建设不但不会增加企业负担,相反,还将会极大地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为我市各类企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网友“小毛泽君”:我是义乌网民,请问金义都市新区发展会不会与义乌等县市区的发展产生矛盾,制约县市区的发展?
陈陆一:金义都市新区是浙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义都市新区建设是当前浙中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抓手。人口、产业、资金、信息的集聚,城际轨道规划建设的迅速推进,都会提升金义都市新区的集聚辐射能力,推动该区块与各县(市、区)的互促融合发展。以义乌为例,金华市区和义乌是浙中城市群内两大核心城市,地缘相近、人文相亲、资源禀赋各异。义乌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也是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经济发展充满活力;金华市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土地、人才等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金义都市新区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两地各自优势,加快两地互补融合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省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加速浙中崛起。如杭州的钱江新城建设,既丰满了主城区,也很好地带动了萧山等地的发展。
网友“路过”:金义都市新区建设,估计会让婺城新城区、金东新城区的人更加少,会让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西开发区的发展更加艰难。我想了解市委市政府对这个问题是如何来考虑的?
陈陆一:婺城新城区、金东新城区是金华市区的副中心,金西开发区的定位是工业新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金华市区的主城区。与原有平台相比,金义都市新区的定位更高、功能更为综合,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并举、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并重,可以实现与婺城新城区、金东新城区、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西开发区错位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同城效应”理论,通过城市轻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高端要素的集聚,金义都市新区辐射能力将大大提升,与金华市区间的同城效应逐渐显现,从而更好地带动整个浙中区域包括金华市区的发展。如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上海浦东新区建设,经过20年的发展,最后与原有主城区融为一体,促进带动整个上海的发展繁荣。
网友“我很期待”:金义都市新区建设后对主城区的发展是如何考虑的?
余秋荣:金义都市新区与现有金华城区的发展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是整体协调、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关系。因为新区建设是聚合金义主轴,打造金义都市新区的重大战略举措,必将推动金华市本级和义乌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培育和提升城市群的核心。金华城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但产业发展空间已经受到制约,市区已经没有大片工业用地。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需要在更大区域内整合空间资源,为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提供空间平台,从而带动金华城区更好发展。
在规划建设金义都市新区的同时,金华城区的城市性质不变,规划目标不变,城市功能不变,建设步调不变,而且还要不断完善和增强。建设新区不是将金华市区的项目搬走,而是着重吸引省内外、国内外的高端项目落户新区。
“精品金华”建设的步调不变,继续有计划地加快推进重点区块、重点项目的建设。如多湖片区(飞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紧施工,招商引资也在加快;五百滩、燕尾洲等重大工程正常推进,湖海塘的规划设计正在有序开展;原金华山游乐园地块也在加紧招商;今年的城建项目都已安排。
![]() |
![]() |
点击次数: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