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全国、全球有多少个以“义乌”命名的商贸市场?这个问题就连被称为市场娘家的工商部门也说不清楚。全国各地打着‘义乌分市场’旗号的市场,有120多个,但实际上,很多和义乌人是根本搭不上边的。义乌的名气大了,很多人都想“复制”,于是,只要涉及小商品贸易的,都喜欢挂个“义乌”的抬头,不过,仅仅是复制又难以再现义乌小商品的“实力”,有的甚至因为竞争力不足,而出现“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上世纪90年代,一批原本在义乌经商的商人走南闯北,先后在北京等地建立“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市场的义乌经营户开始时从义乌进货。后来周边一些模仿义乌市场模式的“克隆市场”纷纷冒出来,而且货源也大多来自义乌小商品市场。
义乌市佛堂镇后力山村的王春清曾在北京宣武区西便门的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摆摊。王春清说,刚开始,市场内80%以上经营户来自义乌、东阳等地。但现在来自我市的经营户大多已撤离,在市场内经营的,大多是来自北京的经营户,而且市场经营模式也由以批发为主变成以零售为主,批发量只占市场商品销量的30%左右。
北京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发生这种变化并不奇怪,主要是为了与周边一些批发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现在义乌企业的创新意识已增强,许多产品针对国际国内中高端市场,档次不低。北京、河北等地的小商品制造商还无法抗衡,但对义乌市场曾风行一时的低端产品会带来一定冲击”。
到2005年后,在城市化改造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的“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开始进入整合改造的阶段。不少“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被规划成具有一定档次和规模的市场集群。但在开发过程中,依然套用义乌市场的不少做法。
不仅如此,在开发“义乌市场”时,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不少问题,影响义乌母市场声誉。不少开发商首先将建设“义乌市场”看成单纯的商业地产,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卖商铺。在江西就有这样一个小商品市场。将商铺卖给当地经营户后,开发商就没拿出相应资金,对市场进行后期培育,结果处于半瘫痪状态。
“借助商标等品牌优势,来扼制全国各地重复建设义乌分市场等不良现象,确实是一条途径。但义乌还需创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建设经营行业标准,用标准来规范全国各地的分市场,可以利用收购、品牌标准输出等形式,将经营业绩不错的山寨版市场纳入到母市场的管理系统中。”一位义乌市场研究专家说。
商城集团董事长金方平也在媒体峰会上公开表示,目前在外义乌小商品市场与商城集团没有丝毫资产关联。业内人士认为,这很明确回应了此前坊间关于小商品市场的血统之争,也界定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所有权属性。
如果把义乌商人在外办的市场整合起来,以义乌母市场为依托,生子下蛋,办起分销市场,统一模式,统一投资主题,通过连锁的形式共享国内外的市场资源,可不可行呢?
有关专家还说,对于“义乌小商品市场建设行业标准”,义乌可借助义乌试点的政策利好,申请商务部、建设部和国家工商总局等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和实施,涉及内容可以包括建设环境、经营环境、消防治安、招商管理和经营管理等。“不符合义乌小商品市场建设标准的,义乌可向商务部、工商总局等相关部局申请下发停建或整改等通知”。
总之,不管怎么样,义乌市场,仍然是全国乃至世界小商品的集散地,而且它已成为国际小商品的信息中心、采购中心、价格中心,出口国家和地区从去年的150多个上升为200多个,这种地位是其他“克隆市场”无法比拟的,应征了那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 |
![]() |
点击次数: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