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随着义乌工商部门对约旦籍自然人ISSA ABDUL-HAMID ISSA MOUSA与ABDUL HAMID ISSA HASAN MOUSA申请设立的义乌市柯奥文具商行(普通合伙)营业执照予以签发,义乌外商投资合伙企业数已正式突破500家关口,以占全国该类企业总数的七成、浙江省九成而领跑全国。
从仅仅从事联络咨询业务的代表机构,到资金门槛低、组成灵活、无须验资的外资合伙企业,义乌的涉外经济主体正在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截至2012年2月17日,义乌市已登记外商投资合伙企业502家,合计认缴出资额523.43万美元,其中外方认缴478.63万美元,投资来源国(地区)多达33个。
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市场外向度超过了65%。丰富的商品种类、发达的交通物流、良好的经营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到义乌经商创业。特别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正式启动后,市场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对义乌外贸经营秩序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过程中,之前活跃在义乌市场的外商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由于缺乏经营主体资格,有着十分强烈的“身份需求”,迫切想要参与外贸经营活动。
义乌以商品交易市场为特色,市场主体呈现出小而多的特点。目前义乌的17万多户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的比例超过了80%。与此相似,到义乌采购小商品的外商多来自第三世界国家,主要从事小额的商品采购活动,因此,外资企业因其准入门槛高、手续办理繁琐,令多数在义外商望而却步,外资企业一直以来在义乌也保持着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自2010年3月,国务院出台《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以来,这种准入门槛低、办理便捷的外资主体形式很快受到了常驻义乌外商的关注和欢迎。新政实施5天后,浙江省首家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即在义乌登记成立。
之后,虽然面临着配套政策尚不完善的问题,但在国家工商总局、浙江省工商局的大力支持和义乌市工商局的积极推动下,义乌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依然取得了迅猛发展。为了助动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发展,义乌市工商局于2011年推出了代表机构和外资经营主体并存的双轨制,引导有经营意向的代表机构转型升级为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主体,方便外商以代表身份获得就业证和签证,以外资经营主体的身份从事经营活动,一并解决居留、就业和经营的问题。同时,义乌工商部门采取在外商集聚区域分发中、英、韩、阿拉伯语等多语种宣传资料、上门行政指导、宣传“双轨制”便利政策、组织代表机构集体约谈会及联合各涉外部门集中培训中介机构和外商等多种方式,敦促有经营意向的代表机构转型,引导外国自然人申请办理外资合伙企业。
国家工商总局也十分关注义乌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发展,多次组织人员到义乌开展调研。2011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外资局还专门邀请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公安部等部委相关司局的业务处室负责人,浙江、上海、天津、江苏、福建、广东省局的外资登记管理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义乌外侨办、公安、社保、国税、地税、外经贸、外汇局义乌支局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商讨完善外资合伙企业配套政策等内容,畅通外资合伙企业的准入渠道。
至2011年,义乌市已登记外资合伙企业428家,占全省的97%,全国的逾七成。其中2011年第四季度,合伙企业的登记更是进入井喷阶段,全年新增的407家合伙企业中,第四季度就增加了193家。目前,义乌有86家“双轨制”合伙企业,并有23家外国企业在设立合伙企业后注销了驻义代表机构。
“义乌经济繁荣,外贸发达,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国家工商总局外资局副局长徐晓东表示,外资合伙企业具有丰富利用外资方式、增加外资市场主体、提升外资利用水平的重要作用。通过推动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发展,对提升外商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水平,促进外贸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
![]() |
点击次数: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