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一幕幕创富传奇在这里上演
石川,山西人,1983年生。2008年,他以4万元起家,用一间简陋的出租屋和一台电脑,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打造了自己的电商事业。
上周,记者来到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岩刘村,走进石川创办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办公室里,滴滴声不绝于耳,这是来自淘宝的交易软件阿里旺旺。一位公司员工告诉记者,她每天要接待数百位客户,总是忙得不可开交。与她一样,数十位客服都在紧张地工作着。
“每天早上6点我就起床,9点去商贸城进货,晚上12点还在电脑前照看生意,两年来生意终于有了起色。”通过一点点的积累,石川慢慢迎来了成功。今年他投入10万多元新租了一间仓库,如今,其淘宝店累计进店人数达到了35万人次,一年的成交额已超千万。
从白手起家到身家千万,这样的财富传奇在义乌还有很多。从还不清学费到成长为全球十大网商的义乌市万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洪伟、从靠着上门推销赚来的3万元到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义乌汇奇思百货贸易公司董事长华强……电商界的一幕幕创富故事在义乌接连上演。
“义乌有超过15万人从事电子商务,网店数量超过5万家,2010年的网商销售总额达到500亿。”义乌网商协会副会长刘文高表示,义乌作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丰富的货源、发达的物流,为义乌众多的电子商务创业者提供了优越的平台。
走在义乌市区,记者能明显感受到电子商务在这座城市迅猛发展的气息。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到处张贴着明年6月举行的“网博会”宣传画。作为义乌市政府重点打造的行业展览会,义乌网博会已经成为国内电子商务行业最大的贸易交流平台。截至目前,已有400余个展位被展商“抢”走。
“淘宝大学”孵化电商人才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外人的眼里不外乎是一所高职院校。但熟悉它的人都知道,这所学校还有一个独特的称号——淘宝大学。
走进学院校园,记者发现,各个物流公司的卡车停在校园的柏油路上忙着收货,而在教学楼里成堆的货物随处可见,教室的墙上贴着阿里巴巴CEO马云的画像,黑板上写着发往全国各地的快递价格。
“我们的创业学院就是以培养电子商务的实用人才为目标。”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贾少华表示。
据了解,2008年,学院在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计算机信息管理4个专业中各设一个“淘宝创业班”。创业班学生的考核,不是看分数高低,而是以网店的收益多少来衡量。“大一结束,班级学生月平均收入要达到2000元;大二结束时达到月平均收入5000元;大三毕业时达到月平均收入1万元。”贾少华表示。
欧阳青青,21岁,苍南人,目前是10级信息管理班的大二学生。她卖出的第一件商品是一件针织衫,去年10月开出自己的淘宝店,经过一年时间的打理,她的淘宝店铺已经到了5钻。“好的时候一天的交易额有四五千元,一个月的利润最多会有三四万。”欧阳青青告诉记者。
石豪杰,创业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如今他在阿里巴巴网站上做3D眼镜的批发。作为一名贫困生,入学后他靠淘宝网店起家。如今还未毕业,他已买了2辆汽车,雇佣员工11人,网店年销售额超千万元。虽然他有6门功课挂科,按规定应被退学,但贾少华却力排众议,决定授予他优秀毕业生称号。
“从淘宝起家,通过电子商务而自力更生的学生在我们这里随处可见。”贾少华表示,目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有2000多名学生在网上创业,销售额近3000万元,其中淘宝店信誉度达到钻石级别的有500余家,达到皇冠级别的有20家。
一座村庄诞生10多家“金皇冠”
与刘文高好不容易约定了采访时间,记者来到他的办公室还没坐热,这时又来了一拨拨客人。“刘主任,我们想邀请您为我们村的农产品销售出出主意,是不是也能走电子商务的路子。”辽宁一家农产品公司负责人老李最近专程坐着飞机来请教刘文高。
自从去年义乌青岩刘村被外界誉为“淘宝第一村”开始,负责规范村里电商事业的刘文高,其名头也与村子一起不胫而走,对于来访的客人,刘文高总是建议他们先去村子里走走。
这个原住人口只有1000多人的义乌市青岩刘村,与义乌闹市区仅一江之隔,这里没有闹市区商贸业云集的繁华,但在一排排五层高的新式农民房里却“隐藏”着众多的网络商人。在青岩刘村一间地下室,记者见到了正在收发货的夏小李。为节省成本,夏小李租用了一幢楼房的地下室办公。记者看到,在3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满了各色家居类塑料制品。几名客服人员盯着电脑屏幕,迅速敲打键盘,还有的员工拿着纸板纸盒和胶带,快速地打包,一派忙碌的景象。“不要奇怪,和我一样,村里每间地下室都是用来存货的仓库。”
2008年上半年,青岩刘村实行旧村改造后,农民的新房子开始空置起来,加上金融危机和义乌篁园市场的搬迁,村里的经济开始走下坡路。此时,刘文高建议村子发展电子商务为本村经济突围。此后,通过成立发展电子商务领导小组,推出“货源共享、技术共享、资金共享”等扶持政策,聘请成功卖家做老师,推出简单易学的淘宝免费课程,为失地村民、大学毕业生提供培训,青岩刘村的淘宝事业“蒸蒸日上”。到2010年底,青岩刘村走出了10余家“金皇冠”卖家,年成交额达到了20个亿。
相关链接
义乌电商的启示
从2005年开始起步,短短5年,义乌电子商务发展成为年交易额达500亿元的巨型产业。义乌电商何以会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业内人士归结为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义乌市市场贸易发展局局长许成法表示,首先,义乌有丰富的“网货”资源。义乌市场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且商品价格优势明显。
其次,义乌物流运输方便快捷。目前,已有1300家物流运输企业,收费标准低于全国任何一个地区,一个支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已逐步形成。
此外,义乌还有较好的政策支持。义乌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开展电子商务宣传培训。
义乌电商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局内人也看到了其中的忧患。“仅有量的增长,对于产业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义乌网商协会副会长刘文高认为,义乌众多的网商草根气息浓,缺乏大的领军企业,甚至绝大部分属于二道贩的性质,如果不向“品牌化”发展转型,将难以进一步发展壮大。
复旦大学博士金鹏认为,今后电子商务的趋势拼的是物流、资金、服务。而这三项,传统企业均有很大优势。因此,面对大型企业的冲击,类似义乌的草根电商必须尽早开掘自己的受众群体,进行差异化竞争。
![]() |
![]() |
点击次数: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