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股市依旧在2300点左右徘徊,住宅地产市场也进入了胶着期,弄点商铺投资一下吧,如果买到像荷花池那么火的铺子,就赚到了。”成都市民文先生说。目前,很多投资者面对股市、楼市的挫败后,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手段。
就是此时,随着成都“中调”规划战略的推出和逐步的实施,成都三环外的新兴专业市场似乎迎来井喷式发展机遇。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成都市同时开建的不同行业专业市场不低于三十家,主要集中分布于三环外绕城高速周围。这些主要涵盖了汽车汽配等行业的专业市场,大多动辄几百上千亩、投资过百亿、建设周期5-10年。
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成都市场升级外迁将带来巨大财富机遇,这意味着,上百个市场,数千亿财富的流向将会发生大挪移。
然而面对众多已开业或试营业的新兴市场,记者在走访中却看到几家欢喜几家愁。
专业市场“中调”
吸引市场“热钱”
成都作为西南最大的商贸中心,其作用不可低估;随着成都商贸的不断发展,进行规划性调整已是必然。为加快建设西部商贸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推动成都城市化进程和世界田园城市的建设,早在2008年,成都市人民政府便正式提出中调规划。
经过几年对专业市场的调整,成都的专业市场外迁已经步入正轨,有机构统计,目前成都的100多个商贸市场将在未来2-4年内陆续搬迁到城外。而在格局上已形成6大总部基地、4大发展区、第二圈层6大组团;而过去散落在成都市区内的100多个商贸市场将陆续向外延伸。据了解,此轮调整,成都城区占地6900多亩,建筑面积达350多万平方米,营业面积321万平方米的100多个市场将在未来的2—4年内搬迁到城外。“2—4年可以完成专业市场的搬迁,但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在园区的服务配套升级以及经营理念、经营手段的转变上来,真正意义上的‘搬迁完毕’还很漫长。”成都市商务局某负责人说。
“买铺跟着规划走”已经成为成都人心中“铁的定律”。随着成都“中调”规划的稳步实施,成都“财富新浪潮”在投资者心目中已经来了。很多投资者认为,新的商圈无论是土地成本还是商铺租金都相对较低,将来会带来更大的收益。“这类市场是在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下,以国际化视野规划建设的,我觉得未来的投资收益肯定是不错的。”在从市场的区域位置、定位、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后,很多投资者都对新兴专业市场抱着希望。
边开业边售铺
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成都在建的30多家专业市场,凡满足开业条件的专业市场,大多采用一边开业、一边卖铺的营销策略。然而在开业或试营业的这些专业市场里,业主们并不是都赚得盆满钵满,有的甚至可以用“惨淡”二字来形容。
12月7日上午,记者慕名来到位于北部新城绕城高速以北的成都国际商贸城,“200义乌川商包机 集体来蓉投资”的新闻使人赫然觉得这个商贸城有着强大的吸金的魔力。然而偌大的1区内,走动的寥寥几人和屈指可数开门做生意的商家,着实让人大跌眼镜。“现在本来就是没啥子人的,我想明年正式营业的时候应该就会好起来了,听说荷花池明年就必须外迁了,他们外迁了,我们的生意就会好起来的。”据记者了解,为了带动场内的人气,国际商贸城的管理方也想了一些办法,例如在试营业期就进场做生意的商家,当5年后合约期满时,再续约将享有一定的优惠待遇,还有如果在试营业期坚持每天到场内打卡开铺的商家,将享有一定时期的免租金待遇。
虽然有“中调”的契机,还有商贸城的努力,但仍然有不少业主对前景表示忧虑。“中调也都说了几年了,但是我们普通百姓看到的成果不是很明显,荷花池搬迁只是指马路边上的那些小的商铺,金荷花和大成是不会搬的,他们才是荷花池的主体,他们不搬,我们的生意好不到哪里去。”商家王女士忧虑地说,“中调是肯定的,新的市场以后肯定也能赚钱,但就是不知道我们这些第一批的投资者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了。”据记者了解,金荷花二楼的一个二十平方米的铺面,分租出去后,一年的租金就达30万元,在这样的现实情况面前,荷花池的全面搬迁,确实任重而道。
面对新兴市场培育期的难题,专家认为,成都将专业市场调整至三环以外,形成了青白江、龙泉驿、北湖新城、双流四大板块,在建、已建成的专业市场总数达40多个。因此成都的专业市场不能只满足当地的需求,而应该放眼整个西南片区,扩大影响力。根据规划,这么多专业市场全部完成搬迁需要三到五年时间,对于市场培育期内的相对冷清,投资者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实习记者 刘洋
![]() |
![]() |
点击次数: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