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今年3月,国务院发文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批准设立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乌成为全国第10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义乌的商贸模式将实现出口、进口、转口贸易联动。义乌市将从以往的中国出口“桥头堡”转变为中国国际贸易“桥头堡”。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被列入国家战略层面的综合改革试点的县级市,义乌市未来发展引人关注。而作为全国首家通航的县级机场,义乌机场今后发展也同样引人注目。初冬时节,记者来到义乌市民航局,与局长张庭福畅谈机场的发展新思路、改革新举措。
张庭福说,近年来义乌机场在航空市场拓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一家航空公司独家运营发展成3家航空公司共同有序竞争。继2010年引进昆明航空公司开通义乌—重庆—昆明航线后,今年又引进国航加密了义乌—北京航班,并开通了义乌—成都航线。同时,南航还开通义乌—郑州航线。多家航空公司的有序竞争激活了市场,其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义乌机场航线网络更加优化,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票价更加灵活优惠,这无疑使广大中外旅客乘机出行更加便利。
目前,义乌机场共开通至北京、广州、香港等10条航线。201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9.5万人次,在全国175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中排名第58位,在省内7个机场中稳居第四位。今年机场客运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1月~11月,安全保障航班6118架次,运送旅客69.75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2%和9.6%,预计全年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75万人次。
随着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义乌机场也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2006年,义乌机场实施了第二次改扩建,总投资3亿元,2009年扩建工程全面完工。目前,义乌机场已成为浙中唯一的设施功能齐全、信息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航空港,机场飞行区技术等级为4C,新航站楼建筑面积为16600平方米,拥有4个登机廊桥,设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能满足高峰小时800人候机需要。此外,还扩建站坪面积26130平方米,使站坪可同时停放10架C类飞机;新建航管楼1905平方米,机场的综合保障能力被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在抓生产发展和设施改建的同时,义乌机场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张庭福介绍说,今年是义乌民航建站通航20周年,义乌民航也实现了连续20年航空安全无事故的目标,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10年,义乌机场又顺利通过了机场安全审计和航空保安审计,安全管理制度更加合理,职责分工更加明确,安全裕度不断提高。
“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对义乌机场发展来说是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张庭福说,与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对接,明确了义乌机场未来发展定位,即全力打造浙中重要干线机场,通过建设国际机场来带动和促进义乌和浙中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具体举措上,一是航空口岸开放,早日开通国际航线。2007年10月,义乌机场在全国县级机场中首个实现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开通义乌至香港地区航线。截至目前,已连续第五年实现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共飞行285个航班、570架次,承运乘客4.8万人次。“航空口岸的开放对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至关重要,目前浙江省和国家相关部门正积极推动航空口岸由临时阶段性开放向正式常态化开放。”他透露说,到“十二五”发展规划期末,机场航空口岸有望正式对外籍航空公司开放,并争取早日开通义乌至中东和东南亚国际航线。二是加快硬件设施建设,为航空口岸开放打下基础。2012年1月6日,投资2.2亿元、1.31万平方米的国际航站楼和联检单位配套用房工程将开工兴建,2013年11月将投入启用。三是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兴建现代航空物流园区。近期规划是占地109亩,主要将一批有实力、规模大的航空物流企业引入集聚,重点发展机场国际货运;远期规划是占地1000亩,引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项目,重点培育机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造浙中重要干线机场是我们坚定的目标,相信以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有国家、浙江省和民航局的共同支持,通过自身努力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张庭福自信地说。
![]() |
![]() |
点击次数: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