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北京11月28日讯 据义乌市工商局、义乌市民营企业协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布的最新一期《义乌民营企业景气指数分析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义乌民企景气指数保持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收于133.19点,环比增长15.22%,证实义乌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较猛,并未出现人们所担心的“倒闭潮”、“跑路潮”。
四大分类指数“两升两降”
第三季度,义乌民营企业景气指数的四大分类指数呈现出“两升两降”的态势,其中企业发展指数与市场环境指数显著提高,市场环境指数上升速度最快;企业经营指数与企业信心指数有所降低,但总体上仍然保持了平稳态势。
企业经营指数主要考察义乌民营企业在报告期当季经营活动的景气程度。第三季度该收于106.4点,比第二季度下降19.89个基点。据分析,第三季度银行承兑汇票开出额环比下降10.59%、企业销售毛利率小幅下滑0.19%、劳动力成本上涨5.32%、原材料价格上升2.81%等原因,是拉低企业经营指数的主要因素。
企业发展指数,主要考察义乌民营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潜力。第三季度该指数收于157.36点,环比上升28.98个基点。此份报告分析,新增企业数环比出现1.52倍的增幅、贷款余额环比提高17.44%、企业注销环比下降6.67%,这些都说明义乌民营企业并未出现目前舆论界普遍热议的民营企业“倒闭潮”、民营企业家“跑路”的现象,同时也有力地推高了该季度的企业发展指数。
企业信心指数,主要考察义乌民营企业对市场、行业及自身发展的信心。第三季度,企业信心指数收于105.54点,环比下降5.16个基点。通过问卷获得的企业短期信心及长期信心数据仍然保持了相对乐观的态势。第三季度短期和长期信心细分指标按景气度测算,均收于108点的水平。这说明义乌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环境、国际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市场前景的信心指数与前几个季度相比虽有所下滑,但是仍然保持了比较稳定的乐观预期。同期对衡量企业信心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义乌小商品景气指数,在第三季度结束了连续几个季度的下降态势,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环比提高4.86%。企业知识产权投入在第二季度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环比增幅达到3.56%,其中专利经费显著提高,环比增幅为8.29%,宣传活动经费环比小幅下降1.66%。
市场环境指数主要考察义乌市场活跃和规范的程度,以及市场环境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2011年第三季度,市场环境指数上升至184.26点。分析认为,市场环境指数的上升主要是得益于第三季度义乌注册商标数量增长1.36倍、新增专利数量环比增23.5%、小商品成交额环比增4.86%等因素。
三类企业景气度均有提升
分类数据显示,工业、商业、电子商务三类企业中,在2011年第三季度均呈现较高的景气度,各类企业综合景气指数与2011年第二季度相比明显提高。
第三季度,工业企业综合景气指数收于133.27点,环比上升7.94个基点;商业企业综合景气指数收于133.6点,环比提高17.74个基点;电子商务企业综合景气指数上行趋势明显,收于135.46点,环比增长33.96个基点。其中,义乌工业企业经营指数收于108.65点,环比下降22.07个基点,报告分析认为,义乌企业产值与出口额分别环比上升12.77%与26.49%,均比第二季度大幅收缩,是构成企业经营指数在第三季度出现下降的主要因素。同一时期义乌工业企业销售量增速保持了与第二季度大体持平的态势,环比提高2.32%;用电量环比提高6.52%,是促进工业企业经营指数仍然保持在景气区间的积极因素。
在新增企业数大幅增加的拉动下,第三季度义乌工业企业发展指数涨势强劲,保持了第二季度明显上涨的态势。第三季度该指数收于157.28点,环比提高21.69个基点,显示出工业企业未来一段时间仍有较强增长潜力。
第三季度,义乌工业企业信心指数在第二季度的基础上继续下滑,从第二季度的107.6点下降到102.08点。目前,该指数仍然处于“正常区”,反映出企业对后市以及自身经营的信心基本保持稳定。
义乌商业企业经营指数在第三季度表现稳中有升,从第二季度的106.9点小幅提高至107.63点,表明第三季度义乌商业企业经营整体稳定。具体来看,义乌商业企业的利润、毛利率与用工人数在第三季度均出现微幅降低,经营成本继续提高,环比增幅为1.67%;应收账款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长,环比增加5.06%。
商业企业发展指数受到新增企业注册数量、企业新增注册资本量、不良贷款率等指标的提振,出现较大幅度的提高,收于158.26点,环比提高了30个基点。详细数据显示,商业企业预计销售订单环比小幅增长,增幅比第二季度有所收缩,从第二季度的3.23%收缩至第三季度的1.4%。同时,商业企业预计销售订单的结构,呈现出与工业企业相似的趋势。其中内销订单增长势头较为明显,环比提高4.68%。预计外销订单增加额在第三季度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环比降幅为3.28%。
第三季度,商业企业信心指数比第二季度有所降低,从第二季度的115.95点降至104.06点,但仍处于景气区间,说明虽然存在资金链紧张、成本上升、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诸多问题,但商业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仍然相对稳定和乐观。
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指数比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的状况更为景气,收于114.31点,比第二季度108.34提高了5.97个基点,基本恢复到2011年第一季度的水平,重新回归“景气区”。详细数据显示,电子商务企业成本在第三季度继续提高,但增速放缓,环比提高1.17%;电子商务企业的利润与毛利率均出现微幅下降,应收账款有所提高,环比上升3.02%。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指数在第三季度的表现强劲,收于156.48。数据显示,预计销售订单增加额在第三季度继续下降,且降幅呈现扩大的趋势,从第二季度的2.5%提高到6.6%。其中,预计外销订单增加额环比下降5.23%,预计内销订单增加额环比小幅提高1.4%。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扩张,环比增幅为2.76%。
电子商务企业信心指数在第三季度有所回落,收于104.35点,比第三季度下降10.86个基点。这一态势与工业、商业企业类似,体现出企业已经意识到下一步经营活动中的不利因素。值得欣慰的是,信心指数仍处于正常区间,企业预期较为平稳。
十大特色行业既有共性又特色鲜明
义乌民营企业景气指数的监测范围涵盖了印刷、饰品、工艺品、服装、袜业、无缝内衣、拉链、玩具、化妆品及文体用品十大行业。分行业数据显示,各行业在行业成本、行业生产、行业销售、行业盈利、行业资金及行业信心等层面,既存在一定共性,又在部分指标上表现出鲜明特征。
从行业成本来看,在劳动力工资方面,印刷行业继续保持了高位增长,是各行业中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最快的行业,该行业第三季度劳动力价格环比提高7.21%;其次为服装业,劳动力成本环比上升4.32%,玩具行业增幅较小,环比提高0.13%;其他行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幅度保持在1%到4%之间。在原材料价格方面,文体用品在第三季度仍然涨势最猛,环比提高5.87%,其次是玩具业与化妆品业,原材料成本环比提高幅度分别为5.1%与4.59%。印刷业与工艺品行业的原材料成本涨势继续维持了第二季度较小的幅度,环比升幅分别为1.76%与1.27%。
从生产情况上看,2011年第三季度各行业生产活跃程度与第二季度相比有涨有落。在用工人数方面,内衣业与化妆品业、文体用品业上涨速度最为明显,分别环比上涨2.67%%、1.75%与1.39%。用工人数增加幅度相对较小的行业包括印刷业、袜业与饰品业,其中印刷业用工人数环比提高0.02%,袜业与饰品业用工人数环比升幅均为0.49%。与此同时,第三季度各个行业用电量与第二季度相比均显著提高,其中,拉链、玩具的用电量增速最高,环比增幅分别达到7.98%与7.16%。袜业、服装业与化妆品业的用电量增幅也呈现较为强劲的增长,袜业环比上升6.91%,服装业与化妆品业环比增幅均为6.87%。印刷业的用电量环比增幅仍然较小,环比上升为3.2%。
从销售情况上看,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大部分行业的销售量保持了第二季度的基本态势。销售量方面,玩具业涨幅仍然保持了最为强劲的态势,环比提高0.38%,其次为工艺品业与化妆品业,环比增幅分别达到0.23%与0.21%。饰品、袜业、服装业环比涨幅较小分别为0.1%、0.13%与0.14%。销售量涨幅最小的行业为印刷业,环比升幅仅为0.01%。
销售价格方面,2011年第三季度接受调查的大部分行业出现普遍上涨的局面,但是价格增幅仍然较小。与第二季度相似,拉链业仍然保持了价格涨幅之首的位置,环比提高0.17%,饰品业销售价格在第三季度的涨势也较高,环比提高0.11%。化妆品业、印刷业销售价格与第二季度基本持平,环比涨幅分别为0.015%与0。其他行业的销售价格环比升幅大体保持在0.04%到0.07之间。
从利润情况看,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义乌各行业利润与第二季度相比普遍提高,但是上升速度有所减缓。在销售利润方面,第三季度化妆品业、内衣业与玩具业环比增幅最快,分别为0.87%、0.84%与0.81%。其次为拉链与服装业,销售利润的涨势也较为明显,环比升幅分别为0.79%与0.78%。印刷业的销售利润环比增幅最小,仅为0.02%。
从资金情况看,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义乌企业资金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强。第三季度义乌银监局所提供的信贷数据显示,不良贷款违约率明显降低,信贷额度也保持了较高幅度的增长,但是企业应收账款数据则显示出,市场上资金链仍然在不断收紧。2011年三个季度以来,行业应收账款保持着不断抬升的态势,说明民间资金市场受到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行业资金情况主要通过应收账款等指标呈现,应收账款的增加说明企业资金周转能力减弱。而应收账款方面,内衣业、文体用品业呈现较为明显的涨势,环比增幅均约为3.01%,拉链业、化妆品业与玩具业应收账款增幅较快,环比增幅分别达到2.98%、2.87%与2.78%。印刷业资金运转情况最好,其应收帐款环比增速仅为0.01%。
从信心情况上看,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各行业均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信心有所降低,但仍然保持在正常范围。短期信心方面,袜业、内衣业、饰品业、短期信心最为强劲,短期信心指标按照景气度测算,袜业与内衣业达到112点,饰品业为110.点;其次是工艺品业与化妆品业,短期信心指标分别达到107点与106点。长期信心方面,饰品业与拉链业在第三季度表现最佳,按照景气度测算,其长期信心指标均达到112,其次为文体用品业与袜业,长期信心指标分别达到110点与108点。
专家:义乌企业并未出现“倒闭潮”
“此前,中小企业的倒闭风波渐盛,在温州等部分地区甚至有少数民营企业不堪资金重负,出现了‘跑路潮’的问题。一时之间,关于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再度成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注的焦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专家在分析当前义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现状时表示,当前义乌没有出现中小企业规模性的倒闭潮。“这是因为企业倒闭和经营困难不能简单归因于宏观经济政策收缩的大环境,更要看企业自身和经营策略。”
专家认为,一方面,义乌新设企业和企业新增资本数量依然保持显著上升。2011年第三季度,义乌十大支柱行业新增注册企业202家,较第1季度的188家和第二季度的87家显著增长,企业新增注册资本17488万元,较第1季度的12708万元和第二季度的11869万元增幅明显。最重要的是,十大支柱行业均有新设企业,表明即使在信贷政策收紧、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增加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家的投资热情依然较高。
专家表示,义乌市十大支柱产业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属于国内土地资源约束最为严重、土地价格最为高昂、民工荒极为短缺、拉闸限电措施频繁实施的地区之一。当前,国内普遍存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企业经营困难的现实,部分企业出现了破产倒闭的现象,但是市场淘汰了的企业往往都是竞争能力弱、经营管理不善、创新水平差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淘汰可以有效降低市场的竞争程度,引导市场竞争手段从价格竞争向品牌、质量和创新能力竞争,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而当前义乌的民营企业在这十大支柱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降低物流成本和市场营销成本,提高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作效率,细化分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义乌民营企业在困境中逆势而动,化危为机,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牢牢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为将来经济稳步回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专家认为目前银行信贷显著增加,有效地缓解了企业发展压力。当前,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问题,主要是从银行贷款难,在义乌市也存在着这种现象。但是,今年第三季度,义乌市共新增银行贷款50.2859亿元,且新增贷款的投入量和增速每月都在增加:7月份新增贷款9.5962亿元,环比增速为9.60%;8月份新增贷款15.5755亿元,环比增速为15.58%;9月份新增贷款25.1142亿元,环比增速为25.11%。银行信贷的稳步增加,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因此,专家表示,当前义乌的民营企业发展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情况,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了船小好调头、对市场反映灵敏的优势,在逆境中积极寻找机会,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主动出击,为企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虽然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但是企业倒闭不能简单归罪于宏观调控、债务危机和信贷政策紧缩的大环境,更要看企业家自身和企业的经营策略。同样,一家企业的倒闭关门,不能消极地将原因完全归咎于外部环境,而企业家自身的素质、创业精神、团队能力、经营策略这些积极的能动性因素甚至更为重要。
对于温州等地出现的企业主“跑路”现象,专家建议义乌的民企一方面要注意科学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动态把握企业盈亏平衡点,同时要正确认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在经济,为企业扩展决策服务。同时,企业的经营应以稳健为主,追求现金为王,回避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给企业的经营带来的冲击,才能起到对”跑路潮”防患未然的作用。(通讯员方清源)
![]() |
![]() |
点击次数: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