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记者在走访义乌市工业企业时,发现广大企业家们仍然信心百倍,正厉兵秣马,一方面抵御来自全球的“瑟瑟寒意”,另一方面把挑战视作新机遇,采取多种措施谋求转型升级。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说得好,“阳光总在风雨后。最严峻的时刻,能够经受得住考验,足以证明义乌工业企业的发展潜力。”现在,更是乘风破浪时。
有专家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出现的成本上升、市场消费减退等情况,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质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不相适应,解决的关键在于转型升级。
从宏观层面上,国家提出,一是提升传统产业层次,二是发展新兴产业,来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转型升级。对于发展新兴产业,义乌的企业家们眼光敏锐,适时投资转型,抢占商机。
义乌市华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即是以转型求升级的实例。它之前从事袜业,由于有扬州大学、中科院、成都光电所等10家知名院校科技力量的支撑,这家企业成功转身,成为中频、高频声表面波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元器件制造商。
不过,我们应当看到,人类的消费至今无法放弃传统产业制造出来的产品。只要这种需求存在,传统产业的发展就不会消失。事实上,构成义乌市工业经济的优势行业,主要还在于传统产业。位于苏溪镇的义乌市天博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丽娟说,“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衬衫行业,依然没有没落,而只有提升。行业仍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对于更多的义乌企业而言,未来最繁重的任务,不仅在于探寻发展新兴产业的商机,更在于谋求传统产业的突围。就现实情况,务实的义乌企业家们把转型升级的重点放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上。
但是,土地资源问题摆在义乌企业家面前的很大困难,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传统产业的提升。“蜗居”,不得不让义乌许多企业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成为许多企业家心中“成长的烦恼”。
对此,一些企业家则通过构筑企业总部方式,转型转移两条腿走路,将义乌本地的“蜗居”厂房转型升级为总部,主要进行研发设计、营销管理,而将一些生产委托给其他企业或者地方。
浙江诗蕾袜业有限公司位于廿三里街道工业功能区,厂房只有8000平方米,现在的厂区,俨然已经成为“总部”,公司自身的研发人员、营销人员已经扩张到了70多人,与一线生产人员的配比是1:1。“诗蕾袜业”董事长吴国庆说:“厂房的拥挤,倒逼我们在义乌本地的工厂转型成总部。”
浙江生力拉链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林说:“义乌是国际小商品采购交易、信息交流、物流运输中心,构筑总部具备十分厚实的基础。”面对土地资源紧缺,董林也像吴国庆那样,把在义乌的11亩厂区升级为总部,所不同的是,添加了示范性车间,实施了先进的“6S”管理,为其他地方的车间提供学习榜样。董林说:“我这是小舞台演大戏。”今年,“生力拉链”的税收,将可达到六七百万元。来源:义乌商报 作者:方星梁
![]() |
![]() |
点击次数: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