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2011年4月17日,周群英告别义乌宾王市场,把自己的童装经销店搬到了改造升级后的新篁园市场。按新市场的规划,她的商位被安排到了5楼7街。看着更为宽畅明亮的经营空间,周群英满怀信心地憧憬起未来。
和这位因老市场搬迁而进入篁园市场的商户不同,温州人楼朝理此前没有做过服装生意。他十分看好新篁园市场的“钱景”,于是在一楼一个大通道旁租下商位,打算靠经销牛仔裤,开启事业的新局面。
2011年4月18日,新篁园市场正式试营业。在这个重新出发的市场里,经营主体正如这两个普通商户,由新老两批组成。而他们做生意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主营外贸,有的主营批发,有的则单做零售。
那么,这种聚合究竟会引发怎样的“化学反应”?期待生意更为兴旺的商户们,在市场正式运营半年多后,又有哪些惊喜、忧虑和期待?这两天,新报记者深入走访了这个市场。
夜间营业乐与盼
作为新篁园市场的一大亮点,夜间营业在其开业前就引发了颇多业内人士关注。当时,许多市民拍手叫好:又多了一个晚上消遣购物的好去处。对此期待最多的恐怕是市场里的商户:虽然工作量会增加,但营业时间拉长了,商机自然会更多。
楼朝理就是这样期待的。11月15日晚,记者在市场1楼5街见到了他。“营业时间加长,经营户或多或少会有些生意。”他这样告诉记者。
楼朝理经销的是牛仔裤,由于新手上路,他没啥老客户。本来打算在这里做零售生意的他,看到前来光顾的客人大多是批量要货,而且大多要的是外贸商品,索性就转型做起外贸。
不过,一到晚上,他还是会将挂着黄底黑字价格牌的零售牛仔裤放在店门口招揽客人。客人虽然偶尔会有,但看起来,楼朝理并不太满意。
“总体来说,市场里的人流量不是很大。”他说。
在他斜对面做打底裤生意的江西人蒋平也说,可能是因为义乌城区内夜市较多等原因,夜间营业的新市场,人气总觉得不够旺。
和原来的宾王市场一样,女装是篁园市场里最旺的行业之一。当晚,记者在3楼女装区采访时看到,相比一楼牛仔裤、二楼男装,这里消费者相对较多。不过,在此经营的张先生和陈先生仍说:要是能再旺点就好了。
那么,除了来自商场、夜市等方面的竞争,在商户心中,市场夜间营业人气不是很旺的原因在哪里?记者走访的不少商家认为,可能还是与市场只营业至20:30有关。
“市场很大,有些人还没逛完市场就要关了。”张先生说。也有商户说,市场周围停车的地方不多,也是一个原因。
■听听商户啥建议:
商户们很希望夜间营业能为他们的营业额作更多贡献。面对上述“小烦恼”,他们中有不少人建议:是不是可以把营业时间推迟到21:30,这样就能让消费者多留会。也有商户说,对于市场周边夜间的停车管理,晚上最好放宽些。
还有商户支招:多打打广告,让更多人知道篁园市场晚上也营业。
市场扩容喜与愁
目前,篁园市场主要经营的是牛仔裤、男装、女装、运动服、睡衣、羊毛衫、童装等产品,这些品类原先在宾王市场也有。不过,由于市场升级扩容,同类产品的经营者有所增加。
市场扩容一方面让各行业形成了规模集聚效应,增强了其在同类市场中的影响力,但也让消费者、采购商有了更多选择余地,同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变得更激烈了。
从宾王市场搬迁过来的商家受此影响倒并不是太大,有些人因为规模集聚生意做得还挺好。楼晓明就是其中一位:“我有老客户,在这里又积累了一些新客户,订单比之前多。”
不过,在一楼经营裤子生意的一些商户就有些无奈了。
蒋平说,今年其经销的打底裤制造成本有所增加,但因为上游厂家竞争十分激烈,他的部分货源进价反而比去年低。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利润空间也没能拉开,其原因正是市场里的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记者了解到,这一层的商位有1000多个,比宾王市场的裤子商位多了不少。
■听听前辈生意经:
无论如何,市场竞争总是存在的。生意做不好,寻找自身原因颇为重要。周群英在搬到新市场后,就及时进行了调整。
她说,宾王市场的老商位很挤,但新商位宽敞明亮,有了这样的条件,在一些细节上必须做得更好,例如在办公桌上摆些瓜子、糖果,有外商进门,就泡上一杯咖啡。生意不外乎人情,除了要有好的商品,还需真诚待客。
此外,她在产品质量方面也严格把关,做了一笔单子,客户觉得产品好,多半会返单。
四楼商品配置能否再优化
昨天晚上,记者走到篁园市场四楼,见到不少店面里,三三两两的顾客正在选购保暖内衣等冬季服装。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顾客,发现他们来到市场就直奔四楼。
“冬天快到了,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内衣,买几套回去给家人穿。”家住义乌篁园新村的胡女士说,“四楼的商品种类相对较多,除了内衣,还有羊毛衫、睡衣、袜子等等,都准备一起买回去。”
在其他楼层,都只允许经营单一品类的服装,而记者在四楼看到,尽管睡衣、羊毛衫、运动服等区块“泾渭分明”,但在不少摊位上,都同时经营羊毛衫、保暖内衣、丝袜等产品,商品种类不少。
“整个市场的产品种类已经分得很细了,但难免有一些难以归类的,比如贴身内衣、袜子等,就整合到四楼来了。”一位经营户向记者道出了原委,“在不违反市场规定的情况下,商户多做几个种类的服装,吸引的客户也会多一点。”
主营针织内衣的陆美燕告诉记者,从宾王市场搬迁过来以后,尽管受到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但自己由于批零兼营、款式齐全,生意还算不错。
“在老市场,受场地限制,我们一般只做一两样产品跑跑量。搬到新市场后,场地大了,顾客的要求多了,产品种类也逐渐多起来。”陆美燕认为,在新市场经营的品种多一些是好事,摆出来就有人要,不怕压货。但是陆女士同时认为,做批发的人,因为有老客户,生意都还可以,以零售为主的摊位,可能就有些影响了。
经营内衣的于女士以零售为主,她说:“市场规划之初,四楼的经营种类主要有睡衣、羊毛衫、运动服,市场对于经营种类限制得比较严格。”
她告诉记者,自己在宾王市场主营内衣,但也带点女装等产品。
“顾客逛街,往往希望一站式购齐所需的商品,不要四处跑最好。”于女士说,尽管自己以内衣生意为主,但没有女装的“辅助”,生意受到不小影响。
市场大了,批发、零售“夹杂”在每一层楼中,又产生了新问题。
“到了晚上,做批发的商户都关门了,留下我们守在这里,难免显得人气不足。”于女士告诉记者。
■听听业主怎么说:
市场大了,相关的硬件设施都提升了,在市场档次提升的同时,对市场经营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市场经营户也有自己的设想:在不违反市场规定的前提下,摊位的经营种类能否再多一些,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可不可以专门设一层楼作为零售,既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又让主营零售的商户免受“冷落”之苦。
![]() |
![]() |
点击次数: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