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面对中俄贸易“灰色清关”,一些义乌商人努力奔走,
莫斯科—义乌国际商贸中心负责人孙金献———
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中,加快确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是主要任务之一。然而,新型贸易方式特点是什么,方向如何确立,仍然是有待全面细致解答的课题。
诚如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所说,要解答上述课题,须走群众路线。事实上,在试点涉及的各个领域,民间力量正成为该课题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30出头的义乌年轻商人孙金献,目前正在为解决中俄贸易“灰色清关”问题,四方奔走。他通过在俄投建新市场的方式,努力打通新型对俄贸易通道的做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看到“义乌试点”风风火火开展,孙金献多了几分信心,也多了些许期盼:对俄贸易如果能够得到政策支持,路会走得平坦许多。
对俄贸易的障碍:
与“灰色清关”说再见
孙金献的对俄贸易,结缘于上世纪90年代。
1993年,年仅16岁的孙金献和哥哥,拿着父亲给的5000元钱开始创业。他们在老篁园市场摆摊,做喜庆用品生意。渐渐地,来自俄罗斯的圣诞用品订单越来越多。兄弟俩作了个决定,到靠近俄罗斯的乌鲁木齐去,那里或许有更多商机。
到了乌鲁木齐不久,孙金献为追讨一名俄商欠款,只身去了俄罗斯。现在回想起来,这趟旅程更像是市场考察。在轻工产品紧缺的俄罗斯,孙金献看到的是遍地的“订单”。
正是在那个时候,俄罗斯出台政策简化了海关手续,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此举刺激了中俄小商品贸易的蓬勃发展。受惠于此,孙金献在俄罗斯的生意越做越红火。2004年,他还在叶卡捷琳娜建起了自己的圣诞用品加工厂。
然而,当年俄罗斯刺激进口的政策,渐渐显现出负面效应。越来越多的清关公司与当地海关勾结,虚报瞒报货值,让输入俄罗斯的中国商品身份难以合法化。近年来,俄罗斯又开始大力查处以“灰色清关”方式进入俄罗斯的货物,包括义乌商人在内的不少中国商人损失惨重。
“摒弃原有灰色‘清关模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身为莫斯科义乌商会名誉会长的孙金献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在其努力下,莫斯科政府控股40%的塔希尔集团最终与他合作,在当地打造莫斯科—义乌国际商贸中心。这个项目以帮助入驻商家在俄注册合法公司, 建立“海关绿色清关通道”,引入国有商业银行保障资金安全, 使中国商人身份合法化,搭建起对俄贸易新通道。
对俄贸易的困惑:
如何兼顾俄方监管要求
作为一个义乌人,“义乌试点”获批,孙金献有说不出的高兴。联系到自己做的这些事,他心里添了几分责任感:要把这条新通道贯通,当成对“义乌试点”的一份小小礼物。
然而,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依然是棘手的。尽管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义乌企业渴望入驻商贸中心,但在近期中俄海关一次双边峰会上,俄方提出,为方便监管,项目须在俄罗斯建立一个统一的进口公司,在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出口公司。
进口公司的职责是统一负责中方产品的正规进口、清关、结算、商检、卫检等工作,出口公司自然要担负起商品出口的一系列工作。
“两个公司建立起来后,入驻项目的中方企业,可以享受到正规清关、合法经营、税收优惠等好处,但是商贸中心至少会有1000多家企业入驻。要在中国设立并管理负责这么多企业出口业务的公司,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孙金献说。
“企业方面基本不用担心,因为多数初涉俄罗斯市场的企业,愿意接受这种便利的‘一对一’统一管理模式,而且,我们承诺,企业一旦在俄罗斯成长壮大,也可自己负责进出口、纳税等事宜。”孙金献说,问题就在于,新通道开辟初期,这样的出口公司如何快速成立。
期待“义乌试点”:
出台政策讲求“特殊化”
不少专家认为,国际市场区域差异大,在出台试点配套政策时,应特殊情况特殊考虑。对此,孙金献也呼吁:“在外汇管理、海关、税务、物流上,对俄贸易均需要一套专门的政策扶持。”
![]() |
![]() |
点击次数: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