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塞内加尔商人马玛都·萨尔一家五口很喜欢在浙江义乌的生活,他说,我们在这里有很多朋友,义乌就是我的家乡。
走在中外贸易往来频密的浙江义乌城,不同肤色的外籍客商并不少见,但身高近190厘米、体格壮实、戴着黑框眼镜的萨尔还是容易引起路人回头。
“现在好多了,我2002年刚来这里做贸易时,走在路上,人们总是会非常好奇地看着我。”44岁的萨尔说。
对于义乌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来说,他们确实已彼此不再陌生。据统计,现在常住义乌的境外客商超过13000名。从“圣诞老人”到红酒花生,外籍客商与中国商户的生意往来几乎无所不包。
“我和我的家人已经非常中国化了,我觉得我们现在就是 黑色中国人 。”他笑着说。
萨尔和冈比亚人慧丽在美国留学时相识,后来在美国结婚生下儿子乔丹和女儿乔美,并一直生活在那里。妻子和乔丹、乔美于2004年来到义乌,两年后,萨尔的小儿子洋洋在义乌出生。
和萨尔一样,妻子慧丽也只会简单的中文交流。但她高兴地说,孩子们的普通话非常流利,乔丹和乔美现在义乌群星学校上学,他们有很多中国朋友。“乔丹还会说不少义乌方言,他还想在中国娶妻子结婚呢。”慧丽笑着说。
经过十年打拼,萨尔如今在义乌已拥有一家外贸公司,在广州还有分公司。公司主要从塞内加尔进口木制家具和花生、腰果等农产品,并将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辅料销往西非国家。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义乌东方大厦,员工不到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时有员工进来找萨尔,在文件上签字。萨尔说,等业务进一步做大后,将来公司可能会转型,从贸易转向投资实业,开办工厂。
虽已在义乌生活10年,但在他的计划里,还没有离开中国的打算。萨尔说,这里环境好,周围的人们很友善,“我们已经有很多朋友”。作为商人,他觉得义乌的机会很多,中国经济也一直在增长,“我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
萨尔还认为中国人和非洲人有很多相似处,“我们都很重视家庭,喜欢交朋友,所以,我们可以相处很融洽”。采访临结束时,萨尔还特意提出,希望能听听记者对他们公司和非洲人的印象、看法。
在妻子慧丽看来,她和萨尔也许老了以后会回塞内加尔,但孩子们长大后不可能回去了。“他们在美国、中国生长,会说英语和中文,但不会说我们家乡的语言了。”但她说,孩子们长大后是留在中国,或去美国和别的国家,“由他们自己决定。”
![]() |
![]() |
点击次数: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