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专业批发市场策划”系列专题
编者按: 目前,中国专业批发市场风起云涌,而专业批发市场成功繁荣发展又何其艰难!为了帮助支持全国专业批发市场投资举办者、运营管理者解难释惑,商成专业市场研究所联合义乌最强势的专业批发市场运营策划咨询机构——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义乌)有限公司,陆续推出“专业批发市场策划”系列专题,对专业批发市场等商业地产策划咨询、招商销售和运营开发为核心业务的项目定位, 顾问咨询 ,招商销售 ,运营管理,建筑策划 ,规划编制 ,全程代理, 投融资金,可研报告,市场研究, 高层论坛 ,人员培训等内容,期望通过商成专业市场研究所及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义乌)有限公司的努力,形成专业批发市场策划系统内容。
商兴成公司是专业致力于专业批发市场等商业地产策划咨询、招商销售和运营开发为核心业务的综合性投资管理机构。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有助于全国专业批发市场投资举办者以及专业批发市场等商业地产策划咨询、招商销售和运营开发策划机构。
商兴成公司是专业致力于专业批发市场等商业地产策划咨询、招商销售和运营开发为核心业务的综合性 投资管理机构,为客户提供优质而专业的服务:
项目定位 顾问咨询 招商销售 运营管理
建筑策划 规划编制 全程代理 投融资金
可研报告 市场研究 高层论坛 人员培训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渝委发[2009]13号《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意见》和市委三届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推动文化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精神,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三个一”活动要求,为发展茶叶产业,市人大代表江北区联络组对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和分析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全国主要大城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情况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饮茶大国。茶叶是举世公认的营养保健饮料,人们长期的饮茶实践充分证明饮茶不仅能增进营养,而且能预防疾病。所以,茶叶早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目前国内许多省市正在结合新农村建设,努力打造本地茶叶的农工商产业链,这不仅传承了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还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农民和市民的收入,形成当地品牌。下面重点介绍几个省(市)的茶叶专业市场。
2000年9月,“京城茶叶第一街”在北京市宣武区开街。整条茶叶街长1500米,宽18米,设有10多个各类与茶文化相关的专业市场,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茶商有2000多户入驻。年交易总额约30多亿元,税收3000多万元,安置就业人员1万多人,市场经营环境非常成熟,生意兴隆,现已成为北京市的特色商业街。
2000年,福建省政府支持乌龙茶之乡安溪县建设“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该市场规划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建有1500间商铺,两个交易大厅,3000个交易摊位。配套设施有:茶都物流配送中心、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研究中心、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电子商务网络、茶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茶文化广场、精品茶叶及茶具展示大厅、茶都客运站、茶都宾馆等,是目前国内茶叶市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品位最高、功能配套最齐全、风格独特考究的集茶业贸易、信息交流、茶文化研究、旅游、科研等为一体的极具特色和吸引力的中国茶业之都。
云南省把茶叶列为支柱产业,有三大主力茶叶市场,“云南茶叶批发市场”、“云南前卫茶叶市场”和“云南集乐茶叶城”等。云南的茶叶市场致力于打造专业品牌茶叶交易市场,云南的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早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工商茶文化产业链,与茶文化相关的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
上海市建设了市场交易额占全市总额50%的“上海大统路茶叶批发市场”,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天山茶城”。成都的茶叶市场,占地77亩,经营面积5.18万平方米。石家庄市供销合作总社投资兴办的“佳农茶叶专业市场”,占地150亩。山东有“济南茶叶批发市场”;广东有“芳村南方茶叶市场”;江苏有“苏州市茶叶市场和团结桥茶叶市场”;安徽有“芜湖峨桥茶叶市场”;湖南有“湖南茶叶城”和“长沙茶市”;沈阳有“沈阳北方茶叶市场”和“大连茶叶市场”、“大连双兴茶城”、“大连茗盛茶城”;河南有“郑州茶叶批发市场”;陕西有“西安义乌茶城”和“闽台茶城”;兰州茶叶市场等。
综上所述,全国的茶叶市场向着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茶文化愈来愈成为茶叶市场发展的引领因素。
二、重庆茶叶市场的现状
重庆是我国茶树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现已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优势区域茶叶发展规划。作为有着先天种植茶叶地理优势的重庆,春茶上市要比其他地区早一个月,而且其清明前的茶叶品质可以与浙江龙井媲美。据统计,2008年全市茶园种植面积近70万亩,全市茶叶总产值近20亿元,其中茶叶产值近5亿元,茶叶加工产值5亿元,流通产值10亿元。重庆作为一个31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既是茶叶的主产区,又是茶叶的消费区。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年消费茶叶约30多亿元,其中本地产茶叶占40%。但是,重庆的茶叶市场发展十分落后,2007年前,仅有观农贸市场容纳了约60多家茶叶经营批发部,经营规模约2500平方米左右。其他的既散且乱。由于我市茶叶市场的先天不足,造成我市茶产业没有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每年重庆本土茶叶资源近一半以上被外地茶商低价购走,经过深加工,其售价是重庆收购茶青价格的十倍以上。
我市茶叶市场的落后状况与重庆直辖市的地位、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定位严重不相称问题,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12月正式批准建设“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该市场位于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南桥寺,是我市目前唯一的茶叶专业批发市场,由重庆东赢恒康企业集团和重庆明瑜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共建,该市场经营面积2.8万平方米,步行街茶叶广场2.3万平方米。经过三年多的经营,该市场已成为第十三批农业部定点市场,现已入驻全国知名品牌茶商近300余家,就业人员2000多人,年销售额近1.5亿元,其中市内外大茶叶企业和知名品牌有数十个。目前市场规划有五大区域:名优茶产品展示交易区、西南第一茶街休闲区、茶文化博物馆展示区、茶文化信息交流与茶叶检测权威机构服务区、茶艺表演及茶艺培训中心等。
三、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
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功能不全,规划滞后。由于该市场是利用江北城拆迁安置房来规划改建成茶叶市场的,功能不全,需要再规划、再建设。该市场急需规划配套的项目有:仓储物流区、茶文化博物馆、评书和川戏表演区、现代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茶叶冻库和茶文化导视系统、茶文化公园等配套设施。
(二)管理不专业,服务跟不上。现在茶叶市场是由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管理,该企业以前没有从事过茶叶经营和管理,经验不足,边干边学。
(三)宣传不够,知名度低。由于该市场的区域优势不突出,周边宣传载体、导视标识太少,主要是靠入驻茶商各自向外小范围宣传为主。政府主管部门和媒体引导不够,导致市场人气不旺,经营销售情况欠佳。
(四)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由于融资难,市场管理者没有对茶叶市场的配套设施继续投资。同时,市场长远发展的规划、思路、土地等没能得到政府的具体支持,也是导致该市场长达三年还未能培育成熟的重要原因。
(五)服务不足,支持不力。部门服务力度不够,扶持政策不多。市里批准该市场后,有关部门对该市场的关注度不够,指导性不强,更缺乏具体的支持扶持政策,没有及时解决该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发展的优势和前景
尽管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但也具备发展的优势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重庆综合发展环境得天独厚。“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3号文件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为市场与建设提供了支持条件,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对西部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强大聚集力为茶叶市场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平台。
(二)领导高度重视。2007年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云龙和国家农业部的领导先后到该茶叶市场考察调研,给予了该市场充分肯定和认可,希望能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工作把该市场做大做强,做成西南第一、国内一流的茶叶专业综合批发市场。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表示要以该市场为龙头,做大做强重庆茶文化产业。目前,重庆茶叶商会、学会及重庆茶文化促进会、重庆茶文化国际研究会和西南大学对该市场提供了一系列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为该市场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江北区政府大力支持。2009年4月,区长陶长海主持召开现场调研会,专题研究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发展问题。支持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茶文化导视宣传系统建设、茶文化公园建设,并给予区级政策支持。
(四)该市场已初具规模,影响力日益扩大,已成为重庆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
(五)该市场具备足够的发展空间。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周边有近1000亩土地可进行规划和开发利用,其中鼓风机厂有200多亩,盘溪转盘和永辉超市两个茶文化主题公园近300亩,通用厂居民区和厂区约500亩。可打造一个近10万平方米规模的茶叶集散地,入驻企业上千家,销售超过10亿元,解决就业上万人。
五、加快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建设的几点建议
推动我市茶叶市场建设,是市、区政府的共同责任,希望市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加快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订规划,科学定位
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应立足西部、走向全国、面向世界,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大通道和保税港区的优势。定位应是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可考虑更多为功能完备、西部最大茶叶市场。建议将该市场建设纳入重庆市“三农”重点扶持项目和市场体系建设重点项目,作为重庆城乡统筹、服务“三农”的重要平台和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级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充分借鉴国内优秀茶叶市场的成功经验,科学制订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规划。茶叶市场的功能,应是集茶文化传播、销售、加工、物流、科技、鉴赏、品尝、表演、学术交流、技师培训、拍卖、质监、审评、会展和旅游等配套功能齐全的重庆茶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茶文化传播及茶系列产品展销中心。在规划中注意解决几个问题:一是将南桥寺的盘溪转盘和即将开建的永辉总部用地中的两块公园绿化用地,用于打造全国第一个茶文化主题公园。二是在茶文化主题公园中,规划一座茶文化博物馆。三是在公园和茶叶市场范围内规划若干茶文化雕塑等。四是将鼓风机厂迁出,该地块规划为茶叶市场二期扩建用地,把茶叶市场后街的绿地与茶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紧密结合,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二)以茶文化带动茶产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决定精神,充分挖掘茶文化的内涵,将茶文化与茶叶市场建设有机融合。一是将其列入我市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来打造,充分发挥已入驻市场的重庆市茶叶学会、重庆市茶叶商会、重庆市茶文化促进工作委员会、重庆市茶研所、重庆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四会一所”的作用,把重庆的茶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二是把现有的市场功能充分发挥好。充分利用好现有2.3万平方米的茶叶商业步行街的功能,把茶叶鉴赏、品茶、茶艺表演、茶具鉴赏、评书、戏曲表演、茶文化交流学习和消费等项目做起来。三是倾力打造全国第一个茶文化主题公园。普及茶文化知识,融入民俗风情元素,重点突出展示巴渝茶文化。四是举办茶文化节和茶文化研讨会,每年春茶上市期间,举办一次“重庆市茶文化和茶叶展销节”,下半年举办一次“重庆市茶文化研讨会”,提升市场品牌,扩大国内交流,开拓海外市场。五是打造茶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市场经营者要与相关大专院校的茶叶专业联姻,一方面为大专院校创造一个培训高级茶文化科技人才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为大型茶馆培训高素质的茶艺人才。六是将该市场纳入旅游消费定点市场,加强与“中国永川国际茶文化节”的整体合作,互利共赢。
(三)制定支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一个大市场的培育是离不开政府的关注、支持和培育,市政府应制定支持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动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尽快做大做强。要加快该市场周边道路、人行天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尽快落实茶文化公园的建设,建设好茶文化博物馆,精心设计茶文化雕塑;按照规划用途控制周边土地,保证该市场发展建设用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扶持企业广告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对入驻茶商给以税费减免,实行免二年减三年的政策,鼓励聚集茶商入驻;对茶文化及礼仪培训,给予就业培训相关政策支持。
(课题调研组组长:江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董小平;
执笔:江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永远;
江北区科协主席、市人大代表张亚兴)
![]() |
![]() |
点击次数:3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