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7月6日晚上,27岁的义乌小伙子方亚刚听着电脑里播放的葡萄牙语音,反复跟读。方亚刚说,与他一同在培训中心学习葡萄牙语的学员的年龄大都比他大两轮,“他们都是叔叔辈的,都想去安哥拉、巴西做生意。”
义乌人先行“淘金”安哥拉
方亚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苏州一家外企工作。“我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功底比较好,就进了外企。”今年回家过年时,在安哥拉做日用百货生意的父亲要他辞职,一起去安哥拉。
“老爸给我下了最后‘通牒’,要我在9月正式跟他去安哥拉,因此就开始学习葡萄牙语了。”方亚刚说,他父亲已在安哥拉做了三四年生意,学了几句葡萄牙语,但总感觉不顺溜,无法“如鱼得水”,如果他过去帮忙,生意肯定会更好做。目前,有很多义乌和东阳的商人在安哥拉,或经营建材超市,或经营日用百货超市。还有一些台州商人在那里经营汽车配件、模具。
方亚刚告诉记者,他父亲从2007年起在安哥拉“淘金”,听说安哥拉名列“最不发达国家”名单里,石油、钻石资源丰富,但制造业和轻工业都不发达,产品大多数依靠进口,价格昂贵。当时,安哥拉内战刚结束,百业待兴,是个难得的商机。他父亲因此跟着朋友去了安哥拉,几个月后就决定在那里开设日用品超市。
葡萄牙语培训需求越来越大
7月8日上午,王诗涵一到单位就接到咨询电话:“听说你们开了葡萄牙语培训班啊,怎么上课?”王诗涵顾不得放下包,就开始详细解释课程安排。
王诗涵对记者说:“今年5月葡萄牙语培训班结业后,咨询的人还是特别多,到目前已有十七八个人了,我在考虑要不要马上再开一个班。”
王诗涵是义乌欧亚外语培训中心负责人,也是韩语老师。他说:“义乌商人的触觉十分敏锐,哪里有生意可做,哪里就有义乌人。这些年,在义乌学习阿拉伯语的人特别多,现在学葡萄牙语的人也多了起来。”
她告诉记者,其实早在2007年,她就发现可在义乌开设葡萄牙语培训班。“那时就有一些义乌老板在到处打听,在哪家培训中心可以学葡萄牙语。”2008年“欧亚外语”开张后,王诗涵陆续接到十几个关于葡萄牙语培训的咨询电话。
“2008年底,义乌的葡萄牙语培训尚是空白,但需求不断增大,我感觉到,开办葡萄牙语培训班是时候了。”王诗涵说,她数月奔波寻找老师、教材,于2009年初终于开学。
“今年还有学习巴葡语的需求。”(编者注:葡萄牙语分为葡葡语和巴葡语,巴葡语就是巴西葡萄牙语。)王诗涵说,这些学员也都是想去巴西“淘金”的。
来源:义乌商报 作者:张晨露
![]() |
![]() |
点击次数: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