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刚刚出炉的《义乌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市常住人口10年间增加了32.13万人,达到123.4万人,居住人口则达到166.18万人。
人口规模的迅速膨胀,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各级各界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为抓手,全力以赴打造宜商宜居的现代都市,“诚信包容”成了这个城市的“最强音”,成了这里人们的幸福源泉!
从小村落到“联合国社区”
据了解,到目前,我市常驻外商已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近2万人,他们迷恋上市场、钟情于义乌,买车置房,把家安在了义乌。各镇、街道也都把帮助外国人融入社区列为“重点工程”来做。
曾经是一个小村落的鸡鸣山社区,就是一个代表。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与古朝阳门隔江相望的鸡鸣山还显得有些偏僻,随着市场的持续繁荣,这里优越的地理环境、浓厚的人文气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如今,这里居住着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数十个国家的近3000名外国人,俨然成了义乌的“联合国社区”。社区与义乌工商学院、环保局等单位共同成立了社区志愿者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扶贫帮困小组等,经常与外国人开展以外语、足球、环保等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
义乌有“联合国社区”,更是一个多民族城市。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聚集了46个民族成份的7.5万名少数民族同胞!
给外商以家一样的温暖
在义亭,外来人口达到6.1万人,吸引外来建设者乐居义亭的,是这里亲情化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市民化的待遇。他们成立金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为流动人口建立数据库和网格化“电子地图”,并提供证件办理、计划生育、劳资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教育卫生等一站式服务。义亭镇每届人大、政协都为“新居民”保留一定比例的代表、委员名额。流动人口在这里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义亭经验”在我市得以迅速推广并完善,每一位外来建设者都深刻地感受到成为一名“新义乌人”带来的惊喜与收获。来自甘肃兰州的马勤,一年前摆起了流动摊点,但“流动”的本质让他伤透了脑筋。没过多久,行政执法部门实行“引摊进厂”,让他把摊点摆进了有几千名员工的企业,如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从“请求”政府到监督政府
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民生,而诚信包容则赋予创新无限的活力和勃发的生机。这其中,政府主动设立平台,将权力置于阳光下,一改过去群众有事“请求”政府为大众监督政府。这一转变,暖了民心、顺了民意。
政府从过去“管理”到如今“服务”的角色转换,更多的体现在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的进程中。通过细化自由裁量处罚措施,强化24小时举报投诉平台,提高有效处置率,给“服务型政府”形象加分。
“十大民生实事”已成为义乌这座城市提高市民幸福感的“代名词”。这项举措自2008年**推出以来,已累计完成住房、交通、社保等方面的实事事项达到150项之多,政府在自我加压、真心为民中充分赢得了包括外来人员在内的老百姓的信任。
来源:义乌商报 作者:刘军
![]() |
![]() |
点击次数: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