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国家贸易政策由“奖出限入”转向“进出平衡”,鼓励进口政策暖风频吹,进口市场渐入“佳境”。
义乌抓住“天时地利”,利用进口商品在中国不断膨胀的需求量,以及得天独厚的批发中心地位,搭建了国内**进口商品交易平台,是义乌市场站在国家战略高度,达到贸易进出平衡的一次“试水”。而今“试点”正式启动,更是为发展进口市场注入无限激情与活力,助推义乌市场完成由“买全国、卖全国”到“买全球、卖全球”的蜕变。
2008年3月中旬,中国台北桃园机场,时任乐梦贸易有限公司台北分公司营销负责人高龙龙,怀着些许的忐忑开始了他的义乌之旅。
义乌的名声太响,很早就听说,但始终不曾到过。“真的要去了,心里有些紧张,义乌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之前,我都是从媒体、从报刊、从朋友处感受义乌,大家都知道,义乌市场是做出口生意出名,而我却要去那里做进口买卖,我自己心里也打鼓。”
这能行么?
进口商品馆,无中生有开启新天地
行!为什么不行?
“我觉得,在中国其他地区,没有比义乌更好的条件来做进口市场,我们义乌有市场优势,有客商优势,有物流优势,而且,我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政策优势,义乌市委市政府开辟了全中国**个进口商品集散地,戏台子都搭好了,我们没理由怯场。”义乌万国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最初的岁月,着实有些艰难,王海回想起来,不禁唏嘘。大家对义乌都形成了惯性思维,觉得义乌就是做出口、做批发的,对进口市场这一块,客商几乎没有印象。“那时候,我们就凑在一起想办法,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么,我们想,生意从家门口开始,我们在市场里做推介,要知道我们自己市场里就有5万多经营户,口碑相传,营销效应是不得了的。”
度过艰涩,进口商品馆逐渐为市场认知、接纳,经营群体也不断发展壮大,至2010年,凭借市场的客商集聚高地打造一个商品洼地,经营主体达到了59家,商品经营品类涵盖68个国家和地区。
新进口商品馆,集聚优势更明显
从事进口买卖,越南商品馆负责人施新雨说,他是属于半路出家。
“之前,我都是做出口生意。”2008年,金融危机,施新雨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路径选择:很难说,出口生意就此无法为继,但随着国际竞争加剧、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出口越来越难肯定是一个事实,而换一个思路,从出口转而进口,不利因素瞬间都转为利好,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口商品的需求空间将只增不减。
在进口商品馆的发展期入驻,施新雨的“越南馆”买卖平顺,经营一年有余,凭着良好的口碑,他又成为五区新进口商品馆的**批入驻商户,商位从2间扩为3间,橱窗陈设和产品展示的空间大为宽裕。
据悉,位于五区一楼的新进口商品馆,规划面积10万平方米,是一个集经营、展销、洽谈于一体的国际性商品贸易中心。截至当前,新进口商品馆共引进境外商品经营主体155家,引进巴西、美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瑞士、日本等75个国家和地区20余个大类的45000余种特色商品。
相比三区五楼的老馆,施新雨表示,新馆地处一楼,地理位置要好得多,有利于人气聚集。而且新馆对进口商品的种类进行划行归市,形成五个经营区块,使经营区域分布更具地域特色,产品集聚优势明显,有利于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进口商品集散地
2011年5月初,中国台北桃园机场,高龙龙结束休假,步履匆匆,心情热切而急迫。
“三年了,我已经记不清楚在台北和义乌有多少次往返。”在这三年中,高龙龙任职协理的“乐梦世界”不仅在义乌扎稳了脚跟,而且成为了进口商品馆的一道“招牌菜”。“每次往返,心情不尽相同,这一次本来还想在台北再住一阵,但义乌‘试点’正式启动的消息传过来,我的屁股实在坐不牢了。”
“试点”惠风和畅,站在新的起点上,五区进口商品馆有了更深层次的期待:
通过五年努力,实现产品经营种类达5万种以上,培育引进经营主体超500家,商品原产地达130个国家和地区,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引进非洲国家49个,进口商品贸易覆盖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年交易额达100亿元以上,转口贸易达30%以上,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进口商品集散、中转站和中非贸易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届时,义乌市场将实现“进口、出口、转口”贸易的多向繁荣,完成由“买全国、卖全国”到“买全球、卖全球”的蜕变。
来源:义乌商报 作者:冯旭飞 龚亮亮
![]() |
![]() |
点击次数: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