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目前,在义乌从事电子商务的有2万多人,官方比较认可的一个数据是,2010年,义乌电子商务内销加外贸总销售额约500亿元。义乌市网商协会会长华强昨天告诉记者,现在该协会的200多名会员中,有近一半人已涉足外贸。
对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获批,华强也颇为关注。他介绍,试点围绕着国际贸易,这对实现义乌市场强者恒强有巨大的推动力。“作为网商,绝大部分人的货源直接来自义乌市场,虚拟市场和实体市场是相辅相成的。义乌‘试点’后,各种投资会越来越多,产品、货源也会越来越丰富。”华强认为,“试点”将给广大义乌网商带来更多机遇。
外贸会更上一层楼
今年27岁的巴勒斯坦商人海利,来义乌已有9个年头,目前在江东街道开办一家外贸公司。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谈起义乌的风土人情来头头是道,俨然是个“老义乌”。
这个喜欢和朋友聊天、喝咖啡的老外,也关注着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的消息。“前些天,我从朋友那里得知了‘试点’消息,很高兴,这对我们做生意肯定有帮助。”海利说,这些年来一直做外贸,义乌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他们提供了很大便利,他身边的中东朋友也越来越多,义乌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社区。
海利相信,义乌“试点”后,各种政策和服务会更好。“我现在每年从义乌代理出口的货物达200个标准集装箱。我的目标是,未来几年内,生意能更上一层楼。”
希望市场越来越繁荣
朱芝翠是义乌国际商贸城D区2042店面的业主,经营着硅胶手环、手机带之类的产品。对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朱芝翠认为这对商户而言是一个重大“利好”。“我从温州来义乌已有10年了,亲眼看着义乌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作为市场商户,当然希望义乌越来越好。”昨天下午,朱芝翠一边忙着接待一名印度客商,一边和记者聊了起来。
朱芝翠表示,自己的产品几乎100%都是出口,市场在欧美,工厂则在义乌和东莞两地。“现在,义乌的物流、金融等各项服务都很好。前几年,做生意用外币结算比较麻烦,现在也好多了。”朱芝翠说,现在有些“老外”订货经常拖欠货款,有的甚至一拖就是几个月,她希望“试点”后,能破解这一难题。
![]() |
![]() |
点击次数: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