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官不全,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究)竟什么,十(实)是无用。”这是一首义乌方言的歌,也是一个谜语,谜底是泥菩萨。
义乌人平常说时往往把其中的“二目无光”说成“两只眼睛无光”。这个谜语流传范围很广,我在陈独秀的杂文集《独秀文存》中见过。
从一到十的方言歌还有,如“一身肮脏,二鼻朝天,三不零丁四八念,五(无)过念念,六保憨头,七手捏脚,八面玲珑,九(久)练成功,十(实)在英雄”。形容顽皮的儿子。“三不零丁”就是傻乎乎,三与傻义乌方言谐音;“六保憨头”就是骚毛劲十足,动不动就伸出老拳挑衅“来呀!来呀”;“七手捏脚”指小孩好动,这也摸摸,那也动动,好奇心强。
最有趣的要算“九八”,如“九里个八”,“九八六头式”,平日义乌人说“你这个九八的东西”,即办不成事、无用的人。为什么“九八”会有这意思?大概因为九与八离十还差一点点,事情尚未成功,却不肯再努力了。
自从清末民初,时钟传入义乌,又出现“十三点”。时钟只有12点,“十三点”就是不正常,指代脑子不大正常的人。
在义乌方言中与“一”有关的很多。如“一犁耕”,形容此人只顾往前冲,不知道变通;“一分钱争出命”,指十分小气。“一刮乌青”,一个巴掌甩过去,脸马上出现乌青块,与成语“一针见血”意思相近。
还有“三冒冲”即冒冒失失的人。“四方头”、“四方头筋”,指为人不圆通,又指做事较真甚至到苛刻的程度。“不三不四”,即不知死活,如某人被汽车撞得不三不四了;有时候也指为人不正经端方,比如“这个人不三不四的,不牢靠”。“横三竖四”指突然发生的事,“若没有横三竖四的事发生,这个月发的工资够用了”。
“五(无)搭三,出菩萨”,昔日古装戏中,时不时冒出个菩萨来,指生编硬造、不靠谱。“五呀六呀”即干重体力活时发出的声音。“七七八八”,就是杂七杂八。“十殿”指阎王殿。“百专”指什么都会,但不精。“千世”就是老是这样,没有变化,如我的孙子常埋怨奶奶“千世这几样菜”。
义乌民间还有“一龙至十龙治水”的说法。从前日历上有载今年几龙治水,“一龙治水”最好,最负责;“十龙治水”最糟糕,要么都不管,天就大旱了,要么都管,大家一齐下雨,就要发大水。义乌民间有“龙多不治水,鸭多不生卵”的方言,讽刺封建衙门人多不办事。还有劝不要赌博的方言:赌博铜钱一阵烟,生意铜钱六十年,种田铜钱万万年。
![]() |
![]() |
点击次数: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