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纪元迈入2011,中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即“十一五”结束。转而全面进去“十二五”的奋斗中来!回首过去五年,中国的经济依旧保持的快速的发展,即使遭遇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中国政府、各界组织和个人的努力下,中国很好的完成了十一五的计划。而作为在中国经济体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义乌市场,在过去五年中也依旧乘风破浪,继往开来,开创了新的发展局面。
注册商标翻3倍
义乌注册商标带着2005年,义乌的注册商标数为11216件,的现状进入“十一五”。在这11216件商标中,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46件,金华市著名商标94件。截至去年年底,义乌注册商标总数为31730件,其中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8件、浙江省著名商标83件、金华市著名商标219件。
“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以后的发展道路会更宽。”这已是义乌广大企业主的共识。早在2005年,义乌市工商局就制订了《义乌市2006~2010年创牌工作的实施方案》,将打造“品牌大市”首次写入“十一五”规划。通过5年的努力,如今义乌市场不断延伸,容量不断扩大,人们对品牌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对商标注册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
为了鼓励企业创牌,义乌市政府以及工商部门还通过奖励手段,提升企业创牌的积极性。根据义乌去年出台的最新政策,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除外)的义乌企业一次性可获奖励100万元,获浙江省著名商标的可获20万元奖励。
同时,义乌市工商局还借助工商自身具有的股权质押登记、商标权质押登记、动产抵押登记等平台,帮助企业缓解技术、人才、资金、营销、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加油助力。
市场主体实现翻番
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即2005年,义乌市场主体数为8.5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77557户,各类企业7531家。截至09年年底,义乌市场主体总量为15.3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36640户,各类企业16783家。
“十一五”期间,义乌市工商局不断致力于降低主体准入门槛、拓宽主体准入领域、丰富主体结构形式、强化主体综合实力。自2007年以来,义乌市工商局相继出台十大举措、支持创业创新三十条、助动发展二十四条、十大机制三十条意见,都对强化主体培育和提升主体素质进行了明确。
结合目前在义乌开展的“两创两提”主题活动,义乌市工商局还将以内资企业注册登记权限下放到基层工商所为试点,缩短营业执照办照期限等举措,缩短主体“孕期”,提升登记效率。
为了适应义乌市场国际化和全国外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需求,外国自然人主体资格的赋予成为义乌工商部门着力破解的一个新课题。去年3月7日,浙江省首家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在义乌市工商局领到了营业执照。
诚信是生意兴旺的根本
2006年11月23日,23家全国重点市场负责人齐聚义乌商业文明论坛,共同签署了以“诚信立市、以人为本、以义取利、创新求变、和谐经商”为主题的《商业文明义乌宣言》。
早在2000年,义乌市委、市政府就把建设“诚信义乌”列入战略目标,并由工商、质监、税务等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一系列信用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信用市场建设。2006年10月22日,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凡在义乌颁发“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牌匾,使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为全国上万个市场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场。其实,20多年来,义乌在建设信用市场的前进道路上有宝贵的经验,也有过惨痛的教训,但最终走出了一条具有义乌商城特色、适合义乌市场发展的道路,建立了一整套市场信用采集、反馈、分析、评价、激励、管理机制。
成功打造市场品牌之冠的义乌市场圆满的完成了既定目标。义乌市场的“十一五”成就已经成为历史,也成为了我们宝贵的财富。面向下一个五年计划,虽然国际贸易的各种冲击不可避免,但是义乌市场的发展依旧前景光明,也必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
![]() |
点击次数: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