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11月下旬举行的2010中国义乌国际珠宝饰品展上,珠宝和流行饰品首次联袂展出,参展商和客商都称赞不已。作为义乌优势行业之一的流行饰品再次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义乌饰品的“流行色”在“十二五”期间将以怎样的色彩散发新的光辉?
六大“台阶”助推产业上行
“饰品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目前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饰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如吉说,去年6月,饰品产业被省政府列入全省21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为这个产业在‘十二五’实现二次腾飞争取到了好机遇。”
据了解,义乌饰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依托市场不断发展,相继获得“中国流行饰品工贸之都”、“浙江省饰品商标品牌基地”、“浙江仿真首饰出口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等称号,累积了诸多优势。
陈如吉介绍,义乌的行业优势较于其他地方颇为明显。市场优势、产业链优势、集散优势、品牌优势、技术领先优势和支撑优势。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其中饰品行业人气最旺,产品最畅销。据去年底统计,饰品经营人员超过8000人,摊位商铺达2800余个,饰品配件专业街店面有1514间,共有七大类80多万种商品,年销售额150多亿元。
市经济发展局有关人士称,目前义乌饰品产销量已占国内市场的70%、国际市场的49%。不过,还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生产主体层次偏低、增长结构欠科学及生产方式粗放和管理方式较落后等问题,有待“十二五”期间来弥补。
构勒出转型升级的蓝图
产业要发展,目标在哪里?陈如吉拿出一份材料,里面描述道:全球饰品进出口总规模不断扩大,珠宝首饰行业出口额从1988年的69.9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580.4亿元。目前发达国家对仿真首饰的消费需求占90%左右,发展中国家对仿真首饰的消费需求仅占10%左右。据联合国相关统计,2008年中国仿真首饰出口净重量占全球贸易的65%,出口贸易额却仅占全球的18%。
“这些数据说明近些年义乌饰品业的发展主要是靠量的扩张,在产品附加值上仍落后于其他国家。”陈如吉说,看清国际形势和自己的底子,“十二五”思路就基本定型。“努力改变饰品附加值过低的现状,实现质的提升,这是大方向。”
饰品行业“十二五”计划,就是要“脱胎”于国际饰品市场状况和趋势,遵循“小饰品、大市场、创名牌、重技改、强产业、促提升”原则,重点在于品牌、质量、设计研发、市场营销、产业延伸、配套服务等方面的突破。
饰品行业确定了五大目标:世界规模最大、最著名的流行饰品生产和交易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饰品产业集群;在国内发展义乌饰品超市,扩大终端客户群体系;以龙头企业“新光饰品”为核心,组建“中国饰品企业集团”;打造义乌饰品行业的国际著名品牌。
如何来实现“十二五”计划
饰品行业经过几上几下,并经过专家的“把脉”和论证,已经亮出“十二五”规划与方案及突进路线。通过举办世界时尚饰品节和建设世界饰品精品城,使义乌饰品产业集群与世界“零距离”接触;通过近1000亩饰品科技园,实现引领中国乃至世界饰品潮流的创新示范区建设;依托科技园资源,提升产业集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层次,提升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环节上的水平。在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国际著名品牌、完善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完善行业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体系等方面也都有了详细方案。
“要实现规划目标,必须把设想转化为行动,注重每个细节。”陈如吉说,要解决好电镀污水排放问题,就要进一步整合电镀生产环节;要开发饰品产业基地,就要解决饰品企业用地;要调整饰品市场布局,就要推动配件市场整合,规划配件专业市场。
一位经济界人士称,按义乌饰品行业往年30%增长速度计算,在“十二五”期间,行业产值总规模将能达到600亿元,出口总额将达到30亿—50亿美元,占中国流行饰品总额的70%,占世界流行饰品出口总额的20%。
![]() |
![]() |
点击次数: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