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浙江义乌日前出台《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户口“非转农”实施办法》,迅速引发一股大学生“非转农”(非农业户口转为农业户口)热,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股热潮,究竟是体现社会发展进步,抑或仅是一种利益追求?
新婚3天就离了
“一对刚结婚才3天的大学生夫妇,因为想‘非转农’,专门办了离婚手续。”义乌江东街道综治办主任徐如良这段日子格外忙碌,因为义乌“非转农”新政策在该街道试点。
义乌市新出台的文件规定,该市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在满足4个条件的情况下,可把户口迁回农村:1995年及以后毕业、肄业、结业,未曾被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县属及以上集体企业正式录用,且未享受城镇居民房改政策;被大中专院校招生录取迁出时属义乌市农业户口;申请“非转农”时户籍在本市;迁入地村民委员会同意接收。
今年9月底一开始试点,江东街道就在365办事窗口设立大中专毕业生“非转农”工作办理专窗,但窗口的忙碌程度,着实让工作人员措手不及。至今,几乎每天都有百来位大中专毕业生,前来咨询或办理相关手续。目前,两批共200余名“非转农”大中专毕业生已公示。
更让徐如良想不到的是,为重新成为“村里人”,竟有女大学生选择离婚。按照政策规定,结婚后女方户口一般要迁到男方,因那个新婚女大学生家处城中村,经济发达,她考虑再三,决定和丈夫离婚。
“这个新政策的出台,肯定是好事。像我与没有迁出户口的同龄人相比,已经有不少损失了。”家住江东街道青口村的大学生吴刚,即将成为新政策的受益者。他今年32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上学时把户口从村里迁出,变成非农户口。在私企工作的他,很幸运地上了首批“非转农”公示名单。如果不出意外,公示一结束,他很快就可重新获得农村户口。
一个农村户口值百万
一个农村户口为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今年初,义乌有关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有近两百名公务员私下“非转农”。消息一披露,立即引起全国关注,焦点集中在农村户口隐含的巨额利益上。这次大学生“非转农”也不例外。
记者在义乌市365便民服务中心采访时,碰到前来咨询的稠城镇共和村村民王树才和他的妈妈。他们正在为王树才的妻子,一位曾经的大学生,户口不能迁入该村而苦恼。
“我老婆的户口不能迁入,亏大了。”王树才的妻子金晓庆是义乌大陈镇灯塔村村民,曾就读于江西九江职业技术学校,户口随之外迁,自嫁给王树才后,一直不能迁入共和村。据王树才介绍,稠城镇处于义乌黄金地段,像共和村,每个农村户口可分18平方米的房子,而现在当地的房价每平方米4万多元。另外,村里还有分红9.5万元。“粗粗一算,损失就有近百万元”。王树才说。
“‘非转农’情况复杂,各地一直没开口子,义乌这次在浙江省走在前面。”义乌市有关负责人认为,考上大学、获得城市户口曾是很多农村孩子的奋斗目标,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大学生希望把户口迁回原籍,这说明社会的文明进步。“并且,很多农村大学生确实在城里找不到工作、落不了户,想迁回村里也符合情理。”
农村魅力开始展现
对于大学生“非转农”,有专家分析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依附在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上的各种利益发生“逆转”,使农业户口越来越吃香。特别是城郊的农业户口能享受到许多优惠政策和经济待遇,除普遍具有的土地承包、征地补偿、申请宅基地、生育第二胎等外,有些集体经济较好的村,还能享受养老保险、医药费报销等待遇。
“改革开放的成果,就应让更多人共享。大学生‘非转农’可以看作是一次利益调整,也是分配更为公平的一次尝试。”徐如良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已不是天之骄子,他们遇到很多实际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与很多人认为大学生‘非转农’,只是为了追求更多利益不同,事实上也有不少大学生,看到现在农村的创业舞台越来越大,通过‘非转农’,可以拥有更好的创业环境。”
义乌市有关负责人也坦言,出台大学生“非转农”政策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大学生户口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还在于希望此举能产生更深远的效应,吸引更多大学生不仅人“回农门”,心也往“农”想,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
事实上,“回农门”也并非义乌独有的现象。据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浙江“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时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2005年,台州也曾出台相关“非转农”政策,但因种种原因暂停。
专家认为,当前出现“非转农”热的背后,也透出一些积极信号,表明小城镇、乡村的魅力在提升,这有助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也有助于缓解城市空间压力过大等“城市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情调查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石秀印说:户籍改革比较敏感,像义乌这种做法,在全国也不多见。从长远来说,户口就应回到其本来面目,即剥离附带在户口上的种种利益,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同时,大学生向农村流动,还能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全方位提升。
(据《浙江日报》报道)
![]() |
![]() |
点击次数: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