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9月28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浙江义乌市廿三里街道何宅村的一家制衣厂门口时,正赶上张厂长启动了放置在工厂里屋的柴油发电机。
这天正好是该市廿三里何宅村标准化厂房区的停电时间,但工业区内却能听到了柴油机的轰鸣声。
工厂被限电
据了解,根据义乌市节能办的要求,义乌市于8月26日开始在全市范围进行限电,分片区实行工业用电供两天限一天的政策。自然,廿三里街道的部分工业区也不能幸免。
在义乌市经济开发区,一企业领导向记者诉苦:厂里除了办公和生活用电外,生产用电都是用两天停一天。“到了停电时间自己把电关掉,要是用电网上的电了他们肯定能监测出来,要罚的。”该领导无奈地表示。该企业是一家加工领带的企业,经济效益不错,平时生产线满负荷运行。“一停电我们就得关几条生产线,发电不够用。”
张厂长透露:“停电是节能办发信息通知的。谁家要是偷用电,被发现一次停电一个星期,管得很严。”
记者在义乌经济开发区及廿三里街道部分工厂走访时,部分企业均表示现在是“实行工业用电供两天限一天的政策”。
柴油发电机成紧俏商品
有公司在当地一网站上打出了“浙江金华义乌限电企业大型柴油发电机组出租”的广告,该广告称:“目前浙江地区由于大力限电的缘故,许多工厂公司的生产运营受到很大的影响。通过租用或购买发电机自备发电机发电已经是不可不行的应对方式了。”
广告里还声称:仅仅几天时间,浙江杭州、金华、嘉兴、绍兴、衢州、湖州等各大县市陆续租用或者购买了几十台大大小小的发电机组。
“我们这里停电后都是用柴油发电机组发电。”张厂长告诉记者,“工厂里有外贸订单,如果不发电赶工期,到时间交不了货。”该制衣厂隔壁的一家首饰加工厂则大门紧闭。“他们没有工期要求,一停电干脆就放假,明天不停电他们就上班了。”他介绍说。
张厂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个制衣厂每天用电200度左右,用电网的电是每度不到一块钱,正常电费是不超过200块钱。而停电以后就要用柴油发电机组发电,现在每桶柴油1500元左右,每桶柴油可以用3天,每天的成本就要近500元,是原来的两倍多。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在其他工厂也都备了柴油发电机组以备停电时用,有的工厂开了发电机也要关上两条生产线。“发电机发的电不够用,成本也太高。”一企业主如是说。
隐性增加能耗
记者在廿三里街道和义乌经济开发区采访时,部分市民表示柴油发电机发电能耗比用电网的电还要高,同时又增加了废气的排放现实,当地业界人士戏称“减掉了瘦肉增了肥”。同时,记者通过义乌市委宣传部采访该市节能办关于“节能减排”的相关问题,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方一直保持沉默。
事实上,政府的节能指标统计的是企业用电数据,而用柴油机发电增加的能耗指标则根本不在政府的统计范围之内。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表示了理解并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非常规性的、行政性的节能减排手段,根本原因还在于,过去一阶段,各级政府部门依然没有改变“GDP至上”的政绩观和投入型的发展思路,各地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规划并没有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一个长期目标而有步骤地落实,最终不得不采取“限产限电”的手段来达到预期指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门淑莲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强调:有些地方政府对企业用电采取限制的做法,导致一些企业使用柴油发电机组发电以维持正常生产。这种做法将造成更大污染,而且会加重企业成本负担。这是一种形式主义得不偿失的做法,与我国政府设定的节能减排初衷背道而驰。
门淑莲认为,地方政府应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有效实施节能减排,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创造条件,形成企业自觉节能减排的机制,要把企业自觉节能减排与政府外部监管有机结合,实现国家利益与企业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 |
![]() |
点击次数: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