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街道办修建的办公大楼耗资上亿元,其豪华程度丝毫不亚于市政府大楼;以“毛竹代钢筋”建成的14栋居住大楼,已成危楼,但至今还有不少居民居住。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街道办的部分官员被暴露的另一个身份是公司的董事
朱虎跃的手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撞断”了。
“他本来是要开车撞我们的,但是他儿子去拦,没刹住车,就把他儿子撞进了医院。”浙江省义乌市北苑上里角塘村村长朱世能回忆当天的场景。事情发生在9月8日,由村长朱世能带队,欲拆掉朱虎跃家的四间房屋,被阻拦。理由是,“村长自己的房子都没拆,凭什么拆我们的房子?”
外出拉货回家的朱虎跃的父亲朱云龙,发现有人要拆自己的房子,便毫不犹豫地开着长达6米的大卡车冲向拆迁队伍,试图阻拦。
然而,朱虎跃告诉影响力周刊记者的却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情况,自己是被村长带来的一百多个人打进医院的。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朱虎跃的右臂被诊断为“粉碎性骨折”。“这种伤不可能是被汽车撞的,而是被他们打的。”朱虎跃说,“法医鉴定也是这么说。”
究竟是被撞,还是被打,双方各执一词。
无论怎样争执,如今也改变不了朱云龙还在看守所的现实。“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朱虎跃的母亲说,现在土地没了,房子没了,人也没了。
朱家所在的上里角塘村位于雪峰路,属北苑街道办辖区。
1998年,这里的万亩土地还满是庄稼,一派田园风光。而现在,这里被称作义乌的副中心,耕地变成了工业园,田埂小路变成了市区要道,村民们修建的房屋也将因旧村改造而“淹没”在城市发展中。
在这样一股“城市发展”的洪流中,十多年来,围绕土地和拆迁,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事态升级的严重程度令人震惊!
让朱虎跃至今痛心的是,2004年,他的大伯和二伯曾为土地的事情到北京上访。那一次上访之后,“二伯就离奇失踪了。”
在当地村民看来,类似的悲剧还有不少。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发生在这个被称为“史上最牛街道办”——浙江义乌北苑街道办管辖范围内的“怪事”,愈发让人触目惊心。
黑幕重重 无人被问责
北苑街道办是在众多媒体的持续曝光后逐步浮出水面的。
曝光的内容包括“土地交易”、“克扣工业园用地”、“建筑物毛竹代钢筋”、“街道办预算外资金达8亿”等。
但相关问题至今未能得到解答。尽管黑幕与迷雾重重,但相关责任人至今没有被问责。
影响力周刊记者调查了解到,原北苑街道办书记余青,现已调到义乌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担任该局党委书记、局长以及组织部副部长。
北苑街道办的其他领导均任原职。
据媒体报道,和北苑居民一样,在土地问题上,投资企业家、金达印刷厂负责人何军民也成为“受害者”。
何军民受害的原因是,他申报入驻的5748平方米工业用地变成了3269平方米。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义乌市大搞工业园,13个镇、街道全部都建有自己的工业园。
北苑街道办也不甘示弱。1998年,街道办征用辖区内石桥头村、下山头村、曹道村等10余村的土地,建设北苑工业园。
1999年,因企业发展需要,何军民与人合伙在义乌北苑工业园区买受了5748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权,并缴纳了180万元土地出让金。
2000年10月,北苑街道办找到他,称土地尚未征用,金达印刷厂只能先受让3637平方米土地,剩余部分等政府做好相应工作后再行补征,并要求签订协议。协议规定如果土地不能补征,何军民不能要求任何补偿。
因为等了一年多了,急着建厂的何军民没有多想就答应了。2002年,何军民办妥了3637平方米土地的合法手续,2005年将厂房建好后开始申报土地证和房产证。
2005年6月,厂房竣工。让何军民完全意料不到的是,厂房建好后申办房产证时,他在规划部门却找不到与他的厂房对应的规划红线图。
这就意味着,根本就不可能办理土地证和房产证。
直到2007年,何军民才在义乌国土局北苑街道土管所找到了包括《金华市建设用地呈报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浙江省建设用地许可证》、《征地红线图》和北苑街道土管所与石桥头村签订的《用地协议书》等全部原始资料。
此时的何军民才发现,他买受的5748平方米的土地早在1999年就已经履行完了各项法律手续。
由于实际建的厂房与规划不符,金达印刷厂便无法办理土地证和房产证。何军民为此多次上访,至今未果。
2009年,北苑街道办给媒体的声明称:“北苑工业区一、二期引进企业115家,企业共用地1868.55亩,由于石桥头村旧改用地不够及征迁工作难做等原因,涉及两家企业实际供地与协议用地不符,其中义乌市稠城金达彩印少了2612.052平方米,义乌市知音袜业有限公司少了780.765平方米。”
对此,何军民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土地面积被克扣的企业肯定不止两家,几乎每家都有。
耗资过亿元 街道办“秀”楼
“被克扣的企业用地,被北苑街道办拿去修建了他们的办公大楼。”一位知情人告诉影响力周刊记者,但记者并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
值得一提的是,该大楼2005年9月竣工,即成为网络热议的“史上最牛街道办公楼”。这栋大楼的出现,超越了造价2414万元的浙江台州市椒江区洪家街道办大楼的“地位”。
北苑街道办大楼总建筑面积33490平方米,总投资约1.13亿元,是洪家街道办大楼的整整5倍!
颇有深意的是,该街道办大楼一竣工,便先后获得“浙江省优秀安装质量奖”、“浙江省优秀建筑装饰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并“实现了义乌市建筑业创‘鲁班奖’零的突破”。
此外,北苑大楼工程承建单位成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传称,该大楼在质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并重点应用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8项。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该项工程的技术开发应用、新材料成本、新工艺设备等增加投入的费用达到600多万元,占该工程造价的5%,投入的技术力量是平时的4倍。
“耗费”还远不止于此。尽管北苑街道办对媒体称大楼造价是1.13亿元,但有媒体报道,北苑街道办给出的1.13亿元只包含了行政大楼的主体工程,其配套的文化中心耗资3615万元、行政广场景观2552万元、地下人防广场4455万元,加上这几块,整个办公大楼整体项目耗资应是2.16亿元。
2010年上半年,北苑街道办公大楼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此后,北苑街道办公大楼开展了“摘牌”运动。
影响力周刊记者调查获知,北苑街道办公大楼前原本悬挂着“义乌市人民政府北苑街道办事处”、“义乌市政协北苑街道委员会”、“义乌市人大常委会北苑街道委员会”、“中共义乌市北苑街道委员会”、“义乌市北苑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九块招牌。但在记者采访时,北苑街道办大楼已经变成了“市政府行政5号楼”。
记者进入这座“史上最牛街道办公楼”,发现曾经只属于街道办的大楼,现除了3-6层是街道的,还有义乌市财政局、地税局、行政执法大队在里面办公,但大楼外面并没有悬挂相关单位的招牌。
毛竹代钢筋 “豪宅”至今住人
和“史上最牛街道办公楼”一同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还有“毛竹门”事件。
“毛竹门”的主角是义乌市北苑街道丹溪三区丹桂苑小区。这个小区一度号称为“义乌稀缺城市中心花园大宅”,当时售价高达每平方米1.3万元,并且面积都在170平方米以上,价格在二三百万元,顶层的空中别墅属于复式大套,售价要四百多万元。记者了解到,尽管被广泛认为是危楼,但仍旧有许多居民居住在内。同时,门口还有保安守卫。
媒体报道称,这里原本是为北苑街道干部职工建设的“福利房”,建有14幢5层楼房,共140套。
后来,由于群众举报“丹桂苑”是北苑街道办事处“用克扣企业用地建的违章房”,而遭到查处。最终,义乌市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公开拍卖。
2009年10月,一些业主在装修时发现,这个在当地与“空中别墅”齐名的豪宅,阳台的钢筋竟然是用毛竹代替的。不仅如此,还有一部分房屋的横梁和墙体出现裂缝。
阳台上被敲开的地方,可以看到裹着水泥的几根2公分粗的毛竹裸露出来,总共有七八根并列排开,断裂的毛竹片的毛茬还残留在那里。
这件事情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有网友称之为“毛竹门”。
“毛竹门”的举报者说:“丹桂苑是一处违规开发的房产,原先是街道的配套住宅,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并且小区的土地都是从辖区内的企业工业用地中克扣出来的。”
北苑街道办在给媒体的公开说明中称,丹桂苑的土地是2004年6月挂牌取得的,不存在克扣企业用地的情况。
说明中还称,丹桂苑部分业主反映该小区14幢房屋均存在从车库到顶楼共7层同一部位出现2—3条裂缝的情况,此事引起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09年9月21日,义乌市政府成立工作小组进驻丹桂苑小区,成员由国资局、北苑街道、万厦公司等单位组成,安排专人负责登记业主的诉求,解决一些日常维修问题,同时提出由万厦公司负责确定每幢业务联系人,并推荐几家检测单位,最终确定一家有资质、权威的单位,由建设单位办理委托手续,资金暂时由建设单位垫付,再根据检测结果共同商量处理意见。
目前,各相关单位正在尽全力处理、解决业主的诉求,妥善处置各类问题。经检测后,如发现确有质量问题,义乌市相关部门将依法依规对有关责任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然而至今,“毛竹造”并且仍旧有裂缝的丹桂苑,仍有居民不停进出。
幕后公司 “老板”竟是官员
北苑街道的说明中称,办公楼的投资总额为1.13亿元,其中200万元为市财政拨款,其余为北苑街道财政支付。
记者查阅相关材料所知,北苑街道财政支出情况表显示,仅2006年,该街道一般预算支出为1931万元,而预算外支出则高达8.3116亿元,其中基建支出一项就高达7.9336亿元。而2006年北苑街道财政收入情况表显示,当年北苑街道国地税总收入为3.368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为1931万元。两相对比,当年北苑街道财政缺口高达4亿多元。
缺口如此之大,其建设资金又来源于何处呢?
“北苑街道的原始积累来源于倒卖土地和下属几家公司的财务运作。”有举报者告诉影响力周刊记者。
事实上,2004年左右,北苑街道办事处所主导的“义乌市北苑街道办事处行政大楼”、“义乌市北苑街道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职工配套用房”、“义乌市北苑创业园配套住宅”招标项目交叉混杂进行。
隐身其后的是两家神秘的公司—义乌市北苑街道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义乌市北苑投资有限公司。
上述知情人告诉记者,当时土地政策宽松,义乌大跃进式发展工业园区,后来政策转向,北苑工业园被取消,于是北苑街道成立了义乌市北苑投资有限公司,变相经营开发区项目。而义乌市北苑街道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成立则是为经营北苑街道的集体资产。
记者发现,北苑街道办事处行政大楼相关采购项目采购人均为义乌市北苑街道办事处,而北苑创业园配套住宅的采购人为义乌市北苑投资有限公司,义乌市北苑街道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职工配套用房相关项目的采购人为义乌市北苑街道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北苑街道办事处事实上就是个公司,利用克扣企业用地和企业预交的土地出让金大建豪华住宅及办公楼,”有评论人士称,这一“公司”运作没想到因工程质量而浮出水面。
影响力周刊记者调查得知,义乌市北苑街道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骆茜斐的另一个身份是,北苑街道办北城工作片副主任。
此外,该公司董事楼志虎系北苑街道财务核算中心副主任;董事毛应光是北苑街道工商企业服务所所长;而董事朱承富是该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 |
![]() |
点击次数: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