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近日,义乌国际商贸城两名商户因担心被外贸公司骗走货款,先后登录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发帖求助。这两个帖子引起义乌警方高度关注,民警介入调查后,揪出“奔球”和“飞越”两家骗货的外贸公司。
“十一”长假即将到来,从市场合同诈骗案件的发案规律看,每年长假前后是诈骗活动的高发期。日前,义乌警方提醒商户:近段时间要格外擦亮眼睛,警惕交易时遇上骗货公司。大家如发现可疑之处,要第一时间通过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反映或拨打110与警方联系。
细心商户识破骗子假身份
为了能在义乌成功骗货,江西贵溪人徐某精心制作了一张虚假身份证,并先后利用这一虚假身份开设3家骗货公司。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当他假冒奔球贸易公司(以下简称为“奔球”)负责人到市场下单时,被一名细心的商户识破——徐某出示的虚假身份证上,住址和身份证号码不对称。
刘先生是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商户,做箱包生意。8月31日,两名自称是“奔球”负责人的男子走进他的商位,逛了一圈后表示要订4.3万元的箱包。他们说先付2000元定金,交货日期为9月14日,余款一个月之后付清。这是第一次跟“奔球”做生意,刘先生非常小心,他要求两名男子出示身份证。身份证显示,两人分别叫“申晓帆”和“陈金龙”。这两张身份证的手感跟正常身份证有细微不同,细心的刘先生记下了“申晓帆”的住址和身份证号码。
9月12日,刘先生上网搜索“申晓帆”身份证的归属地信息。“申晓帆”的住址为河北邢台,身份证号码前6位是“130582”,他查询后却惊讶地发现:河北邢台对应的身份证号码前6位应该是“130500”,“130582”是河北沙河市的身份证号码。“公安机关制作身份证时不可能出错,‘申晓帆’的身份证有问题!”刘先生随即登录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发帖向义乌警方求证。当天,义乌警方就查出“申晓帆”使用的是一张虚假身份证。结合他向商户赊账订货的事实,民警断定“奔球”有重大骗货嫌疑。
当天,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启动经济案件预警平台警种联动核查机制,请后宅派出所民警前往“奔球”所在的后宅街道杜元村调查。后宅派出所民警发现,“奔球”没有办公室,只在仓库内放了一张办公桌,负责人无法联系上。仓库里堆放着几十个纸箱,只有两三箱装着箱包,绝大部分都是空的。“他们这是在制造假象,引诱商户来送货。”这一信息随即反馈到经侦大队,警方决定立案调查。
通过几天的调查走访,民警锁定“申晓帆”的真实身份:他姓徐,江西贵溪人。“申晓帆”这张虚假身份证上的照片是徐某本人,但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等信息都是虚构的。9月15日下午,民警再次前往“奔球”办公地点。他们从一只垃圾桶里发现一批价值70多万元的订单和一张“俄罗斯克市奔球贸易”的名片。通过这张名片,他们找到“奔球”位于江东街道下湾三区的另一个仓库。但是,这个仓库已被转租给他人。房东说,“奔球”付了2000元定金租用仓库后,仅一个月就“消失”了。
目前,假冒“申晓帆”的徐某已被上网追缉,义乌警方正在积极核查“陈金龙”的真实身份。警方已将“奔球”仓库内的5万多元箱包返还给商户,对还没送货到“奔球”的商户,民警提醒他们不要再将货送去。经侦大队二中队指导员龚卫东说,上个月,位于永胜小区的“宁波外贸”涉嫌骗货逃匿,目前初步查明其负责人“刘军”也与徐某有关。
骗走的钱被挥霍
民警经过进一步侦查发现,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做彩灯生意的丁先生也被周旭良欠了120多万元货款。9月10日,周旭良被警方抓获。
在证据面前,周旭良对自己开设“飞越”骗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3月初,赋闲在家的周旭良听朋友说义乌赚钱容易,就打算到义乌做生意。在开副食品店和外贸公司之间,他选择了投资更少、买点二手家具就可以开业的“外贸公司”。
张先生将56万余元的按摩器送到“飞越”仓库后,周旭良把这些按摩器都交给朋友“阿丰”抛售。随后,他又从印度商人库玛开的外贸公司接到一批价值300多万元的彩灯订单。
收到库玛付的货款后,周旭良先后向商户杨先生和丁先生下单。5月初,他如数付清杨先生130万元货款,但却拖欠着丁先生120万元货款不付。
落网时,周旭良身上已没有多少钱。他本该付给丁先生的120万元货款哪去了?周旭良说,这些钱中除了10万余元用来归还张先生外,剩下的都被他用来赌博、在KTV“潇洒”掉了。目前,周旭良已被义乌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长假是骗货案高发期
随着中秋和“十一”长假临近,义乌市场的合同诈骗案件很大程度上将可能进入高发期。经侦大队二中队指导员龚卫东说,从警方掌握的市场合同诈骗案件的发案规律看,每年长假前后都是诈骗活动的高发期。骗货公司往往会在这段时间下单,然后在长假前后以“公司放假”为由拖延付款,以获得充足的销赃和逃跑时间。
这段时间,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已频繁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商户,在交易过程中要格外擦亮眼睛,警惕骗货公司。一旦发现可疑之处,应第一时间与警方联系。(通讯员 陈正明 吴方明)
![]() |
![]() |
点击次数: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