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两名外商在市场上第一次下单豪爽得不问价格,引起商户怀疑,义乌经侦部门前往这家外贸公司调查,发现公司简单得只有一张桌子及椅子,外商根本没有支付能力。
一家刚开了不到一个月的外贸公司,却在市场上订了200多万元的货,根据公司工作人员提供的业主护照号码,义乌经侦部门却查询不到公司业主的身份信息及出入境记录,而且公司业主以各种理由逃避调查,有诈骗、逃匿嫌疑……
8月9日,记者从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获悉,今年6月至今,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共收到经营户填报信息2500条,义乌经侦部门共走访调查了800多家外贸公司,其中有24家外贸公司涉嫌逃匿,涉嫌逃匿外商所在国家主要是印度、韩国、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家。所幸警方及时介入,这些涉嫌逃匿的外贸公司下单骗走的货很多都来不及运出国,很好地保护了商户的利益。特别是从6月1日起,义乌市公安局推出了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各警种联动核查机制,由经侦大队、网监大队、出入境管理局、外口办和各派出所联合行动,构筑起了一道更加严密的市场防骗“防火墙”,让有诈骗、逃匿嫌疑的外贸公司无处遁形。
求助信息让订了300多万元
货物的骗子现形
听说义乌市场流行赊账经营,8名湖南骗子专门来到义乌,成立了一家“煌成进出口有限公司”四处骗货,很快不付定金订了价值300余万元的货。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由于两名商户对他们的公司产生了怀疑,在经济案件预警平台(jz.onccc.com)上发帖向警方咨询。他们还来不及运出第一批骗到的货物,就被警方抓获了,很多商户因此避免了损失。
吴先生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有一个商位,主要批发皮鞋和运动鞋。6月6日,吴先生在商位上接到了一笔大订单,一名自称“煌成”公司业务员的女子表示要订购一批价值15万元的鞋,不过,这名业务员表示,订货不付定金,货款要在两个星期后结算。由于是第一次和对方打交道,吴先生心里很不踏实,于是登录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发帖,请民警帮助调查“煌成”公司的信誉。
吴先生发帖后第三天,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又收到一条有关调查“煌成”信誉的求助帖,发帖人赵先生也是国际商贸城做鞋类批发生意的商户。当天,一名“煌成”业务员向他订购了一批价值12万元的鞋,同样不付定金,货款在20天后结算。
连续接到两起市场商户要求调查“煌成”信誉的帖子后,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决定对这家外贸公司进行调查。6月10日,民警前往“煌成”租用的办公地点调查。在检查“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时,民警发现,虽然“煌成”公司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过,但这两本证照上的住所、法人代表名称、公司类型和经营范围等与工商部门登记的内容不符,明显是“套牌”的。在对“煌成”业务员进行调查时,民警又发现,3名湖南籍工作人员肖成飞、陈冠和肖伟使用的名片上居然是“李雄”、“张立勇”和“秦浩”的姓名。三人被带到经侦大队接受调查。
经审讯,肖成飞、陈冠和肖伟交代,“煌成”实际是一家骗货公司。3月初,湖南人“刘贺南”和“梁文雄”发现义乌市场赊账经营的生意模式有机可乘后,就到义乌开设“煌成”公司准备骗货。由于骗货需要本钱,“刘贺南”和“梁文雄”还以每股两万元的价格,拉了6个老乡入股。短短10多天,“煌成”就向义乌市场商户下单300余万元。
当天,警方在“煌成”仓库缴获价值20多万元的鞋和床上用品。“这是骗子们第一批准备运到湖南长沙的赃物。”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龚卫东说,这批货物原本准备第二天托运,此时,更多的市场商户还没有把货送到“煌成”。
目前,肖成飞、陈冠和肖伟已被义乌警方依法逮捕。其余5名骗子的身份也已摸清,已被警方上网通缉。
骗订200多万元货物
收到一批货物就被识破
成立不到一个月,就在市场上狂订了200万元货物的艾玛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玛”)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只收到了一个商户的货物,就栽在了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各警种联动的手上。
7月24日,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做箱包生意的包先生接到了一笔大生意,一名自称是“艾玛”业主的外商带着两名翻译来到他的商位,转了一圈后看中了3款女式提包,并通过翻译向包先生下了订单,各要1000个。经过商谈,包先生同意货到10天后结款,但要求先付部分定金,结果对方称“公司没这个规矩”。
因为是第一次和“艾玛”做生意,而且对方要的货比较多,又不肯支付定金,外商和翻译离开后不久,包先生就给“艾玛”公司打了个电话,一名接线员表示,他们可以支付2000元以内的定金。
“一会说没付定金的规矩,一会又说可以付定金,这家公司很不规范。”包先生随即在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上发帖,请警方前往调查。
看到帖子后,经侦大队启动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各警种联动核查机制,请稠城派出所民警协助前往“艾玛”公司调查。当天,民警来到“艾玛”公司办公点,可是外商说护照拿去办理营业执照了,无法向警方出示。民警要求外商第二天带上护照到派出所接受调查。然而,直到次日晚上,外商一直都没出现,并且手机也关了。很明显,外商是在刻意回避警方调查。
7月26日,稠城派出所民警找到了出租房屋给“艾玛”办公的房东,房东提供了租房协议和外商的护照复印件。民警看到,护照持有人名叫威廉姆斯,英国人。但是民警通过查询发现,这本护照没有在中国的出入境记录,也就是说,“艾玛”的业主肯定不是威廉姆斯,而是另有其人。在得到民警的回馈后,经侦大队立即介入调查。7月27日,经侦大队在经济案件预警平台上发布预警,称“艾玛”公司有诈骗、逃匿嫌疑,请经营户密切关注,在交易中注意货款安全。
7月29日,经侦大队民警又前往“艾玛”租用的仓库,发现仓库内已堆放着一名商户送来的75件袜子。说来也巧,就在民警调查后不久,这名外商也来到仓库。民警从他携带的挎包内发现了他的护照,原来,这名外商名叫艾玛,是加纳人。
据了解,艾玛于7月1日从别人手里转租的办公场所,还没付钱。仓库也刚租了不久,只付了6000元租金。“艾玛”成立不到一个月,已向30多名商户下单,订的商品价值200多万元,交货时间大多在7月30日。
艾玛说,他几个月前在广州认识了一名外国人。对方让他到义乌开设外贸公司订货,承诺每出口一个货柜,就支付3000美元佣金。艾玛立即来义乌租用办公地点和仓库,并让业务员到市场疯狂下单……
考虑到艾玛有重大骗货嫌疑,民警立即查封了仓库,并责令他不许再下单。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信息中队工作人员李杨同时一个个打电话给商户,叮嘱他们不要再将货送到“艾玛”。由于警方及时介入,义乌30多名商户逾200万元的货物避免被骗。
商户用“土办法”逼外商还款
炎炎夏日,外商还不及时还款,这让一些商户的心情变得异常急躁。7月25日,一些商户采用了非法限制外商自由的“土办法”强迫外商归还拖欠的100多万元货款。
巴勒斯坦商人马占2005年到义乌开设阿布拉克外贸公司,由于在与市场商户的交往中,马占比较讲信用,付款很及时,因此在商户中的口碑不错。但是,做生意难免碰到意外,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由于巴勒斯坦收货方拖欠马占400多万元货款,导致他的资金链断裂,无力按时向30多名义乌商户支付100多万元货款。而且,由于资金问题,马占也没办法继续在义乌做生意,只好选择回国。马占回到巴勒斯坦后,还是会不定期地向义乌汇款以支付拖欠的货款。虽然马占每次都汇5000美元,可是,由于涉及的商户有20多家,这些钱分配后,每家商户只能拿到几千元人民币。由于当初马占和商户赊账经营时由一个在义乌经商的巴勒斯坦朋友作为担保人,商户们经常要去找担保人。无奈之下,担保人只好让马占亲自到义乌给商户们一个交代。
7月25日晚,马占从广州乘飞机抵达义乌,随即和担保人与商户们见面解释。商户们商量后作出决定:“不把拖欠的货款付清,就不让马占离开。”商户们推举了两名代表,一名是安徽淮北籍商户黄某,一名是丽水人叶某,由他们负责保管马占的护照,并安排监视马占的人员。此外,商户们还各自从被拖欠的货款中拿出1%左右,凑了7200元钱交给两人,作为租房监视和马占生活的开销。商户们没有对马占实施人身伤害,允许他打电话筹钱。
黄某和叶某说,他们“扣”住马占后,曾向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可由于马占没有恶意骗货的犯罪故意,警方没有立案。随后,他们又咨询了律师,律师建议他们到法院起诉,但大家都表示等不及。于是采取了“土办法”———不给钱就不放人。7月31日,一名翻译知道此事后向警方报了警。
8月1日晚上,在义乌警方的主持下,20多名义乌市场商户和马占达成了还款协议,由马占每月支付固定款项,以归还拖欠的100多万元货款。同一天,黄某和叶某因涉嫌非法拘禁被警方处以刑事强制措施,一人被刑事拘留,一人被取保候审。
警方建议善用经济案件预警平台
“如果您在经商过程中发现与您合作的外贸公司‘存在风险’或有以下情况:1.初次交易;2.公司未注册;3.公司新设立;4.大量订货;5.公司业主身份不明;6.约定支付货款期限较长;7.交货后秘密转移货物;8.未履行合同约定、拖欠货款;9.合同中签名与实际身份不符;10.合作过程中发现存在其他可疑情况,有逃匿、诈骗嫌疑的,可以在经济案件预警平台上点击‘贸易信息填报’进行填报。
经侦大队在收到预警平台的相关信息后,由专管员先进行研判,需其他单位承办核查的信息要在一个工作日内发送到各核查单位专管员,各核查单位要在三个工作日完成核查工作,然后发回经侦大队,由经侦大队审核后录入预警平台。各单位核查专管员在核查中,发现被调查公司及人员存在诈骗嫌疑或逃匿嫌疑等情况的,应立即通知经侦大队。经侦大队视情组织召开处置协调会议,会同各单位按处置预案予以处置。”
“这就是我们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各警种联动核查机制的基本流程。根据这个各警种联动,我们就能更快更准地发现那些有诈骗、逃匿嫌疑的外贸公司。”经济案件预警平台的负责人龚卫东认为,公开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各警种联动核查机制不但可以促使商户和警方联手打造一道更加完善的市场防骗“防火墙”,而且还可以起到震慑居心不良的外贸公司的作用。记者发现,虽然这两个月,涉嫌诈骗、逃匿的外贸公司比较多,但是商户们的损失却并不多,由于警方及时介入,并第一时间在预警平台上发布警示,以致涉嫌逃匿的外贸公司事发时,很多商户都还没有把货送到他们手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涉嫌逃匿的外贸公司中,很大一部分公司都已开设多年,很多经营户都已合作多次。另外,涉嫌逃匿的公司中,很多公司有拖欠房东房租情况,房租要么只支付部分,或者还未支付。”义乌经侦大队建议广大经营户在合同签订之前,要及时掌握外贸公司业主身份证、护照号码等身份信息,订单最好由公司业主签字确认,不要因为之前有过几次合作,就放松警惕。对于货款较大的单子,也需谨慎交易。此外,还可向外贸公司的房东了解公司的租房信息,包括房租支付情况、用谁的身份租、房租是否快到期等。同时,广大经营户一定要善于利用经济案件预警平台,一旦察觉交易过程中有问题或付款异常的外贸公司,要及时向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反映,警方可在第一时间介入,使经营户减少交易风险。(
![]() |
![]() |
点击次数: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