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核心提示:
从2006年开始,中国网络贸易平台进入快速发展的崛起期,义乌商家也纷纷加入日趋庞大的网商一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义乌有2.3万名网商,在淘宝网的5皇冠网商中,有5%是义乌网商。而且,销售家居类用品的皇冠店,基本上被义乌商家所垄断。不过,义乌网店的整体竞争力依然不强,营销手段也稍显单一,义乌网商急需智脑来解决“成长烦恼”。在昨天举办的义乌首届电子商务发展论坛上,业内专家通过个案解读,给网上创业者带来一些启示。
解读专家:
艾瑞电商咨询总监傅志勇
伟雅网商俱乐部负责人伟雅
多样屋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全国营销总监邹学海
eBay中国国际贸易部
大客户服务经理伍芳仪
义乌网商协会秘书长童元智
个案一
卖草根商品:
10天赚了3万元
小强是湖南岳阳人,在他“触网”之前,做过手机生意,也跟家里人做过其他买卖,但一直没能赚到大钱。然而,在变身网商之后,他凭借孔明灯10天就赚到3万元。
2007年,小强怀揣300元来到义乌。在给一家淘宝店业主打工的过程中,他慢慢了解到了淘宝网。当年年底老板发了1000元工资,小强用50元过了一个年后,把余下的钱全投进了自己开的淘宝店。
2008年春节,一个朋友告诉他,这段时间孔明灯很好卖。小强开始不太信,朋友便开车带他去东阳的一家孔明灯厂采购,还从货里抽出1500个孔明灯垫给小强试卖。回义乌后,小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孔明灯拍了图片挂上了淘宝网店。
让小强惊喜的是,1500个孔明灯居然一晚上就销售一空。一个孔明灯赚1.2元,他一夜之间就赚了1000多元。接下去再进货,再销售,三四天后赚了五六千元。
过了几天,有个姓李的陕西老板给小强打来电话,说在网上看到小强有孔明灯卖,急需一批货,并且10800元的货款已经汇到了他的账户,希望早日发货。小强去银行一查账,高兴坏了,赶紧进货完成交易。随后几天,李老板又陆续进了近7万元的货,全是现金支付。在这个春节的10天中,小强仅靠孔明灯就赚了3万元。
之后,由于网上卖孔明灯的店主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低,小强适时中断了孔明灯的生意,利用所赚的钱适时转型,开始涉足其他适合网销的产品。
专家解读:
创意产品
要抓住黄金销售期
童元智:如果小强继续卖孔明灯,相信他接到的订单会越来越少。事实上,孔明灯短暂的火暴期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一款新产品在网上出现后,会引来疯狂的买家,也会引来更具实力的经销商争夺市场。一个成功的网商,应该懂得抓住新产品的黄金销售期,尽最大可能扩大利润率。同时,要懂得适时退出市场,避免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潜在风险。
伟雅:在国内,任何一款草根商品都很难避免被同行模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贸企业不愿意把新产品放到网上,或者只有高级会员才能查看的原因。一旦决定上网销售,除非网店店主有自己更新产品的实力,否则,不要奢望依靠单一产品打天下。要像小强那样懂得取舍,适时转型。
个案二
创网货品牌
砸了钱经营没起色
杨先生是义乌一家工艺品制造企业的业主。2006年,他和国内其他中小企业一样,把拓展市场渠道的目标瞄上了网络。由于实体企业有自己的品牌,他一开始就打算开一个类似品牌旗舰店,零售自己生产的商品。
在杨先生看来,企业纯做批发生意的话,有一批固定的国内外客户,省时省力;但做网络零售,可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无形中还能推广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是一个双赢的策略。为此,杨先生通过关键字搜索、同行网站链接互换、专业网站宣传等方式来提升网站的点击率,每年都要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运作网店。然而,结果并没有杨先生所想象的那么好。几年下来,网店的经营额并没有什么起色,一年的经营额甚至比不过淘宝上的个体网商。
自己的产品有品牌,也有质量和售后保证,为什么卖不过没有品牌的网商?这个问题让杨先生颇为苦恼。
专家解读:
5个指标来衡量
网货创牌的可行性
邹学海:在网上打造网货品牌,是商家提高产品售价的营销战略,像凡客诚品、兰缪等,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并非所有商品都有可能实现网络创牌的目的。简单来说,网店可以用5个指标来衡量其可行性:每投入1元钱的宣传费用能带来多少点击率,单个客人的订单额有多少,产品的毛利率有多少,客户重复购买的次数有多少,客户的转化率有多少(网站开出后,从实体店消费转向网购的消费者比例)。综合6个月的销售情况,如果这5个指标的乘积小于1,那说明该商品不适合网络销售,不值得投大钱去创牌;如果这个乘积大于1,甚至能达到2以上,那么商家可以加大网络宣传的投入,继续打造自己的网货品牌。
傅志勇:在互联网上做生意,开放性是一大特点,任何商品都有可能找到买家。如果一款商品卖得不理想,很有可能是宣传的方式或价格有问题。因此,有实体企业的网商,可以多关注市场的具体需求,在功能、性能、设计等方面多下工夫,甚至可以专门开发适合网销的产品,拓展网上网下并行的产品销售体系。
跨国零售低价休闲鞋卖了高价
专做服装、鞋帽网络销售的程丽萍,在创业之初和其他网商一样,每天固定七八个小时守在电脑边上,处理网购者随时发来的提问和订单。工作虽然辛苦,但收入却不高。原因是她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从义乌市场进的大路货,买家不是挑剔产品没有品牌,就是嫌价格太高。
“有几款鞋子我只赚四五元钱,这还算价高?”不过,在看到有实力的网商一款同样的鞋子只赚3元时,程丽萍彻底无语,“这网店没法开了”。
正当程丽萍想要结束网店的时候,她的朋友给她转发了一条eBay网上的信息:一个德国采购商要求购买一打产自中国的低价休闲鞋,且无品牌需求。眼前一亮的程丽萍赶紧让朋友帮忙联系采购商,并发去了手头积压的鞋子的图片。没想到对方非常满意,当天就通过电子邮件谈妥了所需鞋子的尺寸、数量和价格。让程丽萍感到兴奋的是,鞋子的成交价是她在网上标价的两倍。
自此,程丽萍把网销重心转向了eBay网,拓展境外零售和批发业务。一些在国内网店大打价格战的商品,在国外买家眼里却是价廉物美的好产品。在她的零售生意中,一双广东产的外贸尾单运动鞋,被一个法国买家以高于批发价6倍的价格买走。
利用信息不对称挖掘商机
伍芳仪:eBay网创立之初,就是为了给全球客户提供一个互通有无的网络交易平台。不论是二手货、尾单货,还是一国的最新产品,基本上都能在eBay网上找到。如今,eBay网的站点涉及全球160多个国家,拥有约3.4亿用户,给跨国零售和批发提供了良好渠道。在一个城市遍地都是的廉价商品,很可能在国外找到急需的买家。究其原因,eBay网的买家构成非常复杂,既有普通的消费者,也有某公司的商品采样员,还可能是某贸易公司的采购部,甚至是一家专做跨国贸易的经销商,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需求。只要卖家能找到信息不对称的买家,很快就能赚到钱。
童元智:据eBay网统计,该网站卖家赢利空间最大的商品,不是那些价格透明度较高的品牌产品,而是没有品牌的普通商品。事实上,部分品牌产品的质量未必比义乌企业做得好,价格更没有竞争力。因此,对那些苦于寻找销路的义乌网商来说,介入跨国零售和批发业务,是个不错的选择。
![]() |
![]() |
点击次数: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