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万物总在轮回。15年前,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跳出农门,皆是因为托了他们有钱爹娘的福,给买了城市户口,现在回想起来,当年这批在城里读书的孩子们,回村里总是很神气。
但有关“农转非”的这波轮回,似乎路数已到尽头。新华网《新华视点》昨日刊发《浙江义乌部分公务员为巨额利益把户口迁入农村》一文,称,浙江义乌200多名公务员“争当农民”,积极“插队落户”——此举可谓怪哉,跳出门的公务员,缘何还要苦求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名分”?
用“利之所趋”解释此等怪异现象,就觉得不为所怪了——在义乌一个农民的“名分”,可以通过征地补偿、集体分红、旧村改造等方式,动辄得到超过百万元的巨额回报。而义乌这批落户农村的公务员,皆数保留着公务员应享之待遇与福利,因此,称他们为“进村分钱”,似乎一点也不为过。
再说句不中听的话,义乌这批具备双重户籍的公务员,实际上正在肆无忌惮地剥削民生利益。我知道我的小伙伴们“农转非”进城,是因为对教育资源的渴望与诉求,对于父母的良苦用心,这点无可非议。但我揣摩不出这批“非转农”的公务员是出于何种动机,估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他们肯定已经抛之脑后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按照管子的“四维”之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批连农民利益都要瓜分的官吏,无从谈及礼义廉耻,更不用说心怀百姓了。
当然,于此也无法探究义乌的公务员们是如何得以重回农门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下公务员管理制度上存在的纰漏,某种程度也为这种怪异现象的泛滥埋下了伏笔。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只有上联的对子,非常拗口,唤作“吏治吏制吏治制”,意思是官吏来治理吏制,官吏们自己来治理自己,若缺少完整制度和群众监督,仅凭官员的自觉性,是难以成功的。套用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一句话,“事者乃制度之谓也”。换言之,期待官员取正,则需好的制度;有了好的制度,也要官员正派。
这个时代太需要心系民生的公务员了。好在义乌还是摆正了关系,及时清理了“插队落户、进村分钱”的农村公务员,但我们不能排除于此之前、义乌之外同样存在着公务员混进农民队伍,盘剥农民利益的现象。这不妨给了我们一个警惕,在这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里,政治理想和现实诱惑之间存在强烈反差,仅靠官员党员的道德觉悟是不现实的,还需要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强大的约束力以及威慑力。
![]() |
![]() |
点击次数: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