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继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成功在国内外打响知名度之后,义乌又一品牌展会被升格为国家级展会。3月17日,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在京宣布,2010年4月20日开展的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将由文化部与浙江省政府联合主办。此举表明,“义乌文博会”已成为国家认可的文化类展览交易大平台,义乌会展模式再度领军文化会展业。
“外贸主导”独树一帜
“为贯彻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于2009年10月发布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十个重点领域及其发展方向,其中一个重点领域就是文化会展业;对于这一新兴领域,文化部门给予高度关注和密切跟踪,努力将其培育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表示,创办于2006年的“义乌文博会”已成功举办了4年。经过4年的培育,“义乌文博会”是目前国内外知名的国际性文化展会,也是国内文体行业惟一的外贸主导型展会。本届“文博会”以“文化产品交易、文化创新发展”为办展主题,继续弘扬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和交易会的经贸效果,加速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据刘玉珠介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远未散尽的背景下,去年举办的2009“义乌文博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更加显现了义乌会展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扎实成效。统计显示,共有来自国内24个省市以及韩国、美国、德国等 12个国家和地区的683家企业参展,51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参会。参会专业观众68206人,其中,有来自107个国家和地区的4669名外商到会,参会境外贸易团队32个。展会期间实现经贸展览洽谈成交额18.49亿元,其中外贸成交额10.9亿元,占总成交额的59.2%。
义乌市政府会展管理办公室主任刘金土表示,2010年“义乌文博会”能够升格为国家级展会,主要的原因是“义乌文博会”背靠市场,拥有独一无二的特色。无论是北京的“文博会”还是深圳的“文博会”,与“义乌文博会”相比都有明显不同,即其他“文博会”都是文化产业发展成果的展示,只有“义乌文博会”突出了文化产品的交易特性,产品多,交易性强,外向度高,外贸订单多。文化部对这一特点非常感兴趣,因此很快就做出了参与主办展会的决定。
“展会配套”量身定制
义乌市长何美华介绍,义乌是浙江省三个“大通关”建设重点之一,是重点培育的四大现代物流枢纽之一。海关总署今年新设立了义乌海关,并专门为义乌量身定制了“旅游购物商品”和简化归类政策,开通了小商品“铁海联运”通关新模式,与宁波港、上海港实行跨关区一站式通关。
“旅游购物商品”是指外国旅游者或外商采购货值在5万美元以下(含5万美元),以货物运输方式出口的小批量订购的货物。对于这类商品的出口申报,海关将采取简化归类政策,不再将货柜中种类繁多的小商品品种逐一填报,既省心又省时,受到了国内外客商的普遍欢迎。
目前,义乌物流可直达国内250多个大中城市,全球海运20强中已有17家在义乌设立办事处。义乌对外交通也十分便捷,义乌民航机场为4C级飞行区,民航旅客吞吐量达51.6万人次,境外旅客比例达40%以上。现已开通可到达香港、广州、深圳等13个大中城市的航班,展会期间平均每天往返广州的航班就有近10个。
目前,义乌已初步形成了以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为龙头、系列品牌展会为支撑、众多专业展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并加快向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发展。2008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专业会展42个,累计展览面积45.7万平方米,展览成交额达171.2亿元。
“宏观调控”产业平台
记者了解到,自国家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以来,文化部先后制定下发了《“十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等文件;联合其他部委制定下发了《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若干政策》、《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同时加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精心打造文化产业交易平台。
自2004年以来,文化部协调其他政府部门先后筹备举办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中国西部、中部、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国家级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这些展会的成功举办,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链条的完善,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产业信息交流、产品交易和项目合作的重要平台。
为推动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文化市场,文化部与韩国、日本的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了6届中韩日文化产业论坛,对于促进三国文化产业部门以及文化企业的交流和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从2006年开始,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会同外联局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联合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希望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的文化产业互动发展与文化项目的交流合作。
在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方面,文化部门积极推动现代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不断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品种,培育新的文化业态。鼓励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动漫游戏、多媒体技术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同时,在文化休闲娱乐、文化产品流通等领域,鼓励采取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的经营手段,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表示,希望“义乌文博会”能够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再接再厉,形成国内外文化会展业的强势品牌;同时也希望“义乌模式”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能够给其他文化展会带来启迪和借鉴,共同推动中国文化会展业的蓬勃发展。
![]() |
![]() |
点击次数: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