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在采访中,义乌人的创新、创业和开放包容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创新:提供机遇和活力
4月17日,义乌市委下发了2006年度的第一号文件———《义乌市新农村建设二十条》。这个文件确定了义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力争到2010年全市实现全面小康,2020年左右把义乌农村建设成为繁荣、富裕、文明、民主、和谐,城乡融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市、示范区。
翻阅这个一号文件,发现亮点不少。如在实施农业企业化行动方面,围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目标,按照“主体企业化、种植设施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企业化行动,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这二十条,完全是根据义乌本地的实际制定出来的,有十大亮点。这其实就是十大创新。创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为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
义乌作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地方,曾创下了许许多多全国第一。2000年11月,义乌市与东阳市签订了供水合同,义乌市以两亿元的价格一次性买断了东阳横锦水库的每年4999.9万立方米的永久用水权。此举开了我国水权交易的先河。2001年和2002年,先后开外来务工人员当选为镇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的先河。创造性地形成工会维权的模式。在市场建设方面,率先建立了土地市场,实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拍卖制度;创造性地对市场实行“划行归市、分类集聚”,增强了市场的竞争优势。
“义乌20多年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新过程。”一直关注并参与义乌经济社会改革的冯志来这样评价创新与发展的关系。冯志来回忆了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土地市场的经过。当时,有一部分生意人赚钱后打算在城里建房或在城边建工厂。在土地需大于供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调节供需关系,建立土地市场,实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拍卖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了。创新,为义乌经济社会的发展解除了瓶颈制约,同时提供了机遇和活力。
创业平台,让梦想成真
不断的发展、创新,为义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而这个平台是开放的,面向全国、全世界的。有人说,在义乌,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位置。
模特公司似乎与义乌这个县级城市距离遥远。然而,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在义乌开了一家模特公司,她在义乌找到了自己的创业位置。这名叫潇潇的浙江师范大学女生曾数次在全国性的模特大赛中获过奖,去年她大学毕业,到哪里去求职发展呢?她通过市场调查后,发现义乌市场对模特的潜在需求巨大,于是决定在义乌开办一家模特公司。公司一开业就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一家珠宝大厦开张,公司请来著名化装师毛戈平给模特化装,连续3场演出,在业界引起很大反响。如今公司已有200多名职业模特加盟。
黄以群是义乌本地人,他的妻子劳春美是杭州人。1994年,夫妻俩同时从杭州一家工厂下岗。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们回到义乌创业。在市区工人路开了一家“三角花屋”,是义乌最早的花店之一。1996年,成立花卉园艺公司。2002年9月,夫妻俩兵分两路,妻子开始经营花卉配件(鲜花包装纸、彩带等),丈夫则主攻园林绿化产品及工程。如今,他们的公司已成为义乌同类行业中的佼佼者,花卉配件产品80%以上外销。
在义乌,像黄以群夫妇这样白手起家,数年后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人很多。今年义乌市“两会”期间,旁听政协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进行座谈。土家族的一位代表说,他原来在湖南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有一次他出差到义乌,发现义乌这个地方的发展像深圳特区一样,于是有了在义乌发展的念头。后来他来到义乌,在一家企业做管理工作,如今他是这家大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座谈会上,他动情地对大家说,义乌是实现梦想的地方,只要踏踏实实地干,每一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
义乌属于全国属于世界
义乌犹如一块磁石,吸引着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人来义乌经商、务工、发展。80多万外来人员(其中有8000多名外国人)住在义乌,外来人口数量超过了本地人口,义乌成了名副其实的全国的义乌,世界的义乌。
巴基斯坦商人哈立德,是巴基斯坦第一个常驻义乌的商人。14年前哈立德首次到中国,先到乌鲁木齐考察,然后又到了上海。在上海,他听说不远的浙江,有个叫义乌的地方,“做生意很方便”,货品种类多,价钱也便宜,于是就来了。
这一来,哈立德就“不想走了”。他找到事业的同时,也找到了爱情,娶了一位中国的姑娘。说起来,哈立德的公司很小,只有3个人。可是这“三人公司”却创出年营业额人民币1亿元的佳绩。韩国商人文日成,则是在朋友的介绍下,于1993年来到义乌做生意。他做的生意有一半出口到美国,其他则出口到韩国、菲律宾和南美。
义乌是一个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开放的义乌,使义乌的市场越来越大,外向度也越来越高。在年出口额占市场成交额60%的义乌市场,每一天都有很多外商涌入。如今义乌与世界上206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贸易往来;6000多家境内外企业在义乌设立总代理或总经销;来自80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客商常驻;义乌海关一天出口的标准集装箱突破1000个。义乌正在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中小企业集中展示产品的一个窗口,成为全国和外商重要采购基地之一。
义乌市场外贸组织形式也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丰富和创新,贸易方式和出口主体、市场、商品呈多元化趋势。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势强劲,一大批依托义乌市场直销产品的知名企业已成为外贸生力军。一头在义乌市场采购商品,一头在国外市场销售的供货、结算一条龙的跨国连销组织方式也正在兴起。外地外贸公司、外商不断在义乌设立代理处,代办订单,代理购货,代办外贸业务,形成一个新的代理商品链。“新浪网”、“中华商埠”等信息高速公路更是把义乌和世界各地快捷地连接起来。一个批零结合、购销一体的国际性大超市越来越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 |
![]() |
点击次数: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