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广州乃至全国的商业地产都是从学习、模仿当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最早进行改革开放,毗邻港澳地区的广州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天河城模式的成功引发了全国的学习热潮,也带动了商业地产发展的大潮。
都说中国人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但在商业地产领域,特别是发展至今日已经相当成熟的商业地产领域,简单的复制方式还能否满足商业地产项目的发展需求?商业地产能否依靠复制获得成功?
商业与住宅处于“苦恋”状态
信息时报:
广州目前的商业地产模式都有什么类型?当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地产在前,商业在后,商业成地产“救世主”
苏锡坤:目前广州的商业地产发展模式,包括整体租赁不售产权的模式、分零租赁不售产权的模式、整体租赁经营零售产权的返租模式、分零租赁经营零售产权的模式、零售零租与整租不售的商业模式等。
陈瑞标:商业与地产目前处于苦恋状态,商业想扩张,地产想收益,但是两者结合联姻的“礼金”一直很难谈得拢,因此地产商开始转做商业经营商。目前商业地产发展的模式仍处于“地产在前、商业在后”的状况,商业一直在扮演地产的“救世主”;地产必须具备实力,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不少商业地产变成开发商“提款机”
姜大勇:外国有很多商业模式,而中国的商业往往和地产相结合,但商业的发展有自身的示范效应,如果和地产结合,就要结合地产的一些特点。首先,商业是一个培育的过程,开发商不能开发完一个就继续做下一个,而是必须把商场做旺;其次,在规划方面,商业业态与政府疏导有关系,比如白马服装商圈,一开始是自己形成了一些批发小商铺,后来在政府的规划和疏导下,周边形成了服装专业市场。
程立志:商业地产的时间其实很短暂,几十年来,中国地产的关注点大部分都在住宅上。随着住宅规模的扩大,配套需求的增加,后来逐渐形成了商业模式。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说,住宅是回笼资金的工具,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将商业作为长线投资。商业地产模式现在很多样,有的是经营,但有的就只是把它作为资金回笼的快速渠道。后者一旦全部把商业卖出,就很难抓住经营权了,就好象当年北京路的广百新翼,负一、负二销售很容易,但把商铺卖散了,经营就出现了问题。
规划一错就很难盘活
杨奕勇:做商业地产并不是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应该结合相应计划、相应设计理念,否则就是盖好一个商业项目就空置一个。有些广州商业地产项目就失败在布局上,只要规划错了,就很难盘活。就像专业市场,有的商铺租一两万有人抢,有的商铺租一两千也没有人问津,这就是在规划上出现问题。但是要看清楚一个楼盘的规划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需要有开发商、经营者、运营商等各个方面的经验。
能否复制看技术人才因素
信息时报:
商业地产的模式究竟能否复制?当中又有什么样的困难?
经营模式不可能生硬复制
陈瑞标:因为一方水土一方人,硬件可以复制,消费群体不能复制,因此所有的定位、运营、管理等模式的生硬复制都会最终失败。
程立志:肯定是复制不了,因为每个区域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特定条件以及交通环境,比如北京路的广百和宝岗路的广百,即便都是广百集团的,但各自的经营思路有所不同。北京路的广百大胆创新,注重的是自身经营;而宝岗路的广百是基本让大卖场包租下来,另外一部分商铺再租出去,广百在这里除了作为运营商外,还充当了“二房东”的身份。再比如流花商圈,白马和天马尽管都很旺,但如果在附近复制一个天马未必做得起来。
南丰负责人:比较困难。因为商业地产与社会经济、城市发展、人文水平、位置交通、行业发展等宏观因素息息相关。而这些因素是随着时间发展而变化的,加上每个项目本身的硬件条件、发展商水平及运营理念也不同。
索文杰:商业地产行业细分有Shopping Mall、社区商业、步行街、专业市场、旅游地产等,不同的商业用地、不同的开发节点、不同的开发商战略考虑,如果说住宅可以模仿照搬,那么商业地产的模仿则将会出现水土不服。事实上,商业模式能成功复制的少之又少。每个成功的商业地产必然有与众不同的优势和差异,才能保持项目竞争力。
复制前先做市场调研
李佳文:商业地产的理念和经验是可以复制的,但完全复制一个商业地产,可能会因为区域的差异性而导致“水土不服”。所以,商业地产每进驻一个地方,就应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消费观念等。相对而言,“超市”模式是一种比较容易复制的商业地产。
杨奕勇: 国内有些购物广场没那么成功,根本原因在于设施没跟上。要复制一个购物广场,需掌握开发规律,一定要考虑做好市场调研。比如在深圳做个商业地产非常成功,但搬到湖南会不会成功就很难说。不是打着品牌到处开发就可以成功,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市场经济,结合当地的购买能力。
成功复制并非绝无可能
苏锡坤:商业模式可以复制,可以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但运营及管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周颖舟:反过来看这个问题,商业有没有模式呢?细分来看,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如果用格子将之划分,可以划为品牌、管理、投资等内容。其中,品牌是商业模式成功因素的一个构成。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品牌的复制还是有很多成功的,包括国内的万达等,是成功的。成功商业项目的管理能否复制?能否从一个变为两个到多个?抽取当中的核心内容,相信这也是可以的。而复制投资模式在国外是较为成熟的,以证券化的方式来处理投资模式。因此,成功的商业模式还是可以复制的,但关键看怎么去运作。
肖劲平:建议一些承载了文化底蕴的项目还是不要复制,比如上海的新天地,那里地理位置特殊,即使开发商在杭州、南京等多个地方开发了同一模式的新天地,都替代不了上海新天地在全国楼市中的地位。
开发项目要因地制宜
信息时报:
就单个商业地产项目而言,如何寻找成功的商业模式?
未读懂前勿轻举妄动
陈瑞标:商业地产的项目粗分为零售、批发、街区等多种模式,做商业地产要读懂市场、地段、行业,才能寻找成功的商业模式,未读懂前不要轻举妄动!
南丰负责人:在项目立项之处,需要做足必要的市场调研,充分了解项目自身优劣势及周边竞争环境和发展空间。在项目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上也应有充分储备,保证团队的素质及稳定性。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寻求充足的资金支撑项目发展。对市场保持动态关注,及时调整应对。
杨奕勇:有很多成功的商业地产是“撞彩”开成的。要真正做一个成功的商业地产就应该“全程策划”,包括选地段、选业态,这些是应事先做好论证,根据定位来做好布局。
“天时地利人和”很重要
苏锡坤:商业模式的创新取决于市场需求,在满足这一前提下才可进行新的商业模式创新。番禺作为全国最大的珠宝出口基地,一直都是名声在外,但国内消费者却很少了解。如今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整合相关的配套服务例如婚庆服务、婚纱摄影等,全力打造一个以珠宝婚庆为主题的广场,也是钻汇珠宝广场目前要努力达成的一种新商业模式。
程立志:最重要的是要顺势而为,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特点。广州的交通运输带给了商业地产很大的契机,操作一个成功的商业项目,首先要抓准自己的位置,一定要研究项目周边的市场消费力是否适合项目的定位。之前火车东站的天汇城就是个例子,那里人流很大,但招商不好,原因在于那里不是传统的消费区,人家不愿意停留在那里消费。“人和”也很重要,商业项目讲究的是一个群体效应,周边需要一些和自己互补的商业。另外,还要因地制宜,天河、白云等不同区域的消费力不同,所以经营的产品也应该不同。
能否学上海推集中商圈
肖劲平:商业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催化剂,商业搞好了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来招商引资。广州可不可以像上海一样,有几个比较集中的商圈?这样的话可带动主题商场。比如现在都在发展地铁,在那些地方发展地铁商业还是专业市场,还是主题结合的商场,都应该预先有个规划。
龙东江:文德路靠近北京路,直线距离只有200米,但为什么文德路就是做不起来呢,首先原因就是产品单一,此外还有入行条件低,没有一个行业标准,那些商家都不走品牌路线。
要想做好一个主题文化产业,必须先确定定位。我们当时也考虑过复制广百,但北京路上已有四大百货广场,形成了扎堆经营,所以我们改变了商场的主题,决定以文化为主。
![]() |
![]() |
点击次数: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