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金秋十月,举国同庆。值此新中国60周年华诞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举行义乌经济发展和国际博览中心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首先, 我谨代表中共义乌市委、义乌市人民政府,向一直以来支持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下面,我先简要介绍义乌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义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义乌坚持和深化“兴商建市”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义乌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被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典范”,浙江省委在全省推广学习义乌发展经验。义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日益成为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目前,义乌市场经营总面积400余万平方米,商位6.2万个,汇集了16个大类、4202个种类、170多万种单品。市场成交额连续18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誉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有人曾经做过计算,一个人在每个商位前停留一分钟,每天按8小时计,需要4个多月才能走遍义乌小商品城所有商位。义乌市场吸引了6万多家经营主体入场经营,连接全国20多万家企业,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从2006年10月开始,商务部主持编制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定期向全球发布,成为全球小商品生产贸易价格变动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义乌市场成功发布了全国首个“市场信用指数”,编制实施国内首个《小商品分类与代码》行业标准,实现了由单纯输出商品向综合输出商品、信息、规则的重大转变,为中国日用消费品走向国际主流市场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是成为对外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和窗口。义乌市场商品已出口到全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达65%以上。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0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进行国际采购,80多个国家的2500多家境外企业在义乌设立代表处(占浙江省总数的二分之一强),义乌机场的境外旅客比例达40%以上。2008年义乌共出口集装箱52.1万标箱,同比增长24%,自营出口总额19.1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在巩固扩大欧美、中东等传统市场的同时,成功开拓了拉美、东盟等国际新市场,多元化外贸格局基本形成。义乌市场开设了5万平方米国际馆,引进44个国家2.3万种商品入场经营,逐步实现从“买全国货、卖全国货”向“买全球货、卖全球货”转变。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义乌商人积极“走出去”,仅阿联酋迪拜就有2000多义乌人在经商。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义乌可管辖涉外民商案件、审理部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可邀请外国人员来华审批、外国人在华就业行政许可等。义乌设立了出入境管理局,外商往来更加便捷。目前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320多名外籍儿童在义乌就学。许多外商完全融入了义乌生活圈,参与社区活动,列席人大、政协两会。义乌先后被评为海内外公众最喜爱的中国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近三年有720多批国外使节、政府高级代表团到义乌参观考察。
三是国际小商品创造中心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义乌积极实施“贸工联动”策略,建立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1.6万余家,形成了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毛纺、化妆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其中饰品产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5%以上、袜业占35%以上、拉链占30%以上。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4家,省级以上研发中心9家。先后被授予制笔、化妆品、无缝针织服装、工艺礼品等11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基本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制造业发展格局。在《2008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中,义乌城市创新能力列全国县级市第7位。
四是现代服务业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义乌大力发展会展、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三产协同发展。义乌是全省三个“大通关”建设重点之一,重点培育的四大现代物流枢纽之一。7月15日义乌海关开关,成为杭州关区唯一县级市海关。海关总署专门为义乌量身定制“旅游购物商品”和简化归类政策,开通了小商品“铁海联运”通关新模式,与宁波港、上海港实行跨关区一站式通关。义乌物流可直达国内250多个大中城市,全球海运20强,已有17家在义乌设立办事处。全市共有金融机构56家,正在兴建的金融商务区,总体规划面积0.7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290万平方米。义乌有各类文化产业生产经营企业1万多家,文化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成为国内文化商品的重要销售和生产基地。
五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义乌城市中心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73%。义乌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和浙江省文明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整治,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以“两转一保”为突破口,推进城市、农村、社会和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改革。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与浙江大学开展全面合作,投资约8亿元建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建立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网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占全市总人口87%以上,村居参保率达100%,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做到应保尽保。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建立全天候“网格化”巡逻体系和“全城实时监控”系统,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8.5%。
面对成绩和荣誉,义乌市委、市政府始终保持冷静清醒,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创业创新不动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义乌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工作方针,以“市场开拓年”、“企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和“综合改革年”活动为载体,保增长、促转型、争项目、抓改革、惠民生、谋稳定,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今年1—6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同比增长8%,高于浙江省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1—8月,义乌市场实现成交额290亿元,同比增长12.1%。中国义乌小商品景气指数自5月份开始逐月上行,已连续4个月呈上扬趋势,8月达到了1053.09点。8月份,海关监管小商品出口集装箱4.8万标箱,同比增长4%,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着力打造“三中心两高地”,即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国际小商品创造中心、国际小商品会展中心、区域物流高地和区域金融高地,努力把义乌建设成为在全球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国际商贸名城。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市展会发展情况。
目前,义乌已初步形成以义博会和文博会为龙头、系列品牌展会为支撑、众多专业展会共繁荣的发展格局,并加快迈向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2008年共举办各类专业展会42个,累计展览面积45.7万平方米,展览成交额达171.2亿元。义乌是全国首个获得出国展览权的县级市,并荣获“中国十大会展城市”、“中国十佳会展城市”等称号。新建的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将于10月初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24万多平方米,单馆面积达8900平方米,设国际标准展位5256个,总展位数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将成为集会展、酒店、文化、商业、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博览城。
从10月19日至11月15日,义乌将相继举行侨商大会、义博会、森博会、旅游商品博览会。我们将全力以赴、扎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为四海宾朋搭建一个充满商机财富的精彩舞台。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以上是义乌经济发展和国际博览中心建设基本情况。希望通过你们的大力宣传,让更多客商了解义乌、认识义乌,到义乌经商兴业,实现合作共赢。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中共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 黄志平
(2009年9月29日)
![]() |
![]() |
点击次数: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