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义乌市场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强。大批圣诞订单从广东转移到义乌,不少企业也随着订单而“迁徙”到义乌。
义乌圣诞用品行业协会初步统计,去年金融危机以来,义乌圣诞用品生产企业反而逆势增加了100多家。“都是从广东、温州、台州等地迁移而来的。”
“如果我们协会要召集会议,根本来不了几个人,老板们都忙着在工厂赶货。”义乌市圣诞礼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金林告诉《市场导报》记者,现在正是义乌圣诞礼品生产和出口最忙碌的时候。
据不完全统计,义乌仅专卖圣诞礼品的商行就有两三百家,是浙江最大的圣诞商品出口基地,每年产值在25亿元以上,出口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
北退南进
江小燕是义乌一家圣诞玩具厂的包装工人,整天埋头和机器打交道的她突然发现,以往包装纸上常见的英文、俄文突然换成了奇形怪状的字母。后来问了组长才知道,那些是西班牙文、葡萄牙文。那些产品包装完毕后将被运往智利、阿根廷,哥斯达黎加,那是公司今年新开拓的市场。
“今年销量下降了15%左右,尤其是俄罗斯,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浙江卓远圣诞工艺品厂老板蔡勤亮说,自去年美国次贷风波扩大之后,他就把目光盯住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原本估计今年俄罗斯市场销量要比去年好,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灰色清关打乱了这一切。“去年我们在俄罗斯市场大概有两三百万的销量,今年只有几十万。”
在义乌,受到灰色清关冲击的并不只有蔡勤亮一家。幸好,来自南美阿根廷、智利、巴西等地的订单迅速弥补了这一缺口。
“在俄罗斯市场出口受阻后,我们今年想多接点来自南美的订单,毕竟,中国圣诞用品在那还是大有市场的。”为此,蔡勤亮一有空就钻研巴西、智利等国的风俗人情,甚至还细到了颜色喜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义乌市航天工艺品有限公司销售副经理夏志华说,去年公司向50多个国家出售了1000万美元的圣诞礼品,大多数客户来自欧洲和北美。如今,南美成了他最大的客户,生产线已扩大到1万个种类,预计公司今年南美的出口增幅将达20%-30%,业务额可达四五百万元。“义乌市场圣诞礼品以中低档为主,刚好符合南美市场需求。”
“义乌商户都很自觉,调整和转型也很主动。”陈金林表示,虽然义乌的圣诞产品出口外销到世界100多个国家,但一半以上流向了欧美、东南亚等国,过高的市场聚集度很容易牵制义乌圣诞玩具的进一步拓展。而今年以来,南美巴西、智利等地市场的扩大,也是市场转型的一个好兆头。
小单快跑
“大部分客户的订单都变小了,有的甚至只有原来的1/3,甚至1/4。”蔡勤亮告诉导报记者,他有个俄罗斯的客户,去年拿了20万的货,今年只订了8万块的货。“很多客商去年采购去的货都还压在仓库里,所以他们今年特别注意控制风险,下的订单量也就特别少。”
“和往年比,今年客户单次拿的货少了一点。”在福田市场二区,航天工艺品的销售人员楼小姐告诉导报记者,以前一张单子看似只写了六七行,但每行的订量都是10多箱。现在的单子,五六张加起来才到以前一张的量。
不过,蔡勤亮的销售额并没有出现太大的下滑,因为外国客商的人数在增加,尤其是新兴市场客户源源不断发出的订单给了蔡勤亮信心。据统计显示,义乌2009年第一季度的境外人员临时入境人次合计5.78万人左右,同比2008年的4.62万人增长24.96%,4月、5月同比增幅则分别在13.73%和34.51%。
“广东和义乌是全球圣诞用品的主要生产加工基地,广东企业生产的大多是相对高端的商品,价位比较高,义乌生产的大多是中低端的商品,价位比较实惠。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高端圣诞用品的采购遭到冷遇,走中低端路线的义乌圣诞用品行业也就迎来了发展的机遇。”陈金林分析说。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家圣诞用品商铺前,正在确定花环样式的波兰客商NorbertSzyroki说,以前他都是去广东采购圣诞用品的,但经济危机让很多波兰人开始变得越来越节约了。他和合作伙伴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来义乌采购,因为我们估计今年低档的圣诞用品比较好销。
“今年不敢进太多货,订单的总金额减少了20%。”NorbertSzyroki说,以前他们采购的大部分产品是一种带有闪烁灯光和彩球的花环,但今年,这种花环只订了1/3,其他都是最普通、最简单的圣诞花环。
“为了削减开支,人们或许更愿意买这种简单一点、价格低一点的花环。”NorbertSzyroki还是担心许多人会从储藏室里翻出已经落满灰尘的旧花环,而不是去买一个新的。
主动谋变
经济危机席卷而来,是挑战还是生机?义乌人琢磨着。
市场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如何应变才是商家必做的功课。在困难面前,导报记者发现,义乌人很少有垂头丧气的,几乎个个都挺着腰板,谁都有“几板斧”,说的最多的也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豪杰圣诞工艺公司选择了将目光投向了国内。“现在国内年轻人对西方的圣诞节的热情越来越高,义乌的圣诞用品也该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豪杰圣诞工艺公司的总经理王星珍说,对于众多的圣诞订单生产企业来说,也许该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国内市场,并从圣诞节转到中国的传统节日上来。“圣诞用品也可以改变一下风格,例如把圣诞元素改成中国元素,去打一打春节礼品市场。”
作为一家专业生产圣诞树的企业,今年豪杰公司的内销比例上升到30%。
义乌远创圣诞工艺有限公司老板周爱玲则有意淡化了产品上的圣诞元素,增加产品的实用性,将圣诞用品当作日用品来卖。
“今年我们开发了很多圣诞元素的抱枕,一个圣诞老人头像的抱枕,不仅可以在圣诞节期间装点气氛,还能在平时用得上,很符合现在欧美客户的现实需求。”周爱玲说,以往的圣诞用品都是一次性的,现在欧美国家的人也可以学着节俭起来,这种既有圣诞元素也有实用性的产品,今年以来卖得非常好。
而蔡勤亮通过“集中经营,分散生产”的方式来降低风险。“义乌有非常多的配套生产厂,任何圣诞用品的配件都能在义乌找到,这是台州不可比拟的。”为此,今年年初,蔡勤亮在义乌青口工业园的工厂投入生产,这是他的第二家生产工厂。
前段时间蔡勤亮回了一趟台州,他发现不少台州同行也和他一样,将工厂迁徙到义乌。“主要还是缘于义乌小商品市场强大的吸引力。”
义乌圣诞用品行业协会初步统计,去年金融危机以来,义乌圣诞用品生产企业反而逆势增加了100多家。“都是从广东、温州、台州等地迁移而来的。”陈金林分析说,尽管义乌圣诞礼品以中低档为主,但义乌圣诞礼品市场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强,在欧美国家消费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大批圣诞订单从广东转移到义乌,不少企业也随着订单而“迁徙”到义乌。
“价格竞争早就不合时宜了,义乌圣诞用品厂家必须尽快进行创新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陈金林说,新一代用户的需求肯定比前一代升级,所以更需要厂家把握需求推陈出新,为此义乌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特别设立了研发中心。
义乌商人正在通过各种办法,帮助自己度过“冬天”。 (作者:何颖)
![]() |
![]() |
点击次数: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