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8月20—21日,浙江省人大代表40余人,在视察义乌国际物流中心、内陆口岸场站建设并听取相关汇报后,对义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他们认为,目前义乌在在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物流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义乌不仅有大市场,还有大物流!
物流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贵阳的货两天内能到,安顺的那批也不会超过50个小时。”烈日下,骆国荣在江东货运市场刚装完货,顾不得一身汗,就打电话给贵州的客户,说得很自信。他告诉记者,从义乌到千里之外的贵州,货两天就能到,中国没几个城市能有这么高的效率,而义乌就是其中之一。
拥有全国最大小商品市场的义乌近年来依托大市场,逐渐培育出伸向全球的物流货运网络,不仅当仁不让地稳坐浙江四大物流中心之一的交椅,而且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的速度惊人。
据介绍,目前义乌市物流业发展势头良好并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物流经营主体总量大。现我市拥有道路货运经营主体10000多个,拥有公路托运经营单位557家,从事卸货配送服务的经营单位326家。
二是物流运输方式多样化。形成了对外运输直接拥有公、铁、空三大运输方式,与小商品市场相适应的较为发达的物流体系,成为全省运营最繁忙、业务量最大的四大物流主枢纽之一。目前,公路货运业务直达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60多个城市,年货物出运量600多万吨;铁路行包专列开通了6趟,全国20多个铁路大站在义乌设立中转托运站,年货物吞吐量325万吨;快递业务量增长迅猛,连续几年占全省县级市首位;航空货邮量也逐年增加,驻义乌经营的航空货代有100余家。
三是国际物流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在义乌设立办事处的船务公司有中海、法国达飞、中外运、美国总统轮船等15家国际知名企业,有各类海运、外运、外贸代理1000余家。今年6月出口小商品4.9万个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6.5%。
四是低价竞争优势较为明显。自实施货运市场开放以来,市场运价大幅下降,形成了“价格洼地”,吸引了宁波、杭州、温州、衢州、湖州、绍兴等众多周边区域甚至上海等周边省市的货物到义乌中转。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市委市政府紧紧把握物流服务为“第三利润源”这个核心,以“大物流促进大市场”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场站、航站,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据介绍,近年来,义乌市投资5亿多元,先后建设了南方联、江东货运场、国际物流中心等多个专业性物流场站,总占地面积近800亩,进场经营单位500多家。目前正在建设的内陆口岸场站一期工程明年12份可投运,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现正启动土地征用工作,一、二期工程最终完成能满足年集装箱出口量110多万标箱的需求。义西物流园区的前期准备工作正有序展开,江北下朱临时货运场站等项目正在实施或规划中。
义乌市还不断完善以公、铁、空三大运输方式为主的物流载体建设。至去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283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通车里程达116公里。实施了浙赣铁路义乌段移线工程,铁路义乌新客站和新货站同时投入使用。铁路义乌货站有正线2条,到发线6条,货物线7条,有生资、粮食、食盐、化工、油专用线5条,并配套仓储、堆场共430余亩。投资3亿元的义乌民航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
打造全球小商品物流枢纽
义乌人骄傲地说,每天,全国主干道上都有义乌的车在奔驰!
如今,义乌人的骄傲正向世界延伸。义乌检验检疫局、义乌海关均已设立;义乌国际物流中心已成为著名的“无水港”;开通了铁路国际集装箱联运;航空口岸正式开放正在积极争取当中……
今年3月,义乌市完成《义乌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规划确定义乌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定位为“与国际商贸名城相匹配的全球小商品物流枢纽”。
规划提出,至2010年,基本形成包括义乌海关与口岸在内的现代化“大通关”系统;至2015年,全面建成与宁波港口岸功能水平相当的“大通关”系统;至2020年,实现小商品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发展水平在全国的首位度与影响度突出、物流发展高度现代化的目标。
义乌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称,围绕把义乌打造成“始发港”和“目的港”的目标,义乌市将深化义乌与宁波港合作,将宁波港的功能复制到义乌,实现跨关区和跨检区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同时,尽快启动义乌国际物流园区、国内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项目的建设。记者 陈金花
![]() |
![]() |
点击次数: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