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义乌:需要长期拼搏
最近,省委书记夏宝龙专门阐述了“十个工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并运用于工作实践。义乌改革发展任务繁重,需要讲究工作方法,集中力量,抓住关键,重点实破。
第一个重点,是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受制约的问题,就是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可是,体制机制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很多,需要在全面深化、统筹推进的同时,分轻重缓急,突破关键。关键在哪里?义乌既然是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那关键的地方,自然是国际贸易体制机制问题。国际贸易体制机制的内容也很多,作为市、县一域来开展国际贸易体制机制的改革试点,目前比较现实的重点,就是要突出“便利化的国际贸易体制”,或者说在“国际贸易的便利化”上做文章。看看还有哪些不便利?哪些是当前最突出的“不便利”?围绕这个去拓展,去突破,去争取政策,既容易找到共同点,争取支持,又能为企业创造更低成本、更便利的贸易环境。义乌要保持自己的市场优势,提升发展水平,要害的是服务的便利化,也就是要创造最便利的环境。围绕这个关键问题去全面深化改革,义乌才能继续拓宽路子,才能立于不衰之地,也才能创造出新的奇迹。
第二个重点,是突出办好一两个会展活动。目前,义乌的会展等活动载体非常多,大大小小、各门各类有10多个,这些活动载体可以评估一下,有好效果的就坚持完善,有些可以整合的就整合。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好一两个国家级、世界性的大型会展。比如,聚力办好“世界商会大会”、“世界电商大会”等,重在提升全球辐射力和国际化水平。
第三个重点,是千方百计提升国际化水平。义乌商贸城从城市形态来说,现在还不是中国的大都市,更谈不上国际性城市,但它的市场、商贸的国际辐射力和影响力,达到了全国性和一定程度的国际性层面,而且还在不断提升之中。其中最主要的是小商品的出口在不断扩大。商品出口是义乌的优势,需要长期坚持。近几年又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改革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出口贸易又有了新的发展。接下来,要着力提高贸易国际化水平,在抓好出口贸易、“走出去”的基础上,应该拓展进口贸易、“引进来”的功能。讲国际化,不能只跳“独舞”,要跳“双人舞”。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办法之一,就是扩大进口。现在义乌市场在搞韩国馆、东盟馆、非洲馆之类的国际商品“窗口”,目的也是要多引进来,这是很好的举措。国际化的商贸活动,就是应该有来有往的。
第四个重点,抓紧布局网上网下、境内境外的全球性商贸网络。当前比较大的一件事,是要尽快在全国和世界各地布下义乌的“天网”。义乌是小商品的世界“总部”、全球“中心”,必须有世界各地的“终端”。要千方百计通过各种载体去布网,撒下一张“天罗地网”。这个搞好了,可能又是“黄金万两”,推动新的发展,也会促进义乌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市场业态。当然,网络可以是无形的,也可以是有形的。亚非拉等世界各地的市场空间很大。非洲那里比较欠发达,市场发育晚。他们的城市郊区到处是路边的摊点市场,产品档次也不高。如果义乌市场走出去,会有很多商机。当然,我们也要到发达国家建营销网络,编织好全球性这张“天网”。义乌应以品牌、管理、服务、资本为纽带,积极发挥“母市场”效应,构筑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网货营销中心,打造全球的市场分销网络,继续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这些都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意义。
第五个重点,是依托“一带一路”打开新通道,推进新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新时期一个重大的国际性战略。义乌应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创造条件开通“义新欧”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平台和宁波港铁海联运专线。此举对义乌发展意义深远。如果在东亚、中东、中非一带,在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等这些国家的陆路通道打通,义乌的商品就可以更多地直接出去,就可以形成与海上丝绸之路“比翼齐飞”的陆路通道。所以,接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义乌改革发展、建设全球性小商品集散中心和国际商贸名城,的确是有长远意义的。
义乌的改革和发展还有很多其他的重点工作,都需要做实做好。但在一个阶段里,要注意方法,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去带动全局工作。
对几个具体问题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要谋划好长远发展,就需要了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义乌现在发展势头很好,未来30至50年、100年会怎么样?我们要对当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结构及基本趋势有所了解,明确改革发展的着力点。从现代经济技术发展动力结构的宏观角度讲,是一个如同飞机起飞的“一体二翼二平台”的结构:“一体”是实业、实体经济,如同飞机“机身”;“二翼”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金融,如同飞机装有发动机的“左右翅膀”;“二平台”是城镇化和市场制度规则(包括法制),如同机场的“跑道”和飞机起飞的组织指挥、制度规则。其他要素都比较可以理解,但对金融作为“动力一翼”可能不太熟悉一些。我们知道,生产出来的产品到市场上流通交易,产品就商品化了,但商品化的基本条件是货币化,而货币的商品化、市场化,就要金融化、资本化。货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和核心,是组织调控经济运行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第二个建议,就是创造贸易便利化,离不开市场机制,需要有专业化的大公司作支撑。政府或半政府性服务组织、平台可以有,但不能垄断。要创造多种多样的条件,培育多种服务平台,让市场充分竞争。对为贸易便利化服务的企业平台,政府既要鼓励支持各种“星星”,同时更要有“月亮”、“太阳”,而且要突出骨干“月亮”、“太阳”,使其形成规模效应,创造低而优的便利环境。像义乌港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大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一达通”等公司,能提供通关、退税、商检、外汇、物流、金融等一站式服务,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能降低中小微外贸企业交易成本,提高通关效率,完善金融、物流和诚信服务。对这些有实力、有经验、有品位的骨干服务平台,带动力强,而且支持起来也容易见效。
第三个建议,要关注研究“嘿客”现象。“最后一公里”通常是各种“流”的瓶颈,也是物流的瓶颈。为此,快递企业包括各大电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加以破解。从2013年开始,京东、圆通、韵达、顺丰等电商和物流企业纷纷开设快递自提柜,遍布高档社区、大学校园、地铁站等区域。然而,从实际体验效果看,快递自提柜虽有节省人力、全天候运行的优点,但同样面临投入大、盈利慢,且不能实现全品类覆盖的缺陷。为此,顺丰创新自提模式—推出了“嘿客”,并于近期开张试运营。“嘿客”除快递物流业务、虚拟购物外,还包括ATM、团购/预约、洗衣、试衣间、家电维修等多类业务。“嘿客”店内的海报、二维码墙都放置虚拟商品,通过手机扫码、店内下单购买。这种模式与英国最大的O2O电商ARGOS十分相似,有所不同的是,“嘿客”除试穿试用的样品外,店内不设库存。据介绍,“嘿客”标配的JIT(准时生产方式)预约服务,顾客不用支付货款即可向商家预约,待商品到店进行体验后再购买付款,无论购买与否配送均由顺丰承担。这种将物流优势延伸到商店销售,或者说生产—配送—消费一体化的模式,会不会成为趋势?会不会带来什么新业态?对义乌商品市场会带来什么影响?义乌市场如何与此类经销模式对接?这些也是值得关注研究的。
第四个建议,义乌改革任务繁重,发展趋势令人关注,但工作要求、起点也很高。怎么做到有全球化视野、国际化眼光?怎么把国际与国内发展、内贸与外贸、网上与网下、商贸与制造、科技与产业、金融等要素与经济社会发展、生产与生活、经济与文化、城市与乡村、发展与治理、市场与政府等工作结合好?需要有得力的智库提供服务和支撑。智库可围绕着打造全球性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国际化商贸名城,立足于中长期提出一些有前瞻性的理念或可操作的思路。30至50年以后的义乌商贸市场会是个什么样?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义乌市场已经由过去的小商品专业市场提升到了现在城市型的“商贸”阶段,但在商贸的基础上又会是什么形态的市场?我们认为,可能是“商务”形态的。“商务”比“商贸”形态更高,这如同“商贸”比“商品专业市场”更高一样。将来义乌市场的发展趋向是不是要从商贸发展到商务?还有,在商务的基础上又是什么形态呢?但不管什么形态,它们的根还是商贸、商务。商贸集散度是义乌市场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今后还有什么其他的竞争力?其实,贸易便利化实现之后,还是特别需要向环境方面使劲,所以,义乌的综合环境要上去。从长远来说,义乌城市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就是纯内陆城市,离江海比较远,缺海缺湖缺大江大河。这是一个弱点、一个软肋。要真正做到百年不倒的义乌城、义乌市场,需要瞻前顾后,防患于未然。而这些都需要有智库的前瞻性研究,提出有见地的意见建议。
作者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本文根据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调研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 |
![]() |
点击次数: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