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一边给老外做翻译,一边却向商户索取回扣,这种不法外贸翻译等市场采购中介人员,让义乌这个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苦不堪言。
边给老外做翻译,一边却向商户索取回扣,这种不法外贸翻译等市场采购中介人员,让义乌这个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苦不堪言。
22日,本报记者从义乌市工商局获悉,义乌市已启动为期4个月的,针对外贸翻译等市场采购中介,索要回扣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据介绍,这也是迄今为止义乌最大规模、最为严厉的采购中介整治行动。
在18日举行的动员大会上,义乌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凤鸣表示,义乌对外贸翻译等市场采购中介行业进行整治,是要探索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目的不是取缔,不是驱赶,而是规范。
商户利润被挤压
目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0.66% 资金 研报]有7万多户商户,销售16个大类的170多万种单品。主体、商品的集聚,在推动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同时,因其准入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划行规市”后在同一区域经营,所带来的同质化竞争加剧也逐渐凸显。
在义乌,几家、几十家甚至几百家商户,同时生产、销售同一种商品的情况并不鲜见。在买方市场的大背景下,价格成为商户们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不少经营户无奈地说,你卖一块钱的商品,人家九毛钱就肯卖,你要想获得单子,就得出八毛,很快,七毛、六毛的都会有人愿意做。
同时,商品种类丰富和配套产业完善,在方便采购商采购同时,也使得义乌小商品价格更加透明。原材料、配件时价,人工、物流支出,加工损耗比例等,只要采购商愿意,他们可以很方便、快速、清晰地计算出经营户的真实成本。这进而又加剧了商户互相压价竞争的低端竞争方式。
相反,人工、用水、用电、用房、用摊、原材料价格等一系列成本却在上升。于是,出现商户利润空间不断受挤压的尴尬。
回扣削弱竞争
目前,义乌活跃着一万多名常驻外商和数千家外贸公司,他们多为境外的企业在义乌采购小商品。其中,部分外商、外贸公司负责人,同时也是境外企业老板,在义乌设立机构只是完善自身的销售链条;但更多的则是“专门”或“兼顾”为其他境外企业代为采购,赚取佣金。
在价格竞争白热化同时,市场商户比如给采购中介“回扣”、允许采购商赊销等竞争手段开始浮现,并很快演变成了行业的“潜规则”,并逐渐从以前经营户主动允许,发展到目前采购商主动要求赊销,或是采购中介人员会主动索要,甚至通过敲诈等方式索要回扣,让市场经营户承受极大的市场风险。
对此,义乌市政协部分委员去年做的一份调研报告分析称,目前义乌外贸翻译人员(业务员)主要有外贸公司自行招聘的外语专业人员(一般为英语)和专业翻译公司(一般为小语种)提供两类,其中大部分为常驻义乌的本地企业翻译人员,少量为陪同外商来义采购的随行翻译人员。”
该报告调研认为,目前义乌市场上部分采购中介人员通过进店就提要求、结账时索要、验货时刁难、下单时要挟手段,引导、逼迫经营户提供回扣,标准“最低占订货总额2%—3%,一般是5%,有些占10%。”索要回扣的人群“多集中在常驻本地、小语种翻译人员身上。”
这份报告立即引起了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也促成了这次外贸翻译等市场采购中介行业专项整治的开展。
最为严厉整治
义乌市工商局副局长宋响认为,在此之前,义乌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就已经对这一现象产生关注,并付诸行动。但在更多的案件中,经营户的顾虑、高度隐蔽的给予方式等原因,都给职能部门的调查和处理带来了难度。
据宋响介绍,这次整治行动成立“外贸翻译等市场采购中介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义乌市分管外事的副市长担任组长,有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并在义乌市工商局设立办公室。要求“举报一起查处一起,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有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商业贿赂行为依法没收所得,并处罚款。”
今后,义乌市将对市场采购中介从业人员登记备案并颁发证件、开展信用监管并设立黑名单、完善外贸翻译等采购中介配套服务体系等措施。同时,还通过呼吁经营户转型升级、提醒采购商加强防范、要求采购中介行业提升自律、鼓励经营户和客商对采购中介行业的监督等手段,根除类似违法行为滋生的土壤。
上述调研报告还预警说,前几年在义乌从事放高利贷、炒房地产亏损而跑到境外的一些商人,有些在境外注册贸易公司,通过派员或由外国商人第三方来义乌市场采购。这些人对义乌市场多年来的赊货经销、欠款经营非常熟悉,骗货手段会更比一般人高明,须引起广大商户高度关注。
![]() |
![]() |
点击次数: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