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商成市场研究所是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以“兴旺专业市场,成就商业地产”为宗旨,专业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拥有一批精通国内外市场状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邀请了商业地产界及学界知名的专家作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研究所发展目标是打造民营经济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品牌,并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研究……
![]() |
![]() |
4月25日至5月1日,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简称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第69届年会在泰国曼谷召开。年会上各成员国表决通过了《政府间陆港协定》,由交通运输部、外交部及海关总署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与了《协定》审议工作,我国有包括义乌在内的17个城市名列其中。此次确定的我国17个城市主要为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边境口岸城市,义乌是我省乃至我国东部地区唯一一个被列入的内陆城市。
一、义乌争取国际陆港城市的进程
国务院批复的《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要求,义乌将承担探索建立新型贸易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等9个方面的主要试点任务。因此,创建一个以推进小商品国际贸易物流服务和制造创新为核心的国际化、现代化、高端化、综合化的国际陆港平台,对义乌国际贸易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为推动亚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国间的互联互通,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分别制定通过了《亚洲公路网政府间协定》和《泛亚铁路政府间协定》。在此基础上,为加快亚太地区物流和多式联运系统的建立与发展,亚太经社会倡议建立亚太陆港(即内陆港、无水港、干港,是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现代物流中心,它通过运输网络直接与港口相连)网络,并多次组织召开了专家组会议和研讨会。
2011年3月中旬,交通运输部向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报送了我国境内的国际陆港城市推荐和备选名单(当时没有义乌)。义乌市获悉这一信息后,及时向省交通运输厅和交通运输部相关司局汇报,请求将义乌市增列为国际陆港推荐城市,省交通运输厅于当年8月向国家交通运输部上报了《关于建议将义乌市列为国际陆港城市推荐城市的报告》,并专程前往交通运输部进行专题汇报与对接。交通运输部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作了工作部署,将义乌列入推荐城市名单。2012年6月,亚太经社会在泰国曼谷召开了“陆港协定特设政府间会议”,确定了《政府间陆港协定》的草案文本,交通运输部将义乌作为我国首批陆港城市名单通报给了亚太经社会。同年10月,亚太经社会召开了交通运输委员会第三届会议,批准了《协定》的草案文本。2013年5月1日,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69届年会正式将义乌列为国际陆港城市。
二、义乌成为国际陆港城市对国际贸易改革的重要意义
从义乌被国务院批准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战略高度看,充分体现了义乌改革的国家战略地位和国际战略地位。从国家层面看,把义乌作为未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点城市,形成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国际层面来看,国家鼓励义乌参与国际化分工和竞争,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引,这必使得义乌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更能适应国际贸易规律,不断提升自身优势。因此,加快义乌国际陆港城市建设,对于整个义乌乃至浙江省而言极具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义乌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融入世界竞争格局
从义乌当前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来看,义乌已经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成为义乌迈出更大步伐的重要基础。但从未来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来看,义乌的发展路径偏窄。今后义乌在国际分工和竞争中要取得更大的主动权,必须积极融入世界竞争格局中,抓住有利机遇,扩展对外贸易范围、增加对外贸易渠道、完善对外贸易路径。当前义乌建设国际陆港,可以从根本上转变义乌多年来出口依赖长三角地区港口的局面,转而形成以自身为中心的贸易路线,使“义乌港”成为综合功能完备的“始发港”和“目的港”。这一战略格局的形成,使义乌在国际贸易和竞争上变被动为主动、变参与为主导。
(二)有利于推进义乌转变国际贸易方式,开辟广阔国际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的变化,世界贸易增长的中心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亚洲转移,同时造船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全球主要国际枢纽港的分布格局相应产生了巨大变化。从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格局来看,国际贸易的中心主要分布于亚洲国家,我国是当前和今后对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借此机遇,义乌建设国际陆港,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贸易之中,改变自身以“出口”为主的贸易格局,转而实现“出口”、“进口”、“转口”并重的贸易方式,这对义乌提升国际形象、扩大国际交流面,进而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发展机遇非常有利。
(三)有利于增强义乌抵御国际贸易风险能力,适应国际规则
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于国际贸易的规则掌握更加成熟,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更是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义乌借此机会建设国际陆港,深化国际合作、推进互利共赢、开辟广阔市场,不仅为义乌发展赢得机遇,更为贸易国的经济增长、对外交流提供了机遇。反过来,置身于国际环境中的义乌,受到国际经济秩序的冲击,在风险和机遇中谋求生存与发展,这对于义乌增强其风险抵御能力、适应力、竞争力是极为必要和有利的。经受住国际经济、贸易秩序的冲击和考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是义乌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融入世界、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重要环节。
三、促进义乌物流快速发展的举措
义乌被确定为国际陆港城市,是国家相关部委支持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一大举措,是国家战略赋予义乌的重要使命。省交通运输厅将与义乌市一起,根据《政府间陆港协定》相关规定以及发展和营运陆港的指导原则,着手建立有利于陆港发展和顺畅营运的新体制,探索陆港需要打造的模式、实现的路径,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
一是修编完善与国际陆港城市相匹配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谋划物流布局,实现把物流发展成战略支撑产业、把义乌打造成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物流高地的战略目标。
二是加快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公、铁、空三大运输方式为主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建设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物流场站体系,进一步增强物流承载力。
三是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推进物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的航运、空运、保税等现代物流企业。
四是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试点,建立订舱平台,将“义乌港”视为一线海港的功能延伸拓展区,实现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的“无缝对接”。
五是积极争取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利于义乌形成一个高效率的国际采购,国际分拨,国际配送的平台。
六是积极争取将义乌列入国家“国际陆港城市”的试点城市,尽早在亚太地区享受更优惠、更便捷的通关政策。
![]() |
![]() |
点击次数: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