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以食为天,农贸市场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让老百姓能在优良的环境中买到“放心菜”,海盐围绕农贸市场的建设、日常管理与今后发展三个方面,以行政指导为主要抓手,唱好“三部曲”,有效地促进了改造提升工作的进程。目前,全县一个四星级市场、一个三星级市场的创建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各农村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也已列入相应镇(街道)的工作计划。
奏响布局规划前奏 改造从细节入手
记者从工商部门获悉,海盐有各类农贸市场20个,其中二星级市场9个、一星级市场1个,星级市场占比50%。2010年市场成交额13.39亿元,同比增长10.7%。但由于大部分农贸市场都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设施比较陈旧落后。
大到市场整体格局布置、摊位分类布局、下水管道排布,小到统一的电子秤附带收银柜的巧妙设计,农贸市场的改建关系到各个细节。经过前期调研,今年6月,县工商局联合相关部门拟订了海盐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和全县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三年计划。根据规划,各镇(街道)所在地农贸市场均以二星级标准改造提升,三年内全县星级市场力争镇(街道)全覆盖。
完善工作机制 全程指导日常管理
硬件设施是市场的骨架,市场的内核在于规范的管理机制。为促进市场的日常管理,工商部门加强了在管理上的全程指导,对有批发、网购意向的经营户进行培训,减免部分摊位费,使其服务和辐射的功能更加强大。
为了强化责任人意识,市场与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提高经营者的守法意识、责任意识。此外,目前县城的6个市场已经全部建立了检测点,配备了检测设备,农村已有2个市场建立了检测点,共投入资金50余万元。全县农贸市场都建立了食品安全索证索票、进货台账登记制度。
“一市一特色” 鼓励指引市场提档升级
沈荡、通元农贸市场在当地工商所的建议下,以信用评定为依据,开展优秀经营户评选与表彰活动,在市场经营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海盐县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的“一票通”制度有效地保障了从批发源头到各市场零售再到家庭餐桌的蔬菜消费安全……为了提升县内农贸市场的档次,营造放心、舒适的购物环境,工商部门以文明示范创建为指引,各农贸市场结合实际开展各类创建活动。
今年,海盐将县城武原农贸市场与农村元通农贸市场定为四、三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单位,树立全县范围内的县城、农村两个市场创建样本。目前,第一期改造已完成,第二期改造即将开始。对于设施较好、开业不久的元通农贸市场,重点从软件建设上抓好创建指导,指导市场建立各类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认真执行制度。各市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形成“一市一特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