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山东临沂是江北最大的商品批发城,近几年在改造提升批发市场、促进商贸物流业发展方面做了积极有效的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在今年山东“两会”期间,本网记者对山东省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连承敏进行了专访。
【记者】连书记您好,欢迎您来到新华网。近年来,山东临沂的物流业发展很快,成为闻名全国的物流城。临沂为什么重视物流业的发展?
【连承敏】对发展商贸物流业,尤其是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是因为,从历史上看,临沂就有着重商兴商的传统,很早就是一个著名的商埠,到清代已经是商贾云集、交易活跃,有"小江南"之称。从临沂所处的区位看,这里处于承南接北的重要位置,交通四通八达,是全国重要的枢纽城市,具备发展商贸物流业的良好条件。从形成的基础看,改革开放初期,临沂率先办起了批发市场,到现在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去年,全市各类批发市场达到了1000多处,交易额近1000亿元,尤其是临沂批发城去年交易额已达540亿元,占到了全市市场交易额的一半还多,被授予中国市场名城,在全国五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中排第二位。
市场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直接效益,使以商贸物流为主体的服务业繁荣壮大,去年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6.8%,而且拉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间接效益。我们认为,商贸物流业是临沂最大的优势产业,打造商贸物流品牌,就抓住了山东临沂发展的"牛鼻子",带动临沂经济的全面振兴。
【记者】在打造商贸物流业发展上,临沂抓了哪些工作?
【连承敏】近几年,我们在改造提升商品市场、促进商贸物流业发展上,主要抓了"五个转变"。
一、在市场设施上的转变。在原来大棚经营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了改造升级,现在的经营设施已达到了第四代。2007年以来,集中规划建设了36平方公里的新商城,去年一年投入了13.48亿元,大幅度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再用1-2年的时间,全面完成新商城建设和老商城的搬迁改造,争取到2010年使商城的交易额达到700亿元。
二、在体制上的转变。原来的临沂批发市场,是以6个村居为主体办起来的,现在来看,以村居为主体建设和管理的模式,制约了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我们正全面推行居企分离,实行商品交易市场公司化,积极筹建商城集团公司,并计划适当时机包装上市,以此为抓手从根本上转换经营机制,提升市场的经营管理水平。现在,这项工作进展很顺利。
三、在交易手段上的转变。过去批发城有个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现货交易、现金结算,这与现代商贸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近两年,我们着力抓了交易方式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投资5000万元建设网上商城,加强了重点行业、重点商品的网上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的推广应用。
四、在商品来源上的转变。传统的批发市场是集散型市场,买全国、卖全国,对地方加工业的发展拉动不够。为此,我们坚持走以贸带工、工贸结合的路子,积极引导市场大户和外地企业依托临沂市场兴办加工业,提高地产品研发加工生产能力。近几年地产品市场占有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现在已达到45%。我们打算经过3-5年的努力,使地产品占有率达到60%左右。
五、在商品流通范围上的转变。临沂批发市场目前在国内辐射范围很广,但是在国外的业务上扩展得不够,这也是我们与义乌最大的差距。下一步,我们要努力推进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变。积极引导扶持市场大户、大型生产流通企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办市场。大力发展国际会展经济,培育会展品牌,依托批发市场常年举办各类会展活动,扩大商品占有份额,提升市场的外向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