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他们对汉口北地区服装商圈的人气还不太放心,不敢轻易做个体搬迁的举动。他们很清楚,如果只是单打独斗地搬迁,是很难在短时间在新的区域内形成产业规模效应的。如此一来,失去了汉正街人气的汉口北,生意也必然受影响。
为了吸引汉正街的2万余商户搬迁至汉口北,黄陂区政府也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执行细则。在一份《关于汉口北专业市场群入主经营户有关优惠政策的意见》中,黄陂区表示凡是入主汉口北市场群的经营户,都可按条件获得三年免税、户口迁入等优惠政策。
除此之外,汉口北依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客运站、公交线等基础设施的缺乏,尚未完备的餐饮、酒店等生活服务设施,让这里无法大规模的聚集人气。而对于汉正街的商户们来说,来到汉口北,最为看重则是汉口北可能迎来的人气和扎堆效应。
在不久前的湖北省两会上,湖北省人大代表阎志,一直呼吁政府加快汉口北道路、客运站的建设进度,并预先引入更多的公交线路通达市内,同时要做好长远的汉口北城市规划和布局。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汉口北承接汉正街迁移的最终结果。
小商品市场的末路与转型
以义乌所代表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正在逐步萎缩。
其实,在中国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上,汉正街所走的转型路早有先例。
在全国的小商品市场中,以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最为成熟,排在其后的汉正街和河北白沟商品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拥有同样的困惑。不同的是,白沟市场早早的作出了选择。
在80年代以“包”打天下而出名的白沟市场,曾一度超越汉正街,被称为“南义乌、北白沟”。但自上世纪90年代后,当义乌市场持续迅猛发展之时,白沟却和汉正街一样,陷入了经营环境混乱、假冒伪劣商品扎堆的情况,面临闭市危险的白沟在痛苦之中选择了涅槃重生。
2004年,没有退路的白沟市场启动了对商品交易城的升级改造工作,按照“大市场带动大工业”的思路,白沟规划出了一个包含服装、小商品、箱包、五金皮革等商品在内的11个现代化商贸城。经过数年发展,白沟已成为仅次于义乌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稳稳的超越了曾经的大哥汉正街。
今昔对比,汉正街要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却更为复杂。
“以前的小商品市场,就是批发加零售的模式,依靠多量和低价来盈利。但是面对大型连锁商场的市场挤压时,必须做出业态的创新和升级,才能有所发展。”针对蓄势待发的汉口北,武汉大徐发展研究院常务院长李光说道。
作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转型的承接政府,黄陂区政府将转型的重点放在了正在兴起的电子商务平台上。黄陂区区长胡洪春表示,实物交易与网络交易相结合的市场体系,将是汉口北的一大特色。
在卓尔控股的计划中,建成后的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年交易额将达到800亿,超越义乌小商品基地,成为国内最大,集交易展示、物流仓储、客运货运、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一站式大市场。
但一个现实是,在汉正街尚未搬迁之时,硚口区曾斥资500万为汉正街打造了一个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但是截至2010年,相比其汉正街500亿交易规模,电子平台上不过千万的成交额,让这个平台显得有些尴尬。
如今,依然是这些商户,在转换了一个门面之后,他们能放弃已经熟知的“三现”交易模式,转而走向电子商务吗?
更严峻的形势在于,即是被冠以“义乌模式”的小商品市场,也必须面临来自新型百货商场的冲击。在面临愈来愈多的新型专业渠道商的挑战时,义乌市场也需要在不断探索向外扩张的新途径,以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名义开赴各地的分市场,在各地发展都会遇到一个之前没有出现过的对手:拥有品牌的大型百货商场。
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批发模式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同在一个区域内的大型批发市场,而是以沃尔玛为代表的综合商贸市场。在沃尔玛、家乐福以及众多地方百货商场迅猛的发展势头面前,专业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必须能寻找到新的竞争优势。
长期跟踪汉正街发展历史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朱延福有个“悲观”的看法,在他看来,汉正街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接下来的改造,更应注重的是对汉正街“灵魂”的追寻。
“从大的环境来看,以义乌所代表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正在逐步萎缩,这是商品交易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朱延福直言。
现场交易的诚信限制,假冒伪劣产品的困扰,大量物流需求对交通运输的考验,已成为所有小商品市场需要面对的问题。汉口北想要重塑“天下第一街”的辉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