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单从专业角度讲,在2003年以前,郑州还没有一个配套设施完善的汽车销售市场,如果从郑州市汽车保有量来看,当前需求还很大。”谈起2003年建立汽车专业批发市场的初衷,中博汽车广场总经理李严这样表示。
早在七年前,按照李严的设想,依托郑汴路便利的交通和周边浓厚的商业气息,中博汽车广场必定红火。
然而,在当时,李严的这个想法似乎有些超前,当2004年6月市场开业时,中博汽车广场只招到了不到一半的商户。
“主要原因是当时郑汴路商圈基础设施不到位,当时周边只有一条路,没有人气商户不愿来。”李严说,从2004年到2006年底是中博汽车广场长达三年时间的市场培育阶段,而这个阶段也是市场最难熬的时候。
到2006年底,中博汽车广场商铺才招满。“商户好像商量好的一样,说来都来了,仅4S店就来了8家,占整个市场的四分之一。”中博汽车广场一位工作人员说。
“虽然市场现在已趋于成熟,但我们还是很担心,原因是这个市场是租来的,就害怕土地拥有方收回。”上述人员表示。
租来的市场
早在10年前,人们只知道郑汴路上有一个不起眼的沙发配料市场。然而,十年后的郑汴路上,冠以“中博”这个名字建起的专业批发市场已经达到五家,涵盖领域涉及家具、家电、厨具、建材、汽车等。
“中博的崛起,完全得益于‘郑汴融城’的发展。”中博汽车广场商户王莉君表示。
从最初的马路市场、摊位市场,到今天的品牌店、连锁直营超市,郑汴路上一座座专业批发市场拔地而起。
“那是个抢地盘的时代,只要给当地农民钱,谁买地、租地都可以。”王莉君说,包括中博汽车广场和附近的几个市场,都是向郑汴路社区杨庄村租的地,十年、二十年不等。
伴随着“郑汴融城”的起步,集聚的人气炒热了商业地产市场,郑汴商圈的商铺逐渐升值。
在红火的市场大潮下,李严也有些按耐不住了。2003年,经过别人牵线搭桥,他和杨庄村签订了200亩土地租赁合同,随即开始建设汽车专业市场。
“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只想着尽快把市场建起来,至于产权,根本没考虑。”李严说。
“这些土地多数临街,便于建市场,价格相对优惠,但由于不太懂商业地产开发,再加上没有统一的市场规划、管理,导致市场建成后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影响了前期的招商。”上述人员说。
在市场刚刚建成时,中博汽车广场初步定位为中高端汽车专业销售市场,在随后经营过程中,李严逐步意识到,中低端汽车更有市场。
在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后,中博汽车广场做出了新的选择,走多业态发展道路。
多业态发展
2004年6月,中博汽车广场开业时,其附近还是一片空地,没有商业人气,没有可以借鉴的管理思路,对于李严来说,无疑难上加难。
“如果想在郑州的汽车销售市场占领一席之地,除了在硬件配套设施上下工夫,最重要的是业态和管理上的创新。”李严认为,中博汽车广场的专业化在当时是比较超前的,已经走出了单一的“零售”,只有多招4S店入驻,才能增加市场的知名度。
中博汽车广场大胆的做法,令人不解。对此,李严自有一番解释:“为了充分吸引商家和消费者的眼球,郑州北环汽车零售商也在转型中,要做到有所取舍,我们也要转型,否则很可能会被领先者一步步超越。”
新业态定位的背后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那么,怎样才能跟上市场逆势而上的步伐不被落下?这是中博汽车广场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由于汽车在当时是一个需求较大的产业,且消费者很关注售后服务这一项,所以只有统筹顾客的消费习惯、经营者的生存现状,市场才会带来收益。”李严认为,多方因素决定了市场多业态经营模式的选择。
2006年年底,李严重新对商户做了一次严格筛选,核定品牌,不论是高档次还是低档次,都不能有重复商家入驻,同时把招商重点放到4S店上。
“单一的业态并不能囊括所有的商家、经营者,也不能满足尽可能多的消费者,而混合业态有强大的生命力,更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上述人员表示,中博汽车广场采取了以汽车4S店为主,其他高中低品牌为辅助的多业态经营。
“目前,市场内高端品牌比重不到20%,中低端品牌占据了45%。今后,这一比例将会降低,它们也将在竞争中逐渐被淘汰。”李严补充说。
“其实,自2007年开始,我们就避开了市场内的经营结构矛盾,并且现已发展到成熟阶段。下一步工作是开辟二手车市场,但这一领域只占很小一部分。”上述人员说。
产权问题是发展掣肘
2009年的中博汽车广场,从年初的低谷,到“金九银十”,再到年末的一车难求,经历了V型反转的一年。
从2007年到2008年底,由亢奋到冷却,中博汽车广场获得盈利只有两年,对于这样的命运李严显然有些不甘心。
“现在想想,还真有些悬,主要是这块地我们没有产权,随时都有被杨庄村收回的可能,幸亏2008年底的金融危机才救了市场一命。”李严说。
2008年8月,中博汽车广场收到了杨庄村一份解除土地使用合同的通知书。该《通知》称,因土地使用合同到期,杨庄村不再续签协议。
这对于中博汽车广场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刚刚有盈利的市场,随即就要被拆除,无论是市场商户来说还是中博汽车广场管理方,都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其实,早在2008年6月,就有人传言中博汽车广场的用地将被收回。说白了,他们是看中了中博汽车广场有了盈余,想把这块地作为商业地产开发其他项目。”李严介绍。
随后,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改变了杨庄村的想法。2009年初,双方达成协议,续签合同。
王莉君说,当时受危机影响,生意很不好做,但中博汽车广场已成为郑州市人气最旺、销量最大、商户最集中的专业汽车用品市场,商户都不想就此离开,有很多的老客户,已经认同了这个市场。
据了解,随着郑州市汽车容量的扩张,汽车市场并不能满足现在发展的需要,这样一来,或许中博汽车广场一家独大的格局将会被打破。
也就是说,中博汽车广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必须打造核心内在价值与完善服务体系链外,解决产权问题也势在必行。“如果不解决产权问题,下一次合同到期,厄运还将来临。”王莉君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