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沈北新区,规划建设中的现代化市场集群正破土萌芽。它吸引的不仅是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而是弥补整个东北地区尚无大型专业市场集群的空白,通过市场集群引领区域经济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按照“中心城市新都心、新兴产业集聚区、现代生态新城区”三大目标,沈北新区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高起点建设,全力打造立足沈阳、辐射东北的高端专业市场集群——中国·沈阳国际专业市场集群。
大手笔——540亿元项目高歌入沈北
城市向北,生活向上。作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最具投资价值、最具吸引力”的城区,凭借高标准的发展规划、科学的产业定位、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惊人的发展速度,成立5年的沈阳市沈北新区,正引得无数“金凤凰”来此“梧桐树”旋舞。
2月26日,15个计划总投资约540亿元的大项目与沈北新区签约,再次彰显这块投资洼地的强烈吸引力。
仔细盘点,这次高歌猛进落户沈北的项目个个能量十足——
以光电信息为重点的产业项目6个,包括投资20亿元的中国位置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杰尔旺通讯产业园,投资1.6亿美元的中宇通讯科技园,投资50亿元的苏泊尔卫浴生产基地及苏泊尔大厦等。
市场集群项目9个,包括投资100亿元的江苏红太阳商贸城,投资50亿元的义乌小商品国际商贸城,投资45亿元的华强数码广场,投资40亿元的沙溪国际酒店用品商城,投资30亿元的中国(沈阳)科技五金城,投资28亿元的名嘉城市广场,投资15亿元的拉维莱特名品博览园,投资15亿元的浩宝钢材物流园及金属大厦,投资15亿元的金科五星级酒店及商业广场等。
波澜壮阔的招商大戏背后,透射出沈北新区成立5年来永不停顿的铿锵迈进步履。
“沈北速度”,项目领跑!活力四射的沈北新区,自成立以来,一直在辽宁省委、省政府、沈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大手笔建设生态城市,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发展空间不断优化,发展活力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迅速成为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引擎。
不断加盟的一个个大项目,正在集群成势,开启项目拉动发展的新时代,为沈北新区——沈阳城市新都心增添新亮点!
大志向——剑指第五代专业市场集群
这一次,大项目辐辏云集沈北新区,招商大潮依旧风云激荡。
这一次,投资者底气十足亮剑沈北,创富梦想仍然激情燃烧。
令人心动不已的这一次,又是那么与众不同。与“市场集群项目”结缘的沈北新区,正踏上“专业市场集群”这艘大船,扬帆出海。
构建完整超前的思路,结合独一无二的优势,沈北专业市场集群高起点开局。刚刚出炉的《中国沈阳专业市场集群规划纲要》,清晰可见沈北新区打造第五代专业市场集群的壮志豪情——
抓住沈阳经济区建设重大发展机遇,适应沈阳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和沈阳商贸流通业发展升级的新形势,承接内地沿海产业转移和中心城区市场外迁的客观需要,新区规划建设集商品研发、生产加工、商贸、电子交易、展示、仓储物流为一体的专业市场集群暨“中国沈阳专业市场集群”。
这不是拍脑门突发奇想灵机一动得来的点子,而是高瞻远瞩深思熟虑审时度势判断的结果。
看准市场大势。中国专业市场经过发展,已进入第五代集商品研发、原材料、生产、商贸、展示、仓储、电子交易、物流为一体的专业市场集群时代。在全国范围内,南方发达地区已形成极具典型的现代化市场集群。以各类大型专业市场为主体,物流、会展、酒店、电子商务、金融、旅游等相关服务产业为配套,生产加工业为补充,正是现代化市场集群的特征。
把握市场布局。市场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目前,我国已形成南有浙江义乌、中有湖北武汉、北有山东临沂的专业市场发展格局。沈阳作为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为实现“以工兴贸、以贸带工”,发展大型专业市场集群当仁不让,正当其时。
摸清自己家底。沈阳批发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正处在由传统的批发市场向现代化的大型展贸市场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批发市场规模急需扩大,电子商务等技术手段亟待提升,上下游产业链条急需完善,商品经营档次亟待提高。在发展空间广阔、交通网络发达的沈北新区建立大型现代化的专业市场集群,有利于解决传统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问题。
观大势,知风向。沈北新区决策者深知,一个地区大手笔规划建设大型专业市场集群、倾力打造区域商贸中心发展专业市场集群前景广阔,专业市场集群集中规划、集聚资源,以龙头牵引之势,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到区域,对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富民强区意义重大。
心中有数,从容出手。抓住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立沈阳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以及适应沈阳国家级中心城市建设重大机遇,沈北新区区委、区政府决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沈阳商贸流通业升级发展提供重要载体,整合现有优势资源,科学规划,建立立足沈阳、辐射东北的高端专业市场集群——中国沈阳专业市场集群。
大气度——以“市”成“城”打造“北方第一市”
不出手则已,出手必显大气度。规划打造中国沈阳专业市场集群,沈北新区的决策者志在凌云。
这是一个体量惊人的专业市场集群。到2015年,引进各类专业批发市场20个以上,市场交易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实现年交易总额达到1000亿元,年税收20亿元,带动就业20万人以上。
这是一个“立足沈阳,辐射东北亚”的第五代专业市场集群。东北规模最大——按照国际市场运行规则营运,预计投资人民币800亿元以上,市场交易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年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规模以上,年税收20亿元以上,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专业市场集群。
产业集中度高——做大做强农产品、生产资料等优势专业市场,使市场集群的产业集中度高、商品门类齐全,形成规模化经营和特色经营,对外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信息化能力强——以大型商业广场、大型物流中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为核心的,形成综合性商务信息交易功能,实现实物市场和虚拟市场有效结合的现代化专业市场集群。
产业链条完整——以商贸流通产业为核心,兼具商品研发、原材料、生产、商贸、展示、仓储、电子交易、物流等上下游相关产业,形成系统的产业发展链条,充分发挥市场集群的最大带动和倍增效应。
聚市大沈北、集散通天下,通过“办市场”达到“办城市”的目的,推进城市化建设。专业市场集群蓄势,沈北新区正聚集新能量期待惊人新跨越。
大蓝图——精雕细刻布局十大专业市场
谋定而后动。重点构建“一区、一带”市场集群发展总体格局,重点发展五大门类十大专业市场,规划建设中的中国沈阳专业市场集群掀开面纱展露芳容。
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核心区用地面积13.2平方公里的中国沈阳专业市场集群,包含农副产品、数码家电、生活家居、生产资料、小商品等五大类专业市场及配套的产业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园区。重点构建“一区、一带”市场集群发展总体格局——
“一区”即专业市场集群核心区。重点打造集商品研发、原材料、生产、商贸、展示、仓储、电子交易、物流为一体的第五代专业市场集群。位于沈阳四环、五环之间,以203国道为轴线,东至203国道以东1000米,南至四环控制线,西至长大铁路控制线,北至新城子常州路。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以义乌小商品城、东北木材园等项目为核心,重点发展生产资料、小商品等类专业市场。主要由交易展示区、仓储物流区、生产加工区、综合服务区组成。
“一带”即沈北大道专业市场带。重点发展专业市场,推动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沿沈北大道及道义大街两侧。以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杰尔旺手机交易市场、华强东北手机展销中心、东北电子商场、沙溪国际酒店用品城等项目为依托,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数码家电、生活家居等类专业市场。
在新区现有的产业基础和项目基础上,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数码家电、生产资料、生活家居和小商品5大门类专业批发市场及农副产品、种业花卉、手机、数码产品、汽车、化工产品、建材家居、五金批发、小商品等10大专业市场——
农副产品类,东北最大的农副产品采购中心。依托沈阳雨润全球农副产品采购中心、中国种业、海吉星农产品市场、中国国际(沈阳)花博园、日本普耐花卉等项目,发展粮油食品、果蔬干果、水产品、冷冻产品、种业花卉、中药材批发交易。到2015年,实现年交易额达到300亿元以上,建成东北最大的农副产品采购中心。
数码家电类,东北地区有影响力的数码家电商贸城。依托华强东北手机展销中心、融侨数码城、杰尔望手机生产展示基地、东北电子商城等项目,规划建设数码家电产品超级物流中心,形成涵盖手机、电脑、影像、MP3、MP4、家电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专业市场。到2015年,实现年交易额达到150亿元以上,建成东北地区有影响力的数码家电商贸城。
生产资料类,东北最具影响力的生产资料批发交易中心。依托物资交易市场、金属大厦、浩宝钢材市场、闽南石材城、东北木材深加工环保产业园、新城子化工园等,发展钢材、木材、石材等建筑材料、化工原材料及产品、农用机具、其他工业生产资料批发交易市场等。到2015年,实现年交易额达到300亿元以上,建成东北最具影响力的生产资料批发交易中心。
生活家居类,东北最大的中高档生活家居用品城。依托金马凯旋家居CBD、拉维莱特家居展示中心、弘阳万隆建材家居城、沙溪国际酒店用品城、步阳五金城、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店等项目,发展集建材、家具、家装饰品、五金、服装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专业市场。到2015年,实现年交易额达到150亿元。建设成为东北最大的中高档生活家居用品城。
小商品类,东北最大的小商品批发交易中心。依托义乌小商品国际商贸城等项目,发展礼品工艺品、玩具、服饰、鞋业、皮具箱包、小百货五金、文具、体育用品批发交易市场。到2015年,实现年交易额达到100亿元以上,建成东北最大的小商品批发交易中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