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据国家统计局南昌调查队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南昌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899元,比上年同期12406元增加1493元,增长12%。与此同时,南昌城市居民生存型消费比重平缓下降,发展、享受型消费比重逐步上升,表明我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发展型和享受型的发展阶段。
食品消费追求营养均衡多样
随着南昌食品市场供应更加丰富,品种更加繁多,南昌居民在吃饱的基础上,愈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注重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追求食品的营养性、均衡性和多样性,讲究食品的无公害、高蛋白、低脂肪、多维生素,营养食品、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倍受市民青睐。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782元,增长9.1%。其中:糖烟酒饮料人均支出458元,增长7.5%;干鲜瓜果人均支出393元,增长19.1%。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明显改变,市民比以往更喜欢外出就餐,不论是大型宾馆饭店,还是酒吧、茶馆、咖啡厅,均成为消费者就餐、休闲的好去处。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575元,增长16.4%。
衣着消费向品牌化时尚化转变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南昌城市居民对服装的追求也已经从经济实惠型向品牌化、时尚化方向转变。如今,各类时装专卖店、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求新、求美的消费心理,并且使居民在穿着打扮上对款式、品牌、档次更加讲究,个性化、时尚化、高档化、成衣化已为相当部分居民衣着消费的新趋势。一些手感好、面料新、个性化强的服装非常受欢迎,购买高档名牌服装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多。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524元,增长7.3%。其中:人均购买服装支出1201元,增长10.5%;人均购鞋支出112元,增长3.7%,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衣着消费质量不断提高。
中高档家用产品拥有量增长迅猛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让各种新型耐用消费品不断问世,各种高档次、智能化、绿色环保产品异彩纷呈,不仅拓宽了居民的消费领域,更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南昌城市居民的消费观也不断更新,一些体现时代特点的高档耐用消费品正逐步替代原来的消费品,城市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221元,增长4.6%。以家用电脑、空调器、微波炉、摄像机、钢琴、移动电话和家用汽车为代表的中高档家用产品拥有量增长迅猛,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居民信息意识时效意识不断增强
科技进步和交通通讯业的快速发展,则让南昌城市居民信息意识和时效意识不断增强,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迅速走进居民家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为城市居民之间沟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2328元,增长54.6%。其中:人均交通支出1515元,增长93.8%;人均通讯支出813元,增长12.3%。
文化教育投资成家庭消费亮点
由于全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人们更加注重对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投资,从整个社会到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子女的教育更为突出,在子女的学习费用上投入加大、加重,教育投资已成为居民家庭消费亮点。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363元,增长0.1%。其中: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535元,增长1.9%。
假日消费拉动效益明显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让旅游成为都市人的新时尚。尤其是近年来我市城镇周边游、近距离周末游、假日外出旅游飞速发展,城市居民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加。2010年南昌城市居民人均用于旅游的花费达352元。假日消费对消费市场的繁荣和拉动日趋明显,对消费支出的贡献日益增大,城市居民“黄金周”出游已成为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器。
发展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
我市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日趋优化,恩格尔系数为34.4%,表明我市人民生活已经向富裕迈进。具体表现为:生存型消费比重平缓下降,发展、享受型消费比重逐步上升。生存型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9年的46.8%下降到2010年的45.4%,减少了1.4个百分点;发展、享受型消费比重由48.6%上升到50.5%,增加了1.9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南昌调查队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数据表明我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发展型和享受型的发展阶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