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剧情:从上海总部刚来郑州任职的Miranda点名要喝星巴克咖啡,Andy在郑州街头苦寻无果,只找到了山寨版“星八颗”,她捧着热腾腾的咖啡推开店门,一阵夹杂着黄沙的龙卷风扑面而来,咖啡杯应声落地……(此时镜头一转)Andy面前是密密麻麻的堵车长龙、汽笛声四起的车流,远处是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
Andy把上述情况向Miranda汇报,Miranda郁闷了:为啥在郑州就喝不上一杯星巴克?Miranda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场景:上海一露天咖啡馆,马路两边梧桐成排、车辆通行井然有序,Miranda捧着咖啡悠闲发呆……
时髦是毛 时间是皮 在打造时尚城市的路上,我们还要更努力,培育文化,培养环境。奢华如LV、GUCCI有了,为什么8年了,星巴克还不来郑州?
不管你是时尚积极分子,还是时尚边缘人,在LV、GUCCI、iphone等大牌面前都无法继续“淡定”。如今的郑州,已经吸引了这样一批“金凤凰”,与几年前相比,郑州的时尚度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可如今,遍寻郑州,仍然无法找到一个像丽江束河、成都锦里之类可以捧杯咖啡或茶盏,对着落日或初雪,往街边一坐,看书或发呆的去处。甚至在很多人心中,郑州还是有些“土”。
如何才能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有味道?如何让郑州在时尚的“征途”上能真的引领和宣扬时尚?
网友
郑州街头到处是土,怎么喝星巴克?
郑州仍缺少一些时尚、人文元素
星巴克,小资咖啡“代言人”,从美国游向世界的一条绿色“美人鱼”。
至少在8年前,就已经有郑州商家宣称自己在和星巴克谈合作。可是到今天,星巴克依然是个传说。这8年间,奢华如LV、GUCCI来了,平民如ZARA、H&M来了,小资如哈根达斯、DQ、必胜客也来了。
其实,让众人纠结的并不是星巴克不在郑州开店这件事本身,而是这样一个潮流品牌,在别的城市都“泛滥成灾”了,为何却在郑州不见踪影?
“星巴克不来,从侧面说明郑州还缺少一些时尚或者说人文元素,甚至城市的硬件还不足以与人家的品牌相匹配。”网友“忽然之间”是个“咖啡控”,身为某五星级酒店公关策划经理的她说,星巴克向各地拓展时,做法是先攻下该地区的大城市,塑造良好的口碑后,再以此为中心,向周围较小的市镇进军。在拓展过程中,星巴克会先参考各地的人口结构资料,仔细进行分析,确定有合适的客户群之后,才会进入该地区。“至少目前的状况可以说明,郑州没有被星巴克认可。”“忽然之间”总结道。
希望郑州能有一条“让人感动”的街
“如果星巴克来了,你让它开在哪里?我反正想不出。”网友“天天天蓝”犀利地指出,虽然目前的城市环境得到提升,但不少道路还是存在脏、乱、差的问题。“扒一扒外地有名的商业街,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她说起成都的民俗休闲一条街锦里,“老街、宅第、府第、民居、客栈、商铺、万年台坐落其间,青瓦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让人恍若时空倒流。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如清风扑面而来。如果游人在古色中流连忘返,还可以住进高挂着丝绸灯笼的栈,在彻夜辉煌的灯火中感受时空变化的神奇。”“天天天蓝”想不通:遍寻郑州,为啥就找不出这样一条“让人感动”的街道?
《在郑州等待星巴克》3年多了
在天涯论坛上,网友“盛大军”在2007年时发的一个帖子——《在郑州等待星巴克》,受到很多人关注。帖子里说:“虽然星巴克不算什么,可华中区,还没有一家,赶紧来吧,我的星巴克。”“希望郑州越来越好,希望我的家乡,尽快成长。”
网友微微这样总结,“一座城市对时尚的接受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这座城市发展的梦想和渴望。人们对时尚的追求,间接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市民
我不是期待星巴克,而是期待一种生活方式
“我不是在星巴克,就是在去星巴克的路上。”有人对这句话很追捧。但也有网友认为,星巴克和雀巢速溶咖啡的区别也许就是价格而已。
郑州市民王先生的态度则是:“我不是在期待星巴克,我是在期待一种生活方式。”这位时尚达人,以高度的热情关注着郑州点点滴滴的时尚变迁。
他认为,郑州的“味道”不应该只是烩面,还应该有更多。未来,建筑尘土应该会消失的,倦了的人们,可以坐在繁华街道的露天椅子上品一杯咖啡;绿地高楼碧水交相辉映的新城区,人气会越来越旺,有情调的消费场所会越来越多;可以让女人们穿晚礼服的时尚Party也会越来越多……
郑州的目标是建成一个有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这样的都市,应该有更多元的生活方式。“我们想要一个更有味道的郑州,一个细节郑州,一个幸福郑州。”王先生这样描述自己的愿景。
时尚城市的最高境界
也许,最高境界应该是这样的吧——如果把郑州比作一个女人,那么时尚该是一匹闪着温润光华的锦缎,所有的一切,LV、ZARA、星巴克,不过是锦上的一朵花而已。
王先生说,希望某一天,我们可以很有底气地说,星巴克不来,是它没有福分前来分享郑州的经济发展成果、参与郑州市民的时尚生活。
权威言论
服装设计师: 城市时尚,人人有责
河南省著名服装设计师丛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000个人就有1000个时尚观。有人认为环保是时尚,有人认为奢华是时尚,有人认为慈善是时尚……时尚是相对的,是循环的。
丛剑培训员工的第一课是: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因为,归根结底,时尚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丛剑看来,打造时尚郑州,可谓人人有责。比如,女人要回归生活,要更漂亮、更环保、更有爱心、更有禅意。男人也要更加重视“形象工程”。政府的责任更重,除了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外,还要多多举行文化活动,比如歌剧、话剧、时装秀等。
人大代表: 时尚也是竞争力
在百货行业“泡”了N年,省人大代表、大商郑州地区集团党委书记张根湘对郑州的时尚产业有更深入的观察。今年两会,他提交了一份《关于大力发展河南时尚产业尤其是时尚商业的建议》。这份建议可概括成这几个字:“时尚也是竞争力”。
张根湘说,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入驻郑州,消费者的时尚意识也不断加强,购买力不可小视。带有“时尚”标签的产品不仅具备所有商业产品的特点,而且由于它的高附加值、易传播及流传广的特性,有助于形成时尚产业链,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