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尽管面临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外政策调整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但绥芬河迎难而上,去年各项经济指标都实现了增长,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绥芬河把2009年定为发展历程中转型年,继续强化应对危机措施,全面做好推进国际商旅名城建设的各项工作。
抓住机遇推进基础工程建设
2009年,绥芬河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亿元,增长18%;财政收入完成11.02亿元,增长9.13%;进出口贸易额完成68.3亿美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亿元,增长3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6亿元,增长25%;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42.1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2.82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亿元,增长18%。
2009年,绥芬河将综合保税区作为“一号”工程,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吸引投资、集聚产业、扩大物流、提升人气的功能和作用,坚持边报批、边规划、边招商、边建设的原则,把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吸引外力的“金字招牌”。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政府以资金、土地等参股、吸引大企业入股、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运营等形式,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扎实推进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把引进大型物流企业落户作为提升物流集散功能的突破点。加强与货运代理公司及船运公司的合作,促进“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步入正常轨道,推进贸易综合体转型升级。围绕功能配套和升级需求,加快贸易综合体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引进大的投资运营商和行业领军企业,创建专业化市场,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多项并举推进重点产业转型升级
2009年,绥芬河将紧抓机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全力以赴保增长;打造有活力、更有竞争力的旅游产业;提升会展经济的质量和内涵。
与境内外采购商和代理商建立新的合作关系,以“会展”为媒,联结境内外采购商和代理商,增强吸引国内、辐射俄罗斯的能力。培育知名展会,打造绥芬河特色会展品牌,真正使会展成为加快商品流通、集聚人气财气、扩大绥芬河影响的平台。
推进加工业转型升级。将提升传统产业层次,发展高新技术和创意产业,走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之路。推进大亚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建设。以大亚为龙头,延长产业链条,优先发展家具、地板等木业精深加工。
推进民贸市场向专业化、品牌化升级。抓住南方企业关注开发俄罗斯新兴市场这一“卖点”,创新合作平台、模式,推进重点专业市场招商,建设国际广场、五金城、电子批发大市场等。
提升品位推动城市整体功能升级
抓住当前推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大好时机,确保在项目投资和建设上抢先一步。
超前建设对绥芬河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长远意义的“八大工程”:以五花山水库建设为重点的城市供水保障工程;以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为重点的民生改善工程;以北寒新村中心区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以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为重点的信息化工程;以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及供热系统建设为重点的“碧水蓝天”工程;以国际广场、五金城、俄罗斯风情园为重点的商业旅游开发工程;以大亚园区配套建设为重点的工业产业园工程;以教育园区续建工程为重点的西城区开发工程。
在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的同时,绥芬河将更加重视城市管理。按照“政府主导、城管专抓、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充分借助现有的监控网络平台加大城区管理力度,全面实施严管、严罚,实现项目大开发、环境更美好、市民更满意。以文明城建设为牵动,继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楼道创建工作,逐步消除物业管理死角,努力促进市民素质与建设国际商旅名城同步推进、同步提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