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康复路”改造半年没进展 》后续
周边单位反对康复路改造
市场管理所称多个门面不属他们所有
▇ 记者 谢涛 实习生 刘红亮
昨日本报刊登《“康复路”改造半年没进展 》引起广大市民、网友热议。市、区政府领导也高度重视。康复路这条自上世纪80年代存在发展成的西北著名的中低档服装批发市场,它的未来,让所有西安人关注。从2010年5月8日康复路停业至2010年10月28日康复路的未来还不明了。记者多方了解到,这条仅长900米的道路被多家单位瓜分。新的康复路是4层商厦还是还路于民今仍争论不休。
周边单位不同意致改造工程延误
昨日记者再次前往康复路批发市场。“康复路中间、北边都还有商户正常营业着呢。”在康复路两旁的棚户区,一位正在营业的商户告诉记者,“当初康复路停业并没有涉及到我们,这里不属于市场管理所管理,是其他单位的。” 新城区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管理科王昌寿科长说:“康复路南口附近的一些门面属于我们。5月份停业,我们的权利也仅仅是让这些门面的商户停业。而其他门面都属于康复路周边多个单位所有。”
5月宣布停业改造,而如今时隔半年却迟迟没有开工,对此,王昌寿科长解释称:“康复路涉及多个单位。市政府、市规划局都同意改造,但周边单位至今不签字。”
当初为什么会在没有得到康复路其他路段所属单位同意就对外公布停业改造呢?王昌寿科长说:“停业也是实属无奈。早在2010年前公安部、西安市政府因康复路存在严重安全消防隐患多次下令停业。我们当初考虑到商户利益最终拖到了今年5月才宣布停业。当初宣布停业时,对康复路未来的计划是改造成4层商场。同时也确定了改造草案。因周边单位不同意改造草案中涉及的商场宽度,经过修改,该草案在7月份被市政府、市规划局确定为正式改造方案。”
王科长补充道:“之所以选择将康复路改造为商场,也是考虑到不能丢失‘康复路’品牌和2000多户商户的利益以及康复路对康复路商圈的影响抉择的。但至今周边单位仍不愿在改造方案上签字。”
康复路早年不完全属于市政
至于为何周边单位迟迟不肯签字。记者了解到的原因和说法都不一样。据记者了解,康复路曾叫红医路,在和一位从小就居住在康复路附近、曾在康复路有门面、现停业50多岁的古师傅谈话中,记者捕捉到了康复路改造搁浅的原因。
“早年这条路周边有许多大型单位,这条路并不完全属于市政所有。上世纪80年代初,很多市民自发在这条路摆摊经营,在1982年就形成了一定规模。这条路也被改名为康复路。一直以来属于占道经营。1984年将这些商户合法化,康复路市场成立经营。随后康复路市场带动了这一片经济,形成商业圈。”
停业的有千余商户,占了一大半
2010年5月8日康复路停业。2000余户商户被撤出,部分商户被暂时安置于周边商场继续经营。但据记者了解,这些被安置于其他商场的商户日子过得并不舒服。
康复路批发市场中有许多商户并非服装鞋帽批发商,而周边商场多为服装城。他们所销售的商品并不被这些商场所接纳。限售商品不针对人流量,再加之搬迁造成的客户丢失,他们无奈地选择了二次停业。
王师傅曾在康复路做鞋带批发生意,停业后选择了附近一商场继续经营等待回迁,“老客户大多数都丢失了。鞋带批发在新的商场又几乎没有生意,只能停业。可半年过去了,康复路改造一直没有动工,再这样下去真不知道怎么办好。”王师傅无奈地诉说着。
记者发现像王师傅这样的商户不在少数。“康复路2000多户商户全年纳税就高达3000万元。销售额在30亿左右。光从业人员就有上万名。现在停业半年所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王昌寿科长说道。
据记者了解,被撤离出去的2000余户商户,现包括当初直接停业和二次停业的商户已经超过了50%。
建马路还是建商场仍争论不休
康复路系南北走向,连通长乐西路和长缨西路的一条宽约30米的马路,因历史原因该马路不同路段被多家单位所有。在早期康复路因占道经营最终形成棚户区合法市场,并形成商圈。现在的康复路两旁耸立的是高层现代商厦。康复路是否到了应该还路于民的时候的说法在市民中广为热议。
“长缨路、长乐路每天都堵的一塌糊涂,康复路应该还路于民,缓解这一区域的交通状况。而且周边已经形成多个商场,功能足够取代原康复路。”在长乐西路某小区居住的杜先生告诉记者,“我上班的地方在长缨路,看着相隔1公里,但每次都要从金花路或者环城东路绕过去。康复路人流量太大,步行去长缨路都难,更别提车从那走了。如果今后康复路允许汽车通过,每天上班能少走3公里呢。”
“20多年前我们在康复路经营,并带动了这一片的经济,使康复路成为西北著名商圈,现在嫌堵,还路于民让我们搬走,颇有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思。”原康复路商户刘女士说道。“迟迟没有动工,正是因为周边单位希望康复路彻底拆除变成马路。”
据记者了解,康复路改造方案中提及到改造后的康复路将被建成“空中楼阁”,下方是允许车辆通行的。
![]() |
![]() |